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德(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舊唐書》說他“弱冠,進士第”,也就是很年輕時就當了進士。最初,被唐高宗授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尉。唐朝著名宰相、西北屯墾專家、營田大使婁師德,雖然不是靈州總管或都督,但是,他是以都督兼“知靈(州)、夏(州)營田事”,“往還靈(州)、夏(州),檢校屯田”。他一生在今寧夏、甘肅、陝西、青海以及內蒙古五省區廣大地方屯墾,卓有成效。其中“靈”是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夏”是夏州,北魏改統萬鎮置,治所在岩綠,唐改名朔方,在今陝西靖邊縣白城子。也就是說婁師德是包括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在內地區的“營田使”。“營田使”是古代一個官職,專門負責屯田,在唐代多為總管、都督或節度使兼任。所以,婁師德這位營田大使,就相當於一位靈州的都督,也屬於靈州鎮將,對寧夏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有必要給他也列傳。
簡介,屯墾,宰相,寬厚,
簡介
婁師德(630~699年)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舊唐書》說他“弱冠,進士第”,也就是很年輕時就當了進士。最初,被唐高宗授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尉。唐朝著名宰相、西北屯墾專家、營田大使婁師德,雖然不是靈州總管或都督,但是,他是以都督兼“知靈(州)、夏(州)營田事”,“往還靈(州)、夏(州),檢校屯田”。他一生在今寧夏、甘肅、陝西、青海以及內蒙古五省區廣大地方屯墾,卓有成效。其中“靈”是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夏”是夏州,北魏改統萬鎮置,治所在岩綠,唐改名朔方,在今陝西靖邊縣白城子。也就是說婁師德是包括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在內地區的“營田使”。“營田使”是古代一個官職,專門負責屯田,在唐代多為總管、都督或節度使兼任。所以,婁師德這位營田大使,就相當於一位靈州的都督,也屬於靈州鎮將,對寧夏農業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有必要給他也列傳。
屯墾
唐高宗上元(674~676年)初,婁師德被任命為監察御史。當時吐蕃進犯塞北,招募“猛士”征討,婁師德“戴紅抹額”上表應詔請為猛士,唐高宗非常高興,“特假朝散大夫”,隨軍西討吐蕃。永淳元年(682年),吐蕃入寇河源軍,河源軍使婁師德率軍抗擊,與吐蕃作戰於白水澗,八戰八勝,頗有戰功。唐高宗任命婁師德為兵部員外郎、左驍衛郎將、河源經略副使,並對婁師德說:“卿有文武材,勿辭也。”唐將劉審禮戰死,婁師德奉命出使吐蕃,收敗亡人於洮河邊。見婁師德至,吐蕃首領論贊婆等,自赤嶺操牛酒“迎勞師德”,婁師德向吐蕃人曉諭大唐國威,講述利害關係,吐蕃為之“畏悅”。於是,唐高宗升任婁師德為殿中侍御史,兼河州司馬,並知靈、夏等營田事。開始了他在今寧夏、甘肅、陝西、青海以及內蒙古等地的屯田事業。中國古代屯田發展,以漢、唐、清三代最盛,成效最顯著,這也是這三個朝代在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國家最強盛的一個重要原因。
武則天天授初年(690年),武后授婁師德為左金吾將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知靈、夏營田事。《新唐書·婁師德傳》記載:婁師德率領大軍,鎮守邊疆,亦兵亦農,而他本人竟然能親自“衣皮袴,親率士屯田。積穀數百萬,兵以饒給,無轉餉和糴之費”。作為一位唐朝的都督、封疆大吏、營田大使、守護邊陲將軍,親自與將士一起穿著皮褲在塞北大地開墾農田,種植糧食,確實應該說是難能可貴。婁師德的屯田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收穫糧食“積穀數百萬”,軍隊有了充裕的軍糧供應,不需要從其他地方運輸或購買,也節省了國家大批經費開支。武則天特別下詔書稱讚、慰勞婁師德:“卿素積忪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輸之艱,兩軍及北鎮兵數年鹹得支給。勤勞之誠,久而彌著,覽以嘉尚,欣閱良深。”武后的稱讚並不過分,的確,婁師德的屯田業績非常突出,影響特別深遠。婁師德在邊疆二十多年的屯田成就,為後來唐玄宗更大規模屯田發展,中國歷史出現盛世“開元之治”奠定了基礎。
宰相
當初他的上司,任揚州長史的盧承業,非常欣賞他的才幹,曾對他說:“你有能當宰相的氣質,我要以子孫相托,怎么可以拿官屬常禮相待?”對他特別尊敬、關照。後來的事實證實了盧承業的預見,婁師德果然當了大唐宰相。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召回婁師德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第二年,拜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事實上的大唐宰相。這是武則天改的,她後來又改了回去。也就是說,六十二歲的營田大使婁師德,因功勳卓著最終拜了大唐的宰相,應了當年揚州長史盧承業的預言。但是,武后還是希望老宰相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她對婁師德說:“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於是,又派年逾花甲的老將婁師德為河源、積石、懷遠(今寧夏銀川)等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仍知靈、夏營田事。後來又改任秋官尚書。證聖元年(695年),吐蕃進犯洮州,朝廷命婁師德與夏官尚書、朔方道行軍總管王孝傑討之。唐軍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軍大戰於素羅汗山,唐軍大敗。王孝傑被免官,貶為庶人;婁師德也因為戰敗而被貶為原州(今寧夏固原)員外司馬。萬歲登封元年(696年),六十六歲的婁師德又被武后任命為左肅政御史大夫,仍並知政事,再當宰相。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又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同年,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知左肅政台事,並派他與狄仁傑等分道安撫河北諸州。神功元年(697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後來又讓他充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事。聖歷二年(699年),突厥進犯,武后又任命70歲的老將婁師德為檢校并州長史,充天並軍大總管,抵禦突厥。當年九月,婁師德逝世,終年七十歲。武后再贈涼州都督,謚曰貞。
