襖裙,是對古代漢族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裙襖著裝,從唐代開始就有衣物疏記錄,一直到民國。現代一般談論襖裙時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襖著裝。有人對於襖裙定義為上衣穿裙子外為襖裙,實際是比較錯誤模糊的定義,因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樣外穿,東晉十六國陶俑也顯示此時代襦是穿於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義襖裙,而應該以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基本語境來定義襖裙一詞。
李朝初期,朝鮮也依照明朝的襖裙,現發展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並演變成現代朝鮮服常見的赤古里裙樣式。
漢服中的“襖裙”一般指的是明制襖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襖裙
- 外文名: ǎo qún
- 盛行時期:唐代至民國,以明朝為典型
- 適用季節:冬季
注音,襖,明代襖子,直領,圓領,豎領,方領對襟,裙,明朝馬面裙,襴裙,緣襈裙,清代馬面裙,月華裙,鳳尾裙,闌乾裙,百襉裙,魚鱗裙,民國馬面裙,圍系式女裙,探源,影響,文學描寫,襖裙款式,
注音
襖裙音 ǎo qún
襖
襖,有襯裡的上衣。襖從唐代開始大量出現在衣物疏內,替代襦成為日常的冬季禦寒衣物,從後世宋明清等時代來看,襖的製作上一般保持長袖通裁開衩的特徵,而開衩處多在兩側,唐到金代有單獨開衩在身後的,則另稱開後襖子,而相對的開衩在兩側稱呼缺胯襖子,兩側後面都開的也有壁畫顯示存在。而女子用之於裙子搭配的多是兩側開衩的襖子。
襖子按長短可分襖子(又稱短襖)、長襖兩類。一般判定方法是沿用古代對“襦”的長度判定法,即不過膝蓋為襖,過膝為長襖。
歷代襖子按照領型可分為:直領大襟、直領對襟、圓領大襟、圓領對襟、豎領大襟、豎領對襟、方領對襟七類。這七類領型在明代都可以找到。(因為明代襖子與衫子的區別僅在於薄厚單復上,因此為了列圖方便下面引圖中可能會有用衫替代襖子的情況。)
明代襖子
直領
直領大襟,現代稱呼交領的情況較多,按明代文獻這類領子當用直領稱呼。主要在明代流行於明中期,以及明後期的南方地區。(右圖藏孔府白衣即為直領大襟)
直領對襟,直領對襟的襖子流行於明初,在穿法上繼承自宋代,將對襟穿作大襟。
圓領
圓領大襟,如右圖墨綠圓領衣物(孔府舊藏)。清代開始的所謂廠字襟衣物,最早的南北朝襖子也是多以圓領大襟做翻領的形象示人。
圓領對襟。暫不列圖。
豎領
豎領大襟,又叫立領斜襟,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種類,基於直領大襟的基礎上誕生而來。流行方向為從上層階級到下層階級滲透(即從常服類向便服類滲透),明後期資料中北方主流由豎領替代直領。而南方則依舊主流是直領。
豎領對襟,又叫立領對襟,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種類,基於直領對襟的基礎演化而來。流行同豎領大襟。
方領對襟
1956年-195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定陵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其中便出土了方領襖。
