《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收錄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140餘種,並對其起源、性質、功用以及與巴蜀文化和域外關係作了研究,《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材料收集全面、完整,已發表的搖錢樹資料都搜羅無遺,並對各家的說法也有介紹,在這個意義上,《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是對迄今為止搖錢樹研究成果的一個總結。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作者:邱登成
-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52947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對搖錢樹全面系統的研究,大大增進了我們對這種古代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古器物,可以使我們對漢代社會的認識更加深化。《西南地區漢代搖錢樹研究》的論述有個別地方存在缺陷,但這主要是受到地下材料尚未充分出土所限,相信隨著地下材料的不斷出土,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彌補。
圖書目錄
第一節搖錢樹的起源
一、上古時期的神樹崇拜
二、三星堆神樹——神樹崇拜的實物例證
三、從三星堆神樹到漢代搖錢樹
第二節搖錢樹的發展與演變
一、搖錢樹的分布範圍
二、搖錢樹的流行時間及其分期
三、搖錢樹的發展與演變
第三章搖錢樹的形制、種類及其製作工藝
第一節搖錢樹的形制、種類
一、樹座的類型
二、樹體各部分的種類
三、完整搖錢樹的形制特徵與類型
第二節搖錢樹的製作工藝及其藝術特徵
一、搖錢樹的製作工藝
二、搖錢樹的藝術特徵
第四章搖錢樹的圖像與民俗、信仰
第一節搖錢樹所反映的社會的民俗
第二節搖錢樹所反映的信仰的民俗
第三節搖錢樹對經濟的民俗和遊藝的民俗的反映
一、經濟的民俗
二、遊藝的民俗
第五章搖錢樹與神話、宗教
第一節搖錢樹上的神話世界
第二節搖錢樹對早期佛教和道教的反映與融合
一、早期道教文化因素
二、早期佛教文化因素
第六章搖錢樹的文化內涵與功用
第一節搖錢樹的文化內涵
一、驅鬼辟邪
二、升天成仙
三、乞吉利後
第二節搖錢樹的功能與用途
一、搖錢樹上錢幣的寓意
二、搖錢樹的功能和用途——引導死者靈魂升天的工具
第三節搖錢樹釋名
第七章搖錢樹與西南地區畫像磚、石之比較
第一節西南地區漢代畫像磚、石概況
一、畫像磚
二、畫像石
第二節搖錢樹圖像與漢畫的一致性
一、兩者題材上的一致性
二、兩者內涵上的一致性
第三節搖錢樹圖像與漢畫的差異與互證互補
一、二者的差異
二、二者的互證互補
第八章搖錢樹與巴蜀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搖錢樹的文化屬性
第二節傳統巴蜀文化的特徵
第三節搖錢樹與巴蜀文化的關係
附錄一:搖錢樹資料統計表
附錄二:搖錢樹論著文獻目錄索引
後記
一、上古時期的神樹崇拜
二、三星堆神樹——神樹崇拜的實物例證
三、從三星堆神樹到漢代搖錢樹
第二節搖錢樹的發展與演變
一、搖錢樹的分布範圍
二、搖錢樹的流行時間及其分期
三、搖錢樹的發展與演變
第三章搖錢樹的形制、種類及其製作工藝
第一節搖錢樹的形制、種類
一、樹座的類型
二、樹體各部分的種類
三、完整搖錢樹的形制特徵與類型
第二節搖錢樹的製作工藝及其藝術特徵
一、搖錢樹的製作工藝
二、搖錢樹的藝術特徵
第四章搖錢樹的圖像與民俗、信仰
第一節搖錢樹所反映的社會的民俗
第二節搖錢樹所反映的信仰的民俗
第三節搖錢樹對經濟的民俗和遊藝的民俗的反映
一、經濟的民俗
二、遊藝的民俗
第五章搖錢樹與神話、宗教
第一節搖錢樹上的神話世界
第二節搖錢樹對早期佛教和道教的反映與融合
一、早期道教文化因素
二、早期佛教文化因素
第六章搖錢樹的文化內涵與功用
第一節搖錢樹的文化內涵
一、驅鬼辟邪
二、升天成仙
三、乞吉利後
第二節搖錢樹的功能與用途
一、搖錢樹上錢幣的寓意
二、搖錢樹的功能和用途——引導死者靈魂升天的工具
第三節搖錢樹釋名
第七章搖錢樹與西南地區畫像磚、石之比較
第一節西南地區漢代畫像磚、石概況
一、畫像磚
二、畫像石
第二節搖錢樹圖像與漢畫的一致性
一、兩者題材上的一致性
二、兩者內涵上的一致性
第三節搖錢樹圖像與漢畫的差異與互證互補
一、二者的差異
二、二者的互證互補
第八章搖錢樹與巴蜀文化的關係
第一節搖錢樹的文化屬性
第二節傳統巴蜀文化的特徵
第三節搖錢樹與巴蜀文化的關係
附錄一:搖錢樹資料統計表
附錄二:搖錢樹論著文獻目錄索引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道教雖然依附於巴蜀之地的神仙方術,但卻逐漸將原來的神仙賦予了新的職能,這些神仙不再是超然世外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而是富含人性,且能夠直接參與和影響社會的活生生的人,許多原本主凶的神,也成了兆瑞的吉祥之神。搖錢樹上西王母的慈善形象,以及以之為中心的祥和的神仙世界,即頗能說明這一點。《漢書·李尋傳》所云:“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亦是其最好的註腳。
