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科學考察,20世紀前期中國、瑞典合作進行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歷時8年(1927~1935),涉及6個省(區)、460萬平方千米地區,規模宏大、成果豐碩、影響深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科學考察
- 時間範圍:1927年 至 1935年
- 參與國家:中國、瑞典
- 考察類型:綜合性科學考察
西北科學考察,20世紀前期中國、瑞典合作進行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歷時8年(1927~1935),涉及6個省(區)、460萬平方千米地區,規模宏大、成果豐碩、影響深遠。
西北科學考察,20世紀前期中國、瑞典合作進行的綜合性科學考察。歷時8年(1927~1935),涉及6個省(區)、460萬平方千米地區,規模宏大、成果豐碩、影響深遠。考察概況1926年末,瑞典探險家、考古學家斯文·海定第4...
中國學術團體協會西北科學考察團 中國學術團體協會西北科學考察團是1929年1月教育部備案的團體組織。組織領導 常務理事馬衡、袁復禮等。組織地址 地址設在重慶故宮博物院辦事處(轉)。
協定共19條,規定此次西北科學考查由中國學術團體協會主辦,協會組織西北科學考查團理事會監察並指揮該團進行一切事務。並對中外團長職責、考查團的經費、往返路線、所獲材料歸屬、考查成果發表辦法以及涉及文物保護、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都作了明確規定。這樣西北科學考察團正式組成,全團27人,中方10人徐炳昶為團長,外...
紀8_m 西北科學考察團紀念郵票是中華郵政發布的郵票。基本信息 西北科學考察團紀念郵票 志編號:紀8_m 整版枚數:100(10*10)年號:民國二十一年六月三日 印刷機構:北平財政部印刷局 齒孔度數:P14 版別:雕刻版 相關資料 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博士(Dr.SvenHedin)來華,與徐炳昶、劉半農教授等,組織西北科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野外生存與科學考察協會簡稱“西農野協”,創立於2006年,前身為大學生科學考察隊(2001年成立),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團指導中心領導下的社團之一,曾獲校優秀五星級社團等榮譽。協會立足於農林院校特色,利用專業以及地理優勢,不定期開展野外生存、戶外運動、科學考察及社會實踐等活動。協會以“團隊合作...
中瑞西北科學考察檔案史料 《中瑞西北科學考察檔案史料》是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疆檔案局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綜論》是2009年1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桂環。本書系統地介紹了1927-1935年間,中國和瑞典合組的西北科學考查團和後來的綏新公路查勘隊在西北廣袤地區的考察歷程,以及他們在氣象觀測、地質古生物調查、考古學和民族學等諸多學科取得的豐碩成果。闡述了這次大規模中外科技...
第一節 西北地區考古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西北科學考查團研究史 第三節 西北科學考查團考古研究的思路、內容 第一章 西北科學考查團的組建 第一節 斯文·赫定的中亞探險與考古 第二節 中、瑞之間的交涉與考古方面的規定 第三節 西北科學考查團建立原因與影響 第二章 西北科學考察的經過與成果 第一節 考察的...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專論》是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專論》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可供對近代科技史、中外交流史和探險史等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和綏新公路查勘隊,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科考團體。考查團取得了眾多舉世矚目的成果,如發現北疆恐龍化石...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八十周年大慶紀念冊》可供地學及考古工作者和有關研究人員參考。目錄 序 即罱 第一部分 紀念文章精選 他們的功績與精神永存 西北科學考查團六十年祭 20世紀30年代中瑞合作的西北科學考查團 中瑞西北科學考察記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中的三位“九三”先賢 骨氣才氣,令中國人揚眉吐氣——感懷中國...
《吐魯番考古記》是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出版社出版,作者為黃文弼 /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內容簡介 黃文弼撰。民國十七年和十九年,西北科學考察團兩次考察西北,在吐魯番地區地行考古發掘,此書實參加者所撰寫的考察報告。本書分三部分:一是記述吐魯番考察經過,其中對吐魯番地區的古城址、舊寺廟、墓葬群等都...