裙
歷代搭配襖子的裙子品種繁多,如唐代採用破裙搭配衫子襖子,宋代採用百褶裙搭配衫子襖子。但因為襖裙一詞現今多用於指代明女裝,因此這裡只介紹馬面裙這個種類。
馬面裙的辭彙來源
馬面裙為現代定義辭彙。辭彙名詞出現時間偏晚,大約清代才出現。而所指代的裙裝在宋代就已經演化出來。
明代(如《金瓶梅》等世俗小說)將同類型的裙子僅以“裙”稱呼,有襴紋的稱呼“襴裙”,有豎襴的稱呼“緣襈裙”,而沒有額外的辭彙專門定義這類形制的裙子種類。但同時,馬面褶這類辭彙也已經出現。
而正式採用馬面裙一詞作服飾學定義的,是在近代。
1999年黃能馥、陳娟娟的《中華歷代服飾藝術》中將馬面裙定義為:“前面有平幅裙門,後腰有平幅裙背,兩側有褶,群門、裙背加紋飾。上有裙腰和系帶”。此後以此沿用成俗。
馬面裙的統一結構
裙門:馬面裙有前後內外共四個裙門,平鋪時可見三個群門,穿著時兩兩重疊,因此上身效果僅能呈現前後兩個群門。穿著時露在外面的是外裙門,遮掩於內的是內裙門;位於人體前部的稱為前裙門,位於人體後部的稱為後裙門。裙門亦稱馬面。
裙聯:即構成馬面的兩片布,一片為一聯。《朱氏舜水談綺》中關於裁裳法有如下記載:“自中及左一旁縫四幅,作一聯;自中及右一旁縫四幅,作一聯。兩旁不相連。”在明代,男女裙式通為馬面裙式。
裙脅:即每聯的中間區域,主要打褶。穿著時在身體兩側。根據《朱氏舜水談綺》,“兩脅各做三個褶子。”
腰頭:指馬面裙上端束於腰部之處。晚清民初馬面裙多以棉布為腰頭,白色居多,取“白頭偕老”之意。裙腰兩端有襻以系帶。
裙脅:即每聯的中間區域,主要打褶。穿著時在身體兩側。根據《朱氏舜水談綺》,“兩脅各做三個褶子。”
腰頭:指馬面裙上端束於腰部之處。晚清民初馬面裙多以棉布為腰頭,白色居多,取“白頭偕老”之意。裙腰兩端有襻以系帶。
明朝馬面裙
明代馬面裙由宋代的馬面裙發展而來,按群門可有寬裙門和窄裙門兩類。如明代武進王洛墓的馬面裙便有兩種裙門數據,一種馬面寬13~18厘米,一種寬31厘米左右。有明一代對於裙子的劃分更多是基於裙子本身的工藝和裝飾。如挑線、織金、泥銀等。
襴裙
襴紋是明代的裝飾手法之一,指代衣物上橫向發展的紋飾。明代裙子的襴紋前期一般具有兩條,一條在膝蓋處,稱呼膝襴,一條在裙底,稱呼底襴。明前中期流行短襖短衫,因此搭配的裙襴採用膝襴寬,而底襴窄的分布。到後期長襖長衫開始流行起來,裙襴便變為膝襴窄而底襴寬。甚至只有底襴的裙襴分布。
如下圖中孔府所藏裙子,紅色地的為寬底襴,綠色地的為窄膝襴,寬底襴。
緣襈裙
緣襈裙為明代命婦特有的裙種。其圖像資料被完整的繪於《中東宮冠服圖》中。其裙門兩側裝飾豎襴,而底擺鑲嵌橫襴。定陵出土的裙子中便有此類裙子,不過在基本的緣襈之外還加入了膝襴。
清代馬面裙
入清時,馬面裙延續明末的白裙,褶襉細密,在後世被稱呼為“百襉裙”。同時期誕生的,則有拼布工藝的“月華裙”,與彈墨工藝的“彈墨裙”兩類。
入清後,馬面裙在明代方布打褶的基礎上,以方形布拼直角梯形布的製作方式(目前不明明代是否有此類製作方式,該類拼接方式廣泛用於明以前的各類裙裝),稱呼為“闌乾裙”。同時期流行的,還有裝飾用的“鳳尾裙”,雖然不屬於馬面裙行列,但一般在論文敘述時都會夾帶上,因為其需要馬面裙做底。
晚清時期,馬面裙又在“百襉裙”的基礎上,發展出“魚鱗裙”,並傳承至今留在戲曲舞台上。
月華裙
月華裙採用拼布工藝,因此清代兩大裙種“闌乾裙”與“百襉裙”都能採用月華工藝。以此製作的裙裝統稱月華裙。月華裙誕生與清早期,因此在早期應是百襉月華裙為多數。
清代人士對於月華裙的態度褒貶不一,如葉夢珠誇獎月華裙“色皆淡雅,前後正幅,輕描細繪,風動色如月華,飄揚絢爛”。
也有李漁認為月華裙醜,“不甚美觀……艷妝村婦而已矣”。
