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隸屬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始建於1957年,是集地質、測試、選冶為一體的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地質礦產研發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 成立日期:1962年9月15日
  • 機構隸屬: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
  • 組織性質:綜合性地質礦產研發機構
發展歷史,主要職能,組織結構,領導機構,機構設定,

發展歷史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正式成立於1962年9月15日。主要從事地質勘查、岩礦鑑定、選冶試驗、遙感套用、分析測試、微量元素檢測等技術業務,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地質礦產研究機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初,由鞍鋼和本鋼的地質檢驗室合併,組成的原重工業部地質局鞍山地質分局檢驗室。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主要沿革過程為:
1955年初,鞍鋼和本鋼的地質檢驗室合併,組成重工業部地質局鞍山地質分局檢驗室;
1957年秋,冶金部(原重工業部)地質局成立407大隊,從鞍山地質分局檢驗室抽人成立407隊化驗站,由鞍山來到西安。化驗站設在西安市西七路省重工業廳勘測隊內;
1958年9月, 以407隊化驗站為基礎,成立陝西省冶金工業局冶金研究所;
1962年9月, 由冶金研究所轉化為陝西省冶金工業局地質研究所;
1963年9月, 更名為西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地質研究所;
1971年11月,更名為陝西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地質研究所;
1978年12月,恢復西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地質研究所名稱;
1984年9月, 改名為西北有色金屬地質研究所;
1990年3月, 更名為西北有色地質研究所;
2001年5月, 更名為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2014年1月, 改制為西安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職能

主要從事地質礦產勘查及方法研究、岩石分析測試、選冶工藝試驗、遙感技術套用、微量元素檢測以及分析儀器套用技術研發。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研究院技術力量雄厚,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碩士學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工程技術人員50%以上。建院50多年來,研究院全體員工以“科技立院,地礦強院”為宗旨,以求實、勤學、團結、創新的精神,完成各類科研項目500餘項,獲得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100餘項。其中成礦系統分析理論、造山帶成礦理論被譽為中國有色行業五大成礦理論;鐵帽評估技術、相態分析找礦方法為該院首創;原子螢光分析及儀器研製蜚聲國內外。近年來採用成礦控礦條件研究、遙感信息提取以及地質綜合分析等手段評價找礦獲得重大成果,勘查找礦實踐先後發現了千家坪大型釩礦床、龍頭溝中型金礦床、王家坪中型金礦床等。濕法冶金、化學提金及工藝設備已實現產業化。並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開展多方面的國際合作。
研究院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五項甲級資質證書:即固體礦產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地質實驗測試(岩礦鑑定、岩礦測試、選冶試驗)甲級資質;並通過了“三標”管理體系認證。

組織結構

領導機構

總經理(院長):馮玉懷
主持公司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綜合辦公部、計畫財務部、測試中心(本部)、西安科創海光儀器有限公司相關部門工作。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黨委書記:陳文強
分管地質礦產所(含遙感中心)、青海西研測試有限公司相關部門工作。
工會主席:耶新茂
分管審計室、物業後勤部、選冶中心(含岩礦鑑定中心)、陝西北礦選冶試驗有限公司、貞豐岩礦測試有限公司相關部門工作。
副總經理(副院長):張雲峰
分管總工辦、安全保衛部、技術信息部、陝西正旗礦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部)相關部門工作。
總經理(院長)助理:李中璽
協助總經理(院長)開展工作,分管研發中心部門工作。

機構設定

研究院下設有礦產所、遙感中心 、測試中心、選冶中心和研發中心
礦產所主要從事金屬礦產區域成礦規律研究與區劃、礦床地質研究、金屬礦產地質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及方法技術研究、煤炭資源勘查、資源利用規劃、地質災害調查等多個方面。
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
遙感中心成立於2001年,前身為1979年成立的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室,目前是一支綜合技術實力很強的專業隊伍,主要從事遙感地質科研工作。中心擁有PCI、MAPGIS等國內外先進的遙感圖像處理、GIS成圖及分析軟體。
測試中心乃是全國有色地質系統中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測試手段和儀器設備先進、集樣品測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儀器研製開發與維修於一體的綜合性分析測試中心。該中心測試分析儀器始終保持與國際水平看齊,擁有美國、日本、德國及國產大中型分析儀器近五十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