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於,道教從無到有並迅速發展壯大,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是依附巴蜀之地流行的神仙方術,其二是符合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
雖說“修道成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但是,遵守封建的倫理道德是修仙求道的必要條件。道教早期的經書《太平經》,就提出了“一分為二”及天、地、人“三合相通”的宇宙觀,強調敬奉天地、忠、孝、順、慈、仁、誠信等宗教倫理道德,並發展了天人感應的善惡報應觀,認為善惡報應,不僅要應驗於自身,還會及於子孫後代。所以,道教也十分注重忠、孝、順。《太平經》言:“子不孝,則不能盡力奉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善之子也。”漢以前的“陰陽五行說”,經董仲舒發展而被注入了道德屬性,認為是木為仁、火為智、土為信、金為義、水為禮,《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說:“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從以上完整或較為完整的搖錢樹資料看,搖錢樹一般為五層,多的六層,除了樹座而外,樹體各部件的搭配組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這種具有規律性的部件組合,即形成為一株搖錢樹基本的形制特徵。根據搖錢樹樹體各部件組合規律的不同,我們認為搖錢樹的形制大體可劃分為四種:
A型:樹體各部件的基本搭配組合為:A型樹幹,A型、B型、C型三種葉片,其中,C型葉片為兩兩對稱穿插於A型葉片上,A型頂飾。根據樹體各部件具體組合的差異和葉片的不同層數,可將A型劃分為五式:
1式:葉片分六層,四向插掛葉片,除頂端朱雀外,樹體上下六層枝葉所占空間大小平衡一致。樹體各部件的搭配為:A型樹幹,A型、8型、C型四種葉片,A型頂飾,頂飾下有一配件。
插圖: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道教雖然依附於巴蜀之地的神仙方術,但卻逐漸將原來的神仙賦予了新的職能,這些神仙不再是超然世外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而是富含人性,且能夠直接參與和影響社會的活生生的人,許多原本主凶的神,也成了兆瑞的吉祥之神。搖錢樹上西王母的慈善形象,以及以之為中心的祥和的神仙世界,即頗能說明這一點。《漢書·李尋傳》所云:“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亦是其最好的註腳。
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於,道教從無到有並迅速發展壯大,有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是依附巴蜀之地流行的神仙方術,其二是符合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
雖說“修道成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但是,遵守封建的倫理道德是修仙求道的必要條件。道教早期的經書《太平經》,就提出了“一分為二”及天、地、人“三合相通”的宇宙觀,強調敬奉天地、忠、孝、順、慈、仁、誠信等宗教倫理道德,並發展了天人感應的善惡報應觀,認為善惡報應,不僅要應驗於自身,還會及於子孫後代。所以,道教也十分注重忠、孝、順。《太平經》言:“子不孝,則不能盡力奉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善之子也。”漢以前的“陰陽五行說”,經董仲舒發展而被注入了道德屬性,認為是木為仁、火為智、土為信、金為義、水為禮,《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說:“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從以上完整或較為完整的搖錢樹資料看,搖錢樹一般為五層,多的六層,除了樹座而外,樹體各部件的搭配組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而這種具有規律性的部件組合,即形成為一株搖錢樹基本的形制特徵。根據搖錢樹樹體各部件組合規律的不同,我們認為搖錢樹的形制大體可劃分為四種:
A型:樹體各部件的基本搭配組合為:A型樹幹,A型、B型、C型三種葉片,其中,C型葉片為兩兩對稱穿插於A型葉片上,A型頂飾。根據樹體各部件具體組合的差異和葉片的不同層數,可將A型劃分為五式:
1式:葉片分六層,四向插掛葉片,除頂端朱雀外,樹體上下六層枝葉所占空間大小平衡一致。樹體各部件的搭配為:A型樹幹,A型、8型、C型四種葉片,A型頂飾,頂飾下有一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