“月華”的之名在明清時代多指月光照射到雲層上,呈現在月亮周圍的彩色光環。明馮應京《月令廣義·八月令》∶“月之有華常出於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見於十三、十七、十八夜。月華之狀如錦雲捧珠,五色鮮熒,磊落匝月,如刺繡無異。華盛之時,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時始散。蓋常見之而非異瑞,小說誤以月暈為華,蓋未見也。”
鳳尾裙
“鳳尾裙”一詞在清代乾隆時期開始有記載,鳳尾裙最早記載見於清代,是乾隆初年揚州一種民間時裝,“裙式以緞裁剪作條,每條繡花,兩畔鑲以金線,碎逗成裙,謂之鳳尾。”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有符合這種描述的鳳尾裙收藏。它由一條腰頭、若干條相互分離的裙幅“鳳尾”組成,鳳尾裙也可被分類到戲裝中,因為不能完全遮體,不可單穿,應在內搭配馬面裙。但各大博物館現存的鳳尾裙都不能反映出清代鳳尾裙的原貌,只是清代記載的鳳尾裙的一種延續和風格化的變體。
鳳尾裙在後期演化中,逐漸變成僅裝飾於“闌乾裙”與“百襉裙”兩側,與馬面連為一體。當然也有單獨的存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有符合這種描述的鳳尾裙收藏。它由一條腰頭、若干條相互分離的裙幅“鳳尾”組成,鳳尾裙也可被分類到戲裝中,因為不能完全遮體,不可單穿,應在內搭配馬面裙。但各大博物館現存的鳳尾裙都不能反映出清代鳳尾裙的原貌,只是清代記載的鳳尾裙的一種延續和風格化的變體。
鳳尾裙在後期演化中,逐漸變成僅裝飾於“闌乾裙”與“百襉裙”兩側,與馬面連為一體。當然也有單獨的存在。
闌乾裙
闌乾裙,又被寫作欄桿裙、闌桿裙。是以方布加直角梯形拼接的手法製作出來的,因為避免摩擦導致縫合處抽絲損壞,清代把縫合處穿外面然後用豎條包住縫合處,就是所謂的欄桿。有的闌乾裙仍遵循明代形制,於兩脅處打大褶,褶子以每脅中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向中間捏褶(基本是每片布一褶),有的闌乾裙則不再於腰頭處打褶。
玉裙:闌乾裙的品種之一,兩側共打褶24個為玉裙。因為闌乾裙每片梯形布一褶一闌乾,因此製作時需要用到24片直角梯形布拼接。
百襉裙
明確繼承自明代末,由 一整幅布打褶而成。
百褶裙的“百”是虛指。裙兩脅處打褶,褶襉細密。(如圖 魚鱗褶馬面裙)以每脅中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向中心打褶,一般每脅打 25 至50 褶左右,最多的能到每脅100。
普通百褶裙的褶為壓制而成,不以縫線固定。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有詞描述了蘇州女子身著百褶裙的嬌美身姿:“江南好,艷飾綺羅仙。百襉細裙金線柳,半裝高屜玉台蓮。故故立風前。”
魚鱗裙
由百襉裙發展而來的清末品種。折襉之間用絲線串聯交叉成網,因展開後形似魚的鱗甲,故被稱之為魚鱗百褶裙。”
《清代北京竹枝詞》所詠:“鳳尾如何久不聞,皮綿單袷費紛紜。而今無論何時節,都著魚鱗百褶裙。”足以見得魚鱗百褶裙在晚清時期流行一時。
民國馬面裙
民國初年,受到留日歸國女學生影響,襖裙樣式趨於簡潔、合體,門襟、領、袖和下擺出現較多變化,形成各種款式。其中短襖長裙以其樸素簡潔、淡雅的風格受到青年女學生的青睞,成為女學生裝的主要形制之一。到了民國中、後期,西方上衣下裙的服裝樣式也影響到了襖裙的流行趨勢,襖裙開始趨於華麗,特別是褲式裙和裙褲的流行,使襖裙裝常變常新。款式的靈活性使襖裙裝在 20 年代末成為時尚流行的載體。
