襋,jí,◎ 衣領:“要之~之,好人服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襋
- 拼音:jí
- 部首:衤
- 外文名:collar
- 注音:jíㄐㄧˊ
- 部外筆畫:12
- 總筆畫:17
- 繁體部首:衣
- 繁體部外筆畫:12
- 繁體總筆畫:18
- 五筆86碼:PUGI
- 五筆98碼:PUSM
- 倉頡碼:LDBB
- 筆順編號:45234125234125234
- 四角號碼:35292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碼:U+894B
襋,jí,◎ 衣領:“要之~之,好人服之。”
襋,jí,◎ 衣領:“要之~之,好人服之。”基本信息衣領:“要之~之,好人服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𠀤音殛。《說文》衣領也。《詩·魏風》要之襋之。《博雅》襋、衱謂之褗。又《玉篇》衣衿也。 或作...
要襋 要襋,拼音是yào jí,漢語詞語,意思指好衣裳。解釋 指好衣裳。出處 《詩·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宋·蘇軾《聞公擇過雲龍張山人》詩:“山人樂此耳,寂寞誰侍側,何當求好人,聊使治要襋。”清·杜濬《歸不得行》:“典盡寒衣縫葛裳,漫向人前炫要襋。”
衣襋 衣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ī jí,是指衣領。解釋 衣領。 出處 唐 李群玉 《湘中別成威闍黎》詩:“清梵罷法筵,天香滿衣襋。”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二:“露坐引衣襋,風行欹帽檐。”
衱 衱,1.衣後襟。 2.古時交疊於胸前的衣領。古籍釋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𠀤音劫。《玉篇》裾也。《爾雅·釋器》衱謂之裾。《杜甫詩》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又《集韻》極曄切,音極。交領謂之衱。《廣韻》衣領也。《博雅》襋、衱謂之褗。
《詩·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例句 1、 美人。《詩·魏風·葛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馬瑞辰 通釋:“好人猶言美人。”唐 張鷟 《遊仙窟》:“昨夜眼皮瞤,今朝見好人。”2、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三國志·吳志·樓玄傳》:“舊禁中主者自用親近人作之, 彧 陳親密近識,...
又䙅也。《詩·魏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又會也。《禮·樂記》要其節奏。《注》要,猶會也。《釋文》要,一遙反。又《廣韻》勒也。又劫也。《前漢·文帝紀》上自欲征匈奴,羣臣諫不聽,皇太后固要,上乃止。又劾也,察也。《周禮·秋官·鄕士》異其死𠛬之罪而要之。《疏》要,劾實也。《...
《詩·魏風· 葛屨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馬瑞辰 通釋:“好人猶言美人。” 唐 張鷟 《遊仙窟》:“昨夜眼皮瞤,今朝見好人。”品行端正的人;善良的人 《 三國 志·吳志· 樓玄 傳》:“舊禁中主者自用親近人作之, 彧 陳親密近識,宜用好人。 晧 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應其選。”...
band or belt, pleat; a fol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䙅【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集韻》伊消切,音腰。《玉篇》䙅,襻也。《詩·魏風》要之襋之。《傳》要,䙅也。《晉書·五行志》泰始初,衣服上偏下豐,著衣者皆壓䙅。又《類篇》一笑切,音要。衣褑。或作䌁。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為刺。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無度。美無度,殊異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摻摻女手,可以縫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維是褊心,是以為刺。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魏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今存七篇。葛屨(jù):指夏天所穿葛繩編制的鞋。⑵糾糾:纏繞,糾結交錯。⑶可以:即“何以”,怎么能。可,通“何”。履:...
銘曰:襋之歸妹,倬竸終古。燕婉之求,三星在戶。閒和琴瑟,絢練纑組。乃祖而尊,匪貴而怙。壺則惟賢,於何不天。桃李迷路,哀哀綺年。猗那伯姬,約禮成節。生為嫠婦,歿則異穴。豈不欲往,畏彼明哲。金翠長淪,玉白風烈。親屬成員 曾祖:李世民,唐太宗;祖父:李恪,大司空、安州都督、吳王;父親:李...
