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銘

《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銘》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西京興善寺傳法堂碑銘(並序)
王城離域,有佛寺號興善寺,之坎地,有僧舍名傳法堂。先是大徹禪師晏居於是寺說法,於是堂因名焉。有問師之名跡,曰:號惟寬,姓祝氏,衢州西安人。祖曰安,父曰皎。生十三歲出家,二十四具戒,僧臘三十九、報年六十三終興善寺,葬灞陵西原,詔謚曰大徹禪師元和正真之塔雲。
有問師之傳授,曰:釋迦如來欲涅槃時,以正法密印付摩訶迦葉,傳至馬鳴,又十二葉傳至師子比邱及,二十四葉傳至佛馱先那,先那傳圓覺達摩,達摩傳大宏可,可傳鏡智璨,璨傳大醫信,信傳圓(一作大)滿忍,忍傳大鑒能,是為六祖。能傳南嶽讓,讓傳洪州道一,一謚曰大寂,寂即師之師。貫而次之,其傳授可知矣。
有問師之道屬,曰:由四祖以降,雖嗣正法有冢嫡,而支派者猶大宗小宗焉。以世族譬之,即師與西堂藏、甘泉賢、勒潭海、百岩暉俱父事大寂,若兄弟然,章敬澄若從父兄弟,徑山欽若從祖兄弟,鶴林素、華嚴寂若伯叔然,當山忠、東京會若伯叔祖,嵩山秀、牛頭融若曾祖伯叔,推而序之,其道屬可知矣。
有問師之化緣,曰:師為童男時,見殺生者,盡然不忍食,退而發出家心,遂求落髮於僧曇,受屍(一作戶)羅於僧崇(一作僧藏崇),學毗尼於僧如,證大乘法於天台止觀,成最上乘道於大寂道一。貞元六年始行於閩越間,歲餘而回心改服者百數。七年馴猛虎於會稽,作滕家道場。八日(一作年)與山神受八戒於鄱陽,作回向道場。十三年感非人於少林寺。二十一年作有為功德於衛國寺。明年施無為功德於天宮寺。元和四年,憲宗章武皇帝召見於安國寺。五年問法於麟德殿,其年復靈泉於不空三藏池。十二年二月晦,大說法於是堂,說訖就化。其化緣云爾。
有問師之心要,曰:師行禪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眾殆百千萬億,應病授藥,安可以一說盡其心要乎?然居易為贊善大夫時,嘗四詣師四問道。第一問云:“既曰禪師,何故說法?”師曰:“無上菩提者,被於身為律,說於口為法,行於心為禪。套用有三,其實一也。如江湖河漢,在處立名,名雖不一,水性無二。律即是法,法不離禪,云何於中,妄起分別?”第二問云:“既無分利,何以修心?”師曰:“本無損傷,云何要修理?無論垢與淨,一切勿起念。”第三問云:“垢即不可念,淨無念可乎?”師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雖珍寶,在眼亦為病。”第四問云:“無修無念,亦何異於凡夫耶?”師曰:“凡夫無明,二乘執著,離此二病,是名貞修。貞(一作真)修者,不得動,不得忘。動即近執著,忘即落無明。”其心要云爾。
師之徒殆千餘,達者三十九人,其入室受道者,有義崇,有圓鏡,以先師常辱與予言,知子嘗醍醐嗅エ匍者有日矣,師既歿後,予出守南賓郡,遠托撰述,迨今而成。嗚呼!斯文豈直起師教慰門弟子心哉!抑且志吾受然燈記、記靈山會於將來世,故其文不避繁。銘曰:
佛以一印付迦葉,至師五十有九葉,故名師堂為傳法。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