民國時期也沿用“馬面”稱呼女性下身服裝的前後平整的裙幅部分。中華民國建立元年就頒布《民國服飾法典》,把這種中置闊幅及兩側褶皺的女裙作為中國漢族女性日常服飾中重要的一種禮服加以推廣。尹偉琴《民國時期江南婦女的服飾變化》一文中提到此種裙子的樣式是“有中幅平(也稱馬面),左右打襉,裙腰兩端用帶束起”。可見馬面裙的餘緒在民國依然存在。在近代服裝西化的過程中,女性裙裝逐漸由兩聯式演化為一聯布幅的套裙,這些兩聯式的裙裝也被視為古董,被後人以“馬面裙”命名清代的女裙,進行收藏研究。雖然用後來人的定義來形容更早時期的物質的做法有待商榷,但從物質文化遺產收藏的角度來看,沿用“馬面”這樣的俗稱突出特點。
民國時期出現了在馬面裙基礎上產生了些許變化的女裙。如具有前後馬面,但並非由兩聯交疊組成,而是將兩聯二合為一,省去交疊部分後形成只有一聯的圍系式女裙;具有前後馬面的套穿式女裙。和具有兩裙聯結構卻不具備馬面特徵的女裙。
上衣下裙的女裝後來一直流行,但裙式不斷簡化,到20世紀30年代,前後有中幅的馬面裙逐漸被淘汰,斜裙、繞膝裙、喇叭裙、百褶裙、節裙等逐漸流行。
圍系式女裙
此裙為套穿式裙,裙腰處有便於穿脫的開口,以暗扣固定。
探源
這裡說的“襖裙”是中國服飾史女裝的一種通稱,不是固定術語,襖是襖,裙是裙。
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襖衫長度有長有短,有交領、豎領、方領、對襟等。此外,明代的女襖衫和男襖衫一樣,也有直袖和箭袖。
很多人認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實這種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畫中就很常見。無論是衣在內還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兩截樣式,都是漢族女裝區別北方少數民族女裝的一大特點。
PS:明代是否仍有衣在裙內的襖裙,因為至今沒有實物證據,明人所繪仕女圖為宋式,繪製前朝這是歷代仕女圖的一大特色,不可作為憑證。
影響
明代盛行衣掩裙的襖裙打扮,清朝漢女裝繼承了大體款式。襖裙的款式也影響了朝鮮宮樣以及中國其他民族。
到了明朝中期,長襖為立領、斜襟、窄袖;短襖為低領、寬袖,袖長齊肘,袖口肥大寬直。這時襖的裁製比較緊體,通常配穿馬面裙等長套裙,並喜作彩繡裝飾。
到了民國在日本留學生的影響下,年輕婦女穿用窄而修長的高領衫襖,下穿黑色長裙,不施繡紋,不用簪釵、手鐲、耳環、戒指等飾品,稱“文明新裝”。
文學描寫
“系一條,元青半白長裙子;穿一件,月白還新細布衫。”
“月藍素色珠邊襖,.....下系銀紅百襉裙。”
“頭戴飄搖巾,內穿荔枝色雲緞襖,外披白綾花鶴氅,腳下大紅綢履。”(男裝)
“原來日間楚卿穿的石青色襖,卻沒有荔枝色襖。”
襖裙款式
體制:漢服——襖裙
基於古代漢服襖裙的基礎上,現代漢服襖裙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進一步發展,更加規範。襖長一般至少到中腰。
襖裙的基本特點:
1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
2上衣袖口是封口,有琵琶袖、窄袖等等款式;
3下裳為馬面裙等。
場合:襖裙是現代漢服的簡潔禮服(一般國慶節、春節、生日、成人節、結婚日子等大節日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