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紋報春苣苔

褐紋報春苣苔

褐紋報春苣苔(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 X. X. Zhu, F. Wen & H. Sun)是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圓柱狀,葉6-8具葉柄,皮質或稍肉質;葉柄扁平,葉片深綠色,聚傘花序,腋生,多花;苞片對生,紅紫色,卵形到近圓形、菱形或寬聚傘花序狀,通常在開花時枯萎,裂片寬披針形到三角形,花冠淺紫色到紫色,瓣片,唇形,顏色與花冠相同;上唇到中部深裂,雄蕊貼生於花冠筒基部;花絲線形,退化雄蕊彎曲或捲曲,蒴果狹橢圓形,短柔毛。

分布於中國廣西靈川縣。其為陰濕半附生岩生型植物,喜陰,適宜生長於降雨量大、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的散射光環境中。

褐紋報春苣苔是葉片具有棕色的條紋,花朵形態美麗,四季常綠,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喀斯特地區野生花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紋報春苣苔
  • 拉丁學名:Primulina glandaceistriata X. X. Zhu, F. Wen & H. Sun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唇形目 
  • 苦苣苔科
  • 報春苣苔屬
  • : 褐紋報春苣苔
  • 命名者及年代: X.X. Zhu, F. Wen & H. Sun,2014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莖;根狀莖圓柱狀,長1-4厘米,直徑5-8毫米。葉6-8,基部,具葉柄,皮質或稍肉質;葉柄扁平,橫截面“V”形,長2-4厘米或更長,直徑4.5-5.5毫米,具糙伏毛;葉片深綠色,通常脈銀色,橢圓形,卵形或近圓形,長6.5-9.5厘米,寬5-7厘米,疏生紫色具糙伏毛具乳突基部在兩面,基部寬楔形到淺心形,邊緣全緣或不明顯具圓齒,具緣毛,先端鈍或近圓形;側脈正面下沉,背面顯著突出,每側3-4個。
聚傘花序2-4或更多,腋生,通常2分枝,4-10花;花序梗長7.5-9.5厘米,直徑約3.3毫米,濃密,直立,紫色,具柔毛,毛長2-3毫米;苞片2,對生,紅紫色,卵形到近圓形、菱形或寬聚傘花序狀,長2.5-4.5厘米,寬2.0-3.5厘米,通常在開花時枯萎,邊緣全緣,先端鈍,背面濃密直立紫色具柔毛,毛長1.5-2毫米;花梗長約13毫米,具腺毛和毛長約0.5毫米。花萼5深裂到近基部,裂片寬披針形到三角形,每個大小稍不同,長約3毫米,基部寬約1.5毫米,先端銳尖或鈍,外面疏生短柔毛,裡面近無毛,邊緣全緣或2-3鋸齒。花冠長約5.0厘米,淺紫色到紫色,裡面有稀疏的紫色斑點和兩個明顯的斑點,棕色條紋,外面具毛具腺,裡面無毛;花冠筒長2.0-2.7厘米,直徑約1.5厘米。直徑約0.5厘米。在基部;瓣片2,明顯,唇形,顏色與花冠相同;上唇2,深裂到中部,先端鈍的或圓形,長7-8毫米,寬約10毫米,左右的稍不等長;背面3裂到中部以上,中心裂片長圓形,先端截形,長約9毫米,寬6-7毫米,兩個側裂片通常斜長圓形,先端圓形,長8.5-9毫米,寬約6毫米;雄蕊2,貼生於花冠筒基部以上約15毫米;花絲線形,長約13毫米,具稀疏腺;花葯長約4.0毫米,背著,疏生鬍鬚;退化雄蕊2,長約7.5毫米,彎曲或捲曲,先端頭狀或具退化花葯,無毛,貼生於花冠筒基部以上約10毫米。圓盤環形,高邊約1.1毫米高,低邊約0.6毫米高,邊緣重鋪,無毛。雌蕊長3-3.2厘米,子房狹線形,長約1.6厘米,寬約1毫米,密被微柔毛和腺狀短柔毛;花柱長約1.4厘米,被微柔毛柱頭鈍裂狀,長約2.5毫米,寬約1.8毫米,先端2裂。蒴果狹橢圓形,長約4.5厘米,長約3毫米,短柔毛。

