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農業科學院(襄樊市農業科學院)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襄樊市農業科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Xia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是種植業、畜牧業、特產業相結合的綜合農業研究機構,是襄陽市農業科研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始建於1950年,前身為湖北省農林廳呂堰驛農場。1955年成立襄陽專署農業試驗站。1969年更名為襄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2000年與市菜科所成建制合併組建襄樊市農業科學院。2010年12月更名為襄陽市農業科學院。2016年11月批准設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襄陽分院。

截至2018年12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有在職職工115人,科研人員108人,其中高級職稱40人(正高8人),中級51人;設有10個研究所(中心),建設有國家和省級科研平台18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 外文名:Xiangya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創辦時間:1950年
  • 學校類別: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 學校特色:綜合農業研究機構
  • 主管部門:襄陽市農業農村局 
  • 地址:湖北省襄陽市高新區鄧城大道81號
  • 主要獎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2000年至2018年)
    農業部豐收計畫三等獎3項(2000年至2018年)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條件,科研成就,研究成果,交流合作,文化傳統,文化活動,形象標識,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50年,創立湖北省農林廳呂堰驛農場。
1955年,成立襄陽專署農業試驗站。
1969年,更名為襄陽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1975年,遷至隆中廣德寺。
1983年,地市合併改稱襄樊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000年,與市菜科所成建制合併組建襄樊市農業科學院,並於當年年底調遷到高新區鄧城大道。
2010年12月,更名為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2018年3月,設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襄陽)分中心,與襄陽市農科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體制。
2016年11月,批准設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襄陽分院。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8年12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有在職職工115人,科研人員108人,其中高級職稱40人(正高8人),中級51人;博士2人,碩士31人,本科54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政府津貼專家3人,市政府津貼專家7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先進工作者、市突出貢獻專家、市優秀人才、市傑出人才各1人;省、市勞動模範7人。
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陳橋生、余華強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余華強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余華強
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蔣相國、張道榮、田永宏、陳橋生、賀建文
享受襄陽市政府津貼專家:梅漢成、蔣相國、榮義華、田永宏、王四清、李有明、張耀華、賀建文
襄陽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專家:余華強
襄陽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蔣相國、田永宏
襄陽市傑出人才:陳橋生、張耀華
襄陽市優秀人才:王四清、賀建文
備註:名單不全

科研部門

截至2018年12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設有10個研究所(中心);此外建設有國家級區域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級育種創新基地,國家級產業技術體系襄陽綜合試驗站,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分中心、中國科協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農作物品種區試站,國家原種擴繁基地,長江中下游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生態試驗站,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育種實驗室,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綜合試驗站,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繁育基地,湖北省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和省級科研平台18個;此外已形成15個科研創新團隊。
國家級區域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小麥區域技術創新中心
國家級育種創新基地(1個):國家小麥育種創新基地
國家級產業技術體系襄陽綜合試驗站(5個):小麥、油菜、芝麻、花生、馬鈴薯
國家原種擴繁基地(1個):國家水稻和原原種擴繁基地、國家小麥原原種擴繁基地
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分中心(1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襄陽分中心
長江中下游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生態試驗站(1個):長江中下游轉基因水稻中試與產業化基地襄陽生態試驗站
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實驗室(1個):中國種子生命科學技術中心育種實驗室
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綜合試驗站(1個):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鄂北綜合試驗站
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繁育基地(1個):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品種繁育基地
湖北省工程技術創新中心(1個):湖北省小麥工程技術創新中心
研究所(中心):糧食作物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油料作物研究所、蔬菜作物研究所、園藝作物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品種測試技術研究所、農產品加工研發中心、生物技術實驗室、科技開發中心
院級科研創新團隊(15個):小麥、水稻、玉米、棉花、芝麻、油菜、花生、蔬菜、茶葉、畜牧、果樹、生物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農產品加工、植物新品種測試

設施條件

截至2018年12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擁有科研基地786.8畝,其中院團山科研核心基地318畝,院泉水堰基地440畝,海南南繁基地28.8畝;建設有科研綜合樓3500平方米,實驗室2000平方米,配套溫室、網室、考掛室、倉庫、冷庫等科研設施近4000平方米,擁有各類科研儀器設備230餘台(套)。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00年至2018年12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累計育成農作物新品種25個,研究制定省、市農業地方標準53項,獲得部、省、市科技獎勵42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農業部豐收計畫三等獎3項。
截至2019年4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近五年共推出8個糧食作物品種,推廣面積達1000餘萬畝,為襄陽直接貢獻糧食18億斤以上,增創效益約2億元;每年開展培訓50場余次,在全市建立科技示範基地50多個,與20家農業企業、22個行政村簽訂了科技服務與合作協定;在22個核心村培養科技帶頭人35人,實施馬鈴薯綠色高效栽培、花生起壟栽培、茶葉有機化生產、山雞飼養等產業扶貧項目16項。
獲得年份
獲獎項目
獲獎級別
2016年
優質高產多抗芝麻新品種鄂芝7號的選育及套用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2年
“優質高產多抗廣適芝麻新品種鄂芝5號、6號的選育及套用”
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
“鄂芝4號的選育及套用”
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參考資料:

交流合作

2018年4月9日,中國種子協會植物新品種保護專業委員會2018年年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安徽合肥召開,該院作為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參加了會議。
2017年11月13-14日,該院參加了在山東青島召開的中國種子協會植物新品種保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2017年9月20日—22日,該院院長馮鵬帶領相關科研人員赴恩施參加全國地市農業科研院所2017年度工作委員會會議。
2017年9月27日-29日,該院參加了在武漢召開的“湖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研討會”;該院副院長王文建介紹了襄陽市秸稈還田利用的基本情況、還田主要模式和技術套用,並就襄陽秸稈還田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文化傳統

文化活動

據2020年6月襄陽市農業科學院官網顯示,科學院常年開展環保志願活動、職工桌球比賽、植樹造林活動等精神文化建設活動。

形象標識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標識主題圖案為該院英文名“Xiangya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簡稱變體,圖案下訪問英文簡稱“XAAS”。
襄陽市農業科學院(襄樊市農業科學院)
形象標識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李力
黨委副書記、院長
馮鵬
紀委書記
黃大明
黨委委員、副院長
王文建、凌冬、梅漢成
副院長
羅敬東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