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漢漕渠

襄漢漕渠

襄漢漕渠位於?>河南省方城縣城東南4公里處的城關鎮八里溝。宋代興修的南水北調工程,俗稱“十萬溝”,又稱埡口。

基本介紹

淵源,過去,保護,

淵源

據《宋史》記載,宋太宗趙光義978年(太平興國三年)正月,京西南路轉運使程能上疏,建議在今南陽新店鎮夏響鋪築堰,引白河水入石塘、沙河匯入蔡河,通京師汴梁,以通湘潭之漕。朝廷批准後,徵調唐、鄧、汝、穎、許、蔡、陳、鄭等地十餘萬丁夫和州兵,兩度開挖白河至沙河的運河,歷博望、羅渠、河柘,凡百餘里,達方城埡口。由於地勢漸高,水雖到達,難通漕運,又趕上河水暴漲,石堰被沖,遂使此工程擱淺,當年開挖的運河遺址至今猶存。雖未成功,但對現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地參考資料,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城段的走向與宋代開挖的運河走向一致。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過去

襄漢漕渠故道:見證千年南水北調夢
從河南南陽方城縣城向東南行3公里,沿著一條平整的水泥路來到券橋鄉西八里溝自然村,沿途看到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溝兩邊栽滿了楊樹,就是襄漢漕渠,被譽為古代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早嘗試。
襄漢漕渠襄漢漕渠
“襄”為古襄邑城(今睢縣)的簡稱,“漢”指漢水。《宋史》中對襄漢漕渠的開鑿有明確記載。趙匡胤定都汴京(今開封)後,為“廣軍儲,實京邑”,解決軍隊吃糧問題,首先疏浚了汴河、蔡河等河流,把漕運視為經濟命脈。當時的汴河,是連線黃河、淮河和長江的主要內河航道,但只能解決長江下游的糧食和物資運輸,而長江中上游和漢江、湘江一帶的糧食物資,必須繞道江淮由運河轉運京都,十分不便。
十餘年後,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兩浙既獻地,歲運米四萬石”,漕運更加重要。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正月,西京轉運使程能上書,提出自南陽下向口(今南陽夏餉鋪一帶)築壩置堰,攔截白河引水北上,越過方城埡口,經石塘、沙河、蔡河、睢水,抵達京師汴京,與南方的湘潭漕渠連貫起來,解決南方糧物北運京師之急需。趙光義採納程能建議,下詔徵發民工及官兵10萬人,施工月余,浚渠百餘里,經博望、羅渠、少柘山(今二龍山),抵達方城縣城東西八里溝一帶。然而在方城埡口,由於地勢漸高而水不能至。適逢白河上游連降暴雨,石堰沖毀,漕渠開挖就此停止。公元988年,趙光義決定再次開鑿襄漢漕渠,引白河水北上,但終因地勢懸絕而最終擱淺。從此以後,這段由白河至八里溝的百餘里襄漢漕渠便沉寂在歷史的風塵中。

保護

襄漢漕渠可謂我國古代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早嘗試,也為今天的南水北調工程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借鑑。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相關專家多次來這裡考察,最終確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方城段的走向與宋代襄漢漕渠的走向基本一致,兩者相距約100米。為保護襄漢漕渠遺蹟,1985年10月,方城縣人民政府將襄漢漕渠沙山段、二龍山段、東八里溝段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的鴨河口水庫二分乾渠大趙至杜窪段、郁莊至二龍山段,正是利用了襄漢漕渠故道,澆灌著全縣大片良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