寬厚
《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時宰相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聞名於世”。司馬光評價婁師德:“寬厚清慎,犯而不校。”《新唐書》記載:“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轍遜以自勉,不見容色。”這都說明,作為曾在西北靈州等地檢校屯田大使的婁師德,歷史上又是一位以寬厚出名的宰相。
事例之一:狄仁傑是唐朝有名的宰相,狄仁傑未入朝時,武則天單獨接見婁師德,問有沒有可以輔政的人才,是婁師德向武則天推薦了狄仁傑,武則天接受了婁師德的建議,把狄仁傑從外地調入朝廷,與婁師德一起擔任宰相。但狄仁傑入朝後,卻看不起婁師德,經常在武則天面前說婁師德的壞話,千方百計想把婁師德排擠出朝廷,讓他到外地去做官。然而,婁師德總是坦然處之,從不與狄仁傑計較。後來有一天,武則天就問狄仁傑:“(婁)師德賢乎?”他回答:“為將謹守,賢則不知。”武后又問:“知人乎?”他答曰:“未聞其知人也!”武則天告訴他:“朕用卿,(婁)師德薦也,誠知人也!”就是說,我之所以了解你用你,正是婁師德向我推薦你的,說明他是非常知人的。狄仁傑聽了以後,慚愧不已,感嘆說:“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呂不逮遠矣!”認為婁師德的對他寬容,而他還不知道,自己比婁師德相差甚遠。
事例之二:上面提到,證聖元年(695年)與吐蕃交戰失敗,婁師德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師德因署稱牒曰:‘官爵盡無邪?’”意思是我的官爵全沒有了,但他自己笑曰“亦善,亦善!”也好,也好!又是坦然處之,不去計較。
事例之三:婁師德與李昭德同朝為官,有一次兩人一起入朝,婁師德體胖,行動遲緩,跟不上李昭德,於是李昭德回頭衝著婁師德罵道:“田舍夫!”意思是鄉巴佬。然而,婁師德卻笑著說:“我不作鄉巴佬,誰作鄉巴佬?”
事例之四: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將要起程,婁師德對他說:“我現在是朝廷宰相,你又去作州牧,這是皇帝給予極大的榮寵,如果有人嫉妒,你該怎么辦吧?”弟弟長跪在地說:“如果有人唾到我的臉上,我自己擦去就是了,我不同他計較。”婁師德卻說:“這正是我所憂慮的,人家唾在你的臉上,說明人家對你不滿,你擦去讓他更生氣,你應該不去擦,自然會幹,這樣,別人的氣就會消除。”婁師德要求其弟的這種作法似乎欠妥,但他要求弟弟與人為善的精神還是可取的。
事例之五:有一次,婁師德正在歇息時,來了一位想要進宮的縣令走過來挨著他坐下,和婁師德寒暄之後,便攀談起來。此時,這位縣令的兒子從遠處走來,看見自己的父親大大方方地和宰相平起平坐,不由得大吃一驚,急忙高聲提醒父親,縣令聽說自己身邊的人是宰相後,惶恐得很,起身便拜,連說死罪死罪。婁師德卻說:“人有不相識,法有何死罪。”縣令一看宰相大人如此平易近人,便趁勢訴起苦來,說是上級說他的眼睛看不清東西,要求他提前退休。縣令向婁師德解釋說其實自己的眼睛看東西並不昏暗,晚上點著蠟燭還能給上級寫報告。婁師德笑呵呵地說,你說你晚上還能看清文字,為什麼大白天卻分辨不出宰相。縣令聽了嚇得不輕,連聲念起宰相南無阿彌陀佛。
宰相婁師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爭功名、忠於職守、心態樂觀,特別難得的是他還能親自與屯田士兵同勞動、共甘苦,這些高尚品德和精神,是值得發揚和學習的。
《舊唐書·婁師德傳》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擢第,授江都尉。揚州長史盧承業奇其才,嘗謂之曰:“吾子台輔之器,當以子孫相托,豈可以官屬常禮待也?”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屬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請為猛士。高宗大悅,特假朝散大夫,眾軍西討,頻有戰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則天降書勞曰:“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輸之艱,兩軍及北鎮兵數年鹹得支給。勤勞之誠,久而彌著,覽以嘉尚,欣悅良深。”長壽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則天謂師德曰:“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又以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稍遷秋官尚書。萬歲登封元年,轉左肅政御史大夫,仍並依舊知政事。證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萬歲通天二年,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是歲,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知左肅政台事,以與王懿宗、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諸州。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尋詔師德充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事。聖歷二年,突厥入寇,復令檢校并州長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是歲九月卒,贈涼州都督,謚曰貞。初,狄仁傑未入相時,師德嘗薦之,及為宰相,不知師德薦已,數排師德,令充外使。則天嘗出師德舊錶示之,仁傑大慚,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知不逮婁公遠矣。”師德頗有學涉,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自專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20120709.B.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