《烘虱和葭白》是詩人厲鶚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微蟲爾何知,善齧稱其職。回臭性所甘,蹠香獨不即。求伯夷種粟,向仁祖索食。試詰玉溪生,此理定無惑。棄瘠而涵腴,是為虱之賊。故人聳山肩,寒幾燈影側。語我怒虱輩,往往見於色。但叢敗絮繒,那緣好要襋。饕如供帳行,暴或夢枕逼。口中妨吟情...
《邵貞母》是詩人歐大任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江介多勁飆,江水馳新安。明月鑒羅幕,白露凋朱蘭。中有邵家母,冰霜懷肺肝。晨晡糲以蔬,不襲綺與紈。幸哉妾有兒,䙅襋裳襦單。辛勤教詩書,稍已勝衣冠。斷機良獨苦,截髮誠未難。悽然掩鏡鸞,齊雉痛莫彈。青鐙四十春,空閨淒矣寒。兒上皇帝書,訴...
前推後挽賴炤師,擐肘牽裾抱腰襋。穿崛渡壑捫確犖,十步回頭五步息。忽然坐我天門間,自怪憑空生羽翼。此時日下千崖赤,相去牛鳴望喝石。崖松龍拿互相引,林石人形如欲沫。庵前矮垣齊及肩,道上清泉才沒蹠。仰頭天都五千仞,俯瞰蓮溝十萬尺。瞳瞳檐松樹羽蓋,冪冪楓林排畫壁。廿年茅齋落夢境,方丈香廚...
露坐引衣襋,風行欹帽檐。維舟當此時,巨細得盡瞻。試嘗論大略,次乃述微纖。此山廣以深,包畜萬物兼。噓雲吐霧雨,生育靡不漸。巍然如九皇,德澤四海沾。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毅然如九官,羅立在堂廉。挺身百辟上,附麗無奸憸。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草樹萋已綠,冰霜尚涵淹。頹然如九老,...
至理安可測。寧假喻芭蕉,真成嗅薝蔔。松聲掃白月,霽夜來靜域。清梵罷法筵,天香滿衣襋。何方濟了岸,祗仗慈航力。願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作者簡介 李群玉(813—860),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唐宣宗大中年間入長安獻詩,得宰相裴休推薦,授弘文館校書郎。今《全唐詩》有其詩三卷。
滿腹蘊經綸,不以供襘襋。曷弗罄緒餘,致用到服飾。衣被堪及人,黼黻更華國。老蛛掉頭謝,此事非我職。不見吐絲蠶,徇人翻自賊。聊復私一毛,寧須羨九罭。甘在翹肖中,為楊不為墨。作者簡介 趙翼(1729—1814),清江蘇陽湖人,字耘松,一字雲崧,號甌北。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殿試第三,授編修,歷廣西...
為問六國印,何如一漁蓑。 清飈茶腋爽,韶景醉顏酡。 且噉藕如臂,從教晷似梭。 推蓬延月桂,引襋翫煙蘿。 君已人登泰,辭皆水導嶓。 蘂官清縹緲,雲闕郁嵳峩。 未到桑田變,疑將銅狄摩。 誰知天不管,敢謂世無魔。 觴政驩無忤,騷壇今太苛。 玄譚時膾炙,傑句肆吟喔。 大道真溟滓,浮生但剎那。
失淚染衣襋。自從促權去,會此隆冬逼。何神鼓陰{左韋右},萬竅動謞激。城顛睨江浪,蛟怪助撳射。仁賢保無恙,所想掛驚惕。燁燁多隸從,良已匱藜齸。迨茲尺書生,疑念始冰析。蘭滌沓茲祥,筠梧肆諧適。繽紛眾胥士,署壘各嬉息。其餘書牘背,粟密縷機織。卷書勞來乾,雨懷良自懌。野泊轉平綠...