中國與瑞典聯合組成的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中國廣袤的大西北從1927年堅持到1935年,是中國科學考察進入現代時期的標誌,是從“五四”前後舉國矚目西北、以開發西部為輿論熱點以來最積極、最有成效的舉措。初期,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這個“流動大學”之中,有10位中國學者、18位歐洲學者,學科涉及地質學、天文學、生物學...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國家重大標誌性科學工程,自2017年啟動至2023年,第二次青藏科考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區的氣候、水文、環境、生態等方面的變化,為推進青藏高原地區的發展和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此次展覽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等十餘家參與科考的省內...
1927年,西北科學考察團成立,該團先後在新疆等地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和初步發展:1928年董作賓前往河南安陽小屯進行調查試掘,準備大規模地展開工作,這是中國考古學誕生的重要標誌。1929年,李濟作為當時中國唯一具有近代考古學知識和發掘經驗的學者,被聘任為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同年,中國...
免費供官方科學考察隊員在進行考察期間貼用的郵票 又稱考察郵票。如1908年紐西蘭為歐尼斯特·沙克爾頓南極探險隊發行的一枚專用郵票,票面印有“國王愛德華七世領地”字樣,1911年為司科特南極探險隊發行的一枚專用郵票,票面印有“維多利亞領地”字樣,我國為籌集科學考察經費,於1932年6月3日發行的“西北科學考察團紀念...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政府行為的敦煌考察,也是首次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對敦煌莫高窟全面的調查和清理,為日後保護敦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何正璜女士的日記重現了這段歷史。國民政府教育部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是我國政府組織的第一個藝術文物考察團,團長王子云,何正璜任團員兼文秘。考察團成立的背景是在日本帝國...
先後組織過嘉陵江流域、漢中盆地和川東地區考察,部分研究人員曾參加中央研究院組織的西北史地考察團和西北科學考察團。先後出版的書刊有:《地理》(季刊)、《測量》(季刊)、《地理專刊》(不定期)、《地理集刊》、《四川經濟地圖集》等。1949年-195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改組和擴建,於1953年在南京正式成立...
袁復禮(1893年12月31日-1987年5月22日),地質學家、地貌第四紀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袁復禮是中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從事地質教育60多年,培育了幾代地質人才。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始會員之一。袁復禮參與並領導了由斯文赫定發起的“中國—瑞典西北科學考察團”,獲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北極星獎章”。與...
他在當時中國那樣交通不便和動亂的社會環境裡,為了探索科學真理,克服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冒著生命危險,在人跡罕至的世界屋脊隻身進行了近兩年的科學考察,這種精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曾讚揚劉慎諤這次西北科學考察之行有唐僧去西天取經的精神。貢獻 劉慎諤1933年由印度回國後,在北平...
1929—1933年 為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團員。1933—1935年 為鐵道部綏新公路察勘隊隊員。1936—1939年 在柏林大學攻讀“地球物理學”和“地磁學”。1939—1940年 在倫敦帝國學院研究部工作。1940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44年 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地磁台主任。1947年 任中央研究院氣象...
居延漢簡是居延烽燧遺址中出土的簡牘。時代約自西漢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紀初)至東漢中葉(公元2世紀初)。居延漢簡的發現第一次發現於1930年,由西北科學考察團發掘採集。第二次發現在1972—1976年,由甘肅居延考古隊發掘採集。居延漢簡從製作材料來看,系“簡牘”中的“牘”類。以其本身形狀書寫名稱區分,有牒、...
黃文弼四次西北考察路線及地點 黃文弼的教育活動與貢獻 姚遠/1 黃文弼與中國絲綢之路考古的開創 任萌/6 黃文弼考察採集文物入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始末 宋敏/12 第一章 鑿空之旅——早年經歷和第一、二次西北考察/16 1.1 早年求學與工作經歷/18 1.2 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第一次西北考察/21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