近種區別

該種在形態上和中華報春苣苔Primulina dryas (Dunn) Mich. Möller & A. Weber)和北流報春苣苔Primulina beiliuensis Bo Pan & S. X. Huang)較近,但其葉片具備棕色條紋而又顯著區別於這兩個種。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西靈川縣。其為陰濕半附生岩生型植物,喜陰,適宜生長於降雨量大、空氣相對濕度較高的散射光環境中。

繁殖方法

  • 材料
經人工馴化的褐紋報春苣苔成熟植株。
  • 培養基及培養條件
以MS為基本培養基,以培養目的添加不同種類和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白砂糖為30克/升,瓊脂為6.0克/升,pH5.8-6.2(生根培養用1/2MS為基本培養基,其大量元素和白砂糖為MS培養基中的1/2,其餘成分的含量和MS培養基保持一致),配製分裝後,於121℃滅菌25分鐘。冷卻後接種,在溫度(28±1)℃、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光照時間14-16小時/天的條件下培養。
  • 外植體的滅菌
春季取健康植株的幼嫩葉片,洗衣粉浸洗10分鐘,再在流水下沖洗0.5小時,然後轉移到超淨工作檯進行滅菌的操作。先用棉球蘸取75%酒精溶液拭擦葉片的正反兩面,無菌水沖洗5次;再將葉片在75%酒精溶液中浸泡10-12秒,無菌水沖洗5次;最後將葉片在0.1%升汞溶液中浸泡10分鐘,無菌水沖洗5次。滅菌過程中,輕輕震盪使葉片充分接觸溶液。滅菌結束後,將葉片切成1厘米×1厘米大小,按照葉面朝上、葉背朝下的方式平鋪接入不同的培養基中。
  • 不定芽誘導及增殖
  1. 不定芽誘導:將葉片接入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NAA0.10毫克/升中。在30天的培養時間內,培養基可從葉片直接誘導出不定芽,但無愈傷組織形成。在60天的培養時間內,在培養基上無愈傷組織產生,培養基的不定芽誘導率為100.00%。
  2. 不定芽增殖:將獲得的不定芽接入增殖培養基中,培養基為MS+ZT2.0毫克/升+NAA0.10毫克/升+活性炭0.05克/升,增殖係數為11.09,在此培養基上,植株生長好,無玻璃化。
  • 愈傷組織誘導及分化
  1. 愈傷組織誘導:將葉片接入培養基MS+TDZ2.0毫克/升+NAA0.10毫克/升中。在30天的培養時間內,可從葉片直接誘導出愈傷組織,但無不定芽產生。將獲得的愈傷組織接入愈傷組織分化培養基中,在60天的培養時間內,培養基的愈傷誘導率為100%。
  2. 愈傷組織分化培養:適宜的分化培養基為MS+ZT1.0毫克/升+NAA0.10毫克/升,分化係數為12.46,植株長勢好,苗健壯,無玻璃化。
  • 生根培養與煉苗移栽
將具有4片以上葉片的小苗接入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誘導培養。適宜褐紋報春苣苔生根的培養基為1/2MS+IBA 0.1毫克/升+活性炭0.05克/升或1/2MS+IBA0.5毫克/升+活性炭0.05克/升,生根率為100%,植株健壯,根長,根多,有利於後期的移栽成活。
待植株生根後,將具有6片以上葉片、根數7條以上、根長3厘米以上的組培瓶苗放置溫室中煉苗5-7天后在溫室中進行移栽,移栽基質為泥炭混合珍珠岩(體積比為2∶1),移栽好的褐紋報春苣苔應放置在遮陰處,保持空氣濕度在75%以上,早晚澆水,保持基質濕潤,20天后成活率為100.00%。

主要價值

褐紋報春苣苔是葉片具有棕色的條紋,花朵形態美麗,四季常綠,是具有觀賞價值的喀斯特地區野生花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