惠要襋而思韙,援冠弁而來虔。視冶城而北屬,懷文獻之收揚。匪元首之康哉,孰股肱之惟良。譬觀曲而識節,似綴組以成章。業彌纏而彌微,事愈有而莫傷。次石頭之雙岸,究孫氏之初基。幸漢庶之漏網,憑江介以抗維。初鵲起於富春,果鯨躍於川湄。匝三世而國盛,歷五偽而宗夷。察成敗之相仍,猶脣亡...
我生長物本何有,蔽體聊取充要襋。忽看奇服映懸鶉,翻似杜陵驚翠織。人生百事斗新異,稱此以求焉紀極。美好雖得時俗夸,暴殄恐有神明殛。亟揮還客心始恬,朗詠素絲安退食。作者簡介 葉佩蓀,清浙江歸安人,字丹穎,號辛麓。幼時見《易本義》,請塾師講解,師不能,佩蓀謂吾他日必自得之。乾隆十九年...
《聞公擇過雲龍張山人輒往従之公擇有詩戲用其》是宋朝詩人蘇軾的作品之一。詩詞正文 我生固多憂,肉食常苦墨。軒然就一笑,猶得好飲力。聞君過雲龍,對酒兩靜默。急攜清歌女,山郭及未昃。一歡難力致,邂逅有勝特。喧蜂集晚花,亂雀啅叢棘。山人樂此耳,寂寞誰侍側。何當求好人,聊使治要襋。使君...
松聲掃白月,霽夜來靜域。清梵罷法筵,天香滿衣襋.何方濟了岸,祗仗慈航力。願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卷568_41 「別尹鍊師」李群玉 吾家五千言,至道懸日月。若非函谷令,誰注流沙說。多君飛升志,機悟獨超拔。學道玉笥山,燒丹白雲穴。南窮衡疑秀,採藥歷幽絕。夜臥瀑布風,朝行碧岩雪。洞宮四百日...
《同袁杜少游張氏園亭》是清代詩人田雯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百本枳櫪十圍大,城內空闊如城外。小園沙塹柴縛門,巷口鴨柵水為界。下馬穿雲衣襋重,沿池曳杖禽魚怪。芭蕉當戶葉似簾,薔薇引蔓壁如疥。遠疊翠嶂石千棱,橫截奔流泉一派。莓苔平鋪柔可坐,藤蘿高架午不曬。陰崖蝌籀疑頡書,假山螺髻遭米拜。
《書釗家園壁》是宋代詩人朱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 句。作品原文 心空無地著塵沙,對鏡何曾一念差。戲取大千歸丈室,未妨衣襋亂天花。作者簡介 朱松,宋徽州婺源人,字喬年,號韋齋。朱熹父。徽宗政和八年同上捨出身,授建州政和縣尉,更調南劍州尤溪縣尉。高宗紹興四年,以胡世將等薦,除秘書省正字。累官司...
松聲掃白月,霽夜來靜域。清梵罷法筵,天香滿衣襋.何方濟了岸,祗仗慈航力。願與十八賢,同棲翠蓮國。卷568_41 「別尹鍊師」李群玉 吾家五千言,至道懸日月。若非函谷令,誰注流沙說。多君飛升志,機悟獨超拔。學道玉笥山,燒丹白雲穴。南窮衡疑秀,採藥歷幽絕。夜臥瀑布風,朝行碧岩雪。洞宮四百日...
次曾左司韻贈俞德瑞 《次曾左司韻贈俞德瑞》 作者陳造 ,是宋朝的一部詩詞。詩詞正文 班荊同冒軟紅塵,一種東風兩樣春。雋飲放君顏似赭,幽居憐我鬢如銀。簡編自誑供良夜,要襋渠今有好人。把酒若歌歸緩緩,不妨折簡喚東鄰。
(4)欹帽:謂斜其帽也。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詩:“露坐引衣襋,風行欹帽檐。”(5)京華:京師也,以其為文物薈萃之區,故云。《南史》:“翦馘逋逆,盪清京華。”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