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褲褶
- 原意:戎服(軍服)
- 出處:《三國志》《古今志》
- 來源:周武王
褲褶,歷史記載,
褲褶
最初漢服,雖用“褶袴”二字,但皆單用,不聯合稱之,聯合多稱“襦袴”,不稱“褶袴”。唯胡服,常聯合用之,且多倒言“袴褶”,《太平御覽》卷六百九十五即以“襦、袴、袴褶”立節,其中引文十四條,“袴褶”聯稱者十二見。漢服之褶,《釋名》日:“褶,襲也,覆上之言也。”《急就篇》顏師古注曰:“褶,謂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觀其服式,猶如漢族長襖,對襟或左衽,不同於漢族習慣的右衽,腰間束革帶,方便利落。《說文》有襲無褶,其襲字解曰:“襲,左衽袍,從衣,讀省聲。”由《釋名》之說,褶襲互訓,意義相同,由《急就篇》《說文》之說,褶襲皆左衽,制度相同,是褶襲二字,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褲褶原為戎服,今謂“軍旅間不便”,別置戎衣。則褲褶已非戎服,故馬端臨《文獻通考·王禮考七》,對此發生疑問。①王國維《胡服考》推斷之曰:“案袴褶即戎衣,茲別袴褶與戎衣為二者,蓋自魏以來,袴褶有大口小口二種(《魏書·蠕蠕傳》),隋時殆以廣袖大口者為袴褶,窄袖小口者為戎衣,否則無便不便之可言矣。”(載《觀堂集林》卷二十二)斯言得矣。隋唐之世,蓋以廣袖大口為褲褶,而以窄袖小口為戎衣(即古褲褶),名同實異,古是今非,所以隋唐儀衛之官,多著大口褲,隋“左右衛……大將軍,侍從則平巾嘖,紫衫,大口袴褶……”(《隋書·禮儀志》)。唐皇帝車馬所出,駕士皆著“平巾幘 ,緋裲襠、大口袴”(《新唐書·儀衛志上》),按平巾幘紫緋衣,即胡服之冠與褶,大口褲,當亦為胡服之褲,皇帝與百官所服之褲褶,制亦同此,唯兵士所著之戎服,則非此廣袖大口之褲褶,蓋行軍馳逐,騎馬作戰,利用短衣窄細小口褲,古今皆然,毋庸置疑。
歷史記載
1、晉朝崔豹《古今注》云:袴,蓋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為之,名曰褶。
2、《三國志·吳·呂范傳·注·江表傳》云:范出,便釋褠,著袴褶,執鞭,詣閣下啟事,自稱領都督。[3]
3、《晉書·五行志》稱兩晉時,袴褶服更多用毛織物作成。
4、《隋書·志·卷十二·律歷中》云:衣袴褶。五品已上以紫,六品已下以絳。
5、《舊唐書·輿服志》云:五日常服、元日冬至受朝則服之。平巾幘,紫褶,白袴,寶細起梁帶…………若服袴褶,則與平巾幘通著。自永徽已後,唯服袞冕、具服、公服而已。
6、《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三·王禮考八》云:御史則冠有獬豸角,衣有中單。袴褶紫、緋、綠,各從本服色,白綾中單,白綾褲,白羅方心曲領,本品官導駕,則騎而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