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乾旱區柴達木盆地中新世以來氣候環境變遷

《西北乾旱區柴達木盆地中新世以來氣候環境變遷》是依託蘭州大學,由孟慶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乾旱區柴達木盆地中新世以來氣候環境變遷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孟慶泉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亞洲內陸乾旱化是重大前沿科學問題,關於其發生的時代、過程、原因和機理未解決,關鍵是我們缺少亞洲內陸精細年代控制的長序列乾旱氣候記錄。項目通過對我國西北乾旱區柴達木盆地瑙格晚新生代剖面詳細的磁性地層年代學研究,結合哺乳動物化石巨觀年代,建立柴達木盆地晚新生代以來精細的地層年代序列,確定哺乳動物化石所產出的具體年代,為哺乳動物生存年代及演化時間序列的研究提供依據。然後,採用沉積學、環境學分析方法(色度、有機質、CI-、CaCO3),獲取柴達木盆地晚新生代以來氣候環境變化的多指標記錄,捕獲重大的乾旱氣候事件,並與全球氣候變化和青藏高原構造隆升事件記錄進行對比分析,探討氣候變化的可能機制,為理解亞洲內陸的乾旱化和我國西部環境格局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據,也為預測未來我國西部生態環境的發展趨勢和西部大開發政策制訂提供自然環境背景資料。

結題摘要

新生代以來亞洲內陸乾旱化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機制是科學界研究的熱點和焦點。本項目選取地處亞洲內陸乾旱區的青藏高原東北部柴達木盆地作為研究區域,以盆地東北部瑙格新生代地層剖面為研究對象,對新生代沉積物開展詳細的地層年代學、環境變化和構造演化以及二者之間關係的深入研究。在大量野外調查、採樣和室內實驗處理及分析等工作的基礎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瑙格剖面新生代地層總厚度約3300m,包括下油砂山組、上油砂山組和獅子溝組地層。通過磁性地層學研究,在大量哺乳動物化石的巨觀年代控制下建立了精細的新生代地層年代序列。該套地層地質年代為18.4-7.1Ma,其中下油砂山組年代為18.4-14.2Ma、上油砂山組年代為14.2-8.1Ma、獅子溝組年代為8.1-7.1Ma。在年代框架基礎上,對沉積物進行了環境指標的定量分析,選擇顏色、赤鐵礦與針鐵礦比值、氯離子含量、硫酸鹽含量、碳酸鈣含量等指標作為環境分析的替代性指標,通過高密度分析,獲得了各指標詳細的變化序列,揭示出研究區在13.5、11.5和8.8Ma發生了明顯的氣候變化,是主要的氣候轉型時期。同時通過對整個剖面沉積相、沉積物成分和古水流方向等分析結果,結合沉積速率的變化特徵,認為研究區周圍山體在18.4-7.1Ma期間共發生了四次較為強烈的構造隆升過程,分別為17.2Ma南祁連山的隆升、15.2Ma東崑崙山的活動、12.4Ma南祁連山的再次隆升和8.1Ma以後鄂拉山的抬升和溫泉走滑斷裂的活動。正是這些構造事件奠定了現今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構造格局。通過研究區氣候變化事件與構造隆升事件發生時間的對比分析,認為研究區氣候變化主要是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控制,但高原隆升對其起到了加劇和強化的作用。上述研究成果對於恢復中國西北內陸乾旱區的形成過程並推斷其形成機制提供了良好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