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燕鸌

褐燕鸌

褐燕鸌(學名:Bulweria bulwerii)是鸌科、燕鸌屬一種小型鷗狀海鳥,體長可達30厘米。外形像一隻巨大的海燕帶著長長的翅和長長的尾,全身黑褐色,下體較淡;嘴黑色;尾長而窄;呈楔形。翼上有一條淡色帶,和黑色的飛羽呈明顯對比,即使遠距離飛翔時仍然可見。另外飛翔時兩翅朝前彎,頭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暫的散開。

喜集群,性活躍,長時間的在海上飛翔,主要以各種小魚為食,繁殖期則棲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島及其附近海面。繁殖是6-8月。成群營巢於遠洋島嶼地上、岩石下、海岸懸岩洞穴或岩壁縫隙中,也在鬆軟的泥地或沙土地上掘洞為巢。每窩產卵1枚,呈卵圓形,白色。該物種是泛熱帶的,在繁殖季節之外的所有三個海洋中都可以找到。繁殖地包括從亞速爾群島、葡萄牙到維德角的東大西洋,以及從中國東部和小笠原群島,東部到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島,以及馬克薩斯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燕鸌
  • 拉丁學名:Bulweria bulwerii
  • 別名:穴鳥、卜威氏海燕、純褐鸌
  • 外文名:英文 Bulwer's Petrel
    法文 Pétrel de Bulwer
  • 同義學名:Procellaria bulwerii Jardine & Selby, 1828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鸌形目
  • 鸌科
  • 燕鸌屬
  • :褐燕鸌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Jardine & Selby, 1828)
  • 保護級別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褐燕鸌體長260-290毫米;翼展68-73毫米;嘴長22-23毫米;尾長105-119毫米;跗蹠27-29毫米。是一種活躍的小型海鳥,外形似海燕。體型較小,全身羽毛為黑色,翅膀狹長,向前彎曲;尾長而窄,呈楔形;嘴粗短;鼻管亦短,位於嘴峰基部;成體整個上體呈煤煙色、棕色至黑褐色;頭部有時顏色較深,下頦略顯蒼白,大翅和中羽覆羽上有淺色帶,在上半翅上形成明顯的淺色條紋。當羽毛被磨損時,後者幾乎看不見。下體較淡,多為棕黑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亦為黑褐色。尾巴相對尖。當它移動時,它會在海面上低空飛行,掠過波浪。
虹膜黑褐色,鼻管藍色,管狀鼻孔,與大多數鸌科動物一樣,可以將攝入的海水中的鹽分排出。喙黑色,短且相對寬,嘴角粉紅色,綴有藍色;腳內側粉紅灰色,外側黑色,蹼黑色。
幼鳥與成鳥非常相似,但翅膀下方的次級覆羽邊緣呈銀灰色,形成明顯的淺色條。頭有點高,有點像飛翔時的鴿子

棲息環境

褐燕鸌是溫帶海洋鳥類,是生活在海面高度中上層的物種,除繁殖期外均在海上活動。繁殖期則棲息在沿海海岸和海中小島及其附近海面。多棲息於峭壁上及山麓石屑堆以至沙灘。占據著各種各樣的貧瘠棲息地,這些棲息地由懸崖、巨石、碎石以及沙灘組成。

生活習性

褐燕鸌一年中地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距離海岸和大陸很遠的地方,除非在繁殖期間才會聚集成群。多為留鳥,少數在非繁殖期常向南北海區遊蕩。喜集群,常成群活動,平常甚活躍,長時間地在海上飛翔,飛翔時兩翅朝前彎,頭稍朝下低垂,尾常呈扇形短暫的散開。飛行較海燕更強勁有力,常慌亂振羽往下猛撲及高高在上作環形盤旋。
在溫和的天氣下,褐燕鸌會在海浪上方非常低的高度呈之字形飛行。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交替進行短暫的滑行和幾次翅膀拍打。在暴風雨時期或強風期間,它們滑翔的次數較多,拍動翅膀的頻率較少。衛星追蹤顯示,從加那利群島向南遷徙的鳥類在四天內飛行了1200多千米,這明顯少於黑鸌的行程。
主要以小魚和魷魚為食,也以少量甲殼類動物和鹽類動物為食。在夏威夷,獵物分布如下:魚類71%,魷魚22%,甲殼類4%,其餘3%。在亞速爾群島,飲食幾乎相似,捕獲獵物是在潛入2-4米深的水中進行的。

分布範圍

非繁殖地: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和東帝汶;
留鳥:維德角、中國、法屬蓋亞那、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塞內加爾和中國台灣省;
遊蕩:澳大利亞、巴貝多、法國、印度、愛爾蘭、義大利、馬爾地夫、荷蘭、南非、斯里蘭卡、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起源不確定(繁殖地):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起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美屬薩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高棉、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庫克群島、象牙海岸、多米尼克、厄瓜多、斐濟、法屬南部領地、甘比亞、瓜德羅普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提尼克島、模里西斯、墨西哥、諾魯、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留尼旺島、聖露西亞、薩摩亞、塞席爾、獅子山、索羅門群島、索馬里、蘇利南、泰國、托克勞、湯加、吐瓦魯、越南、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撒哈拉沙漠西部。
褐燕鸌
褐燕鸌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大多數地點,繁殖期是4月和5月開始。雄性和雌性在產卵前進行一次遷徙,持續約28天。產卵高峰出現在5月底和6月期間。然而,維德角的族群會在12月底抵達築巢地。至於其他地區,馬克薩斯群島的繁殖地建設時間為8月,印度洋的繁殖地建設時間為12月,日本的繁殖地建設時間為9月。在朗德島上,一年中的所有月份都可以進行繁殖。如果當年的資源不足,多達22%的成鳥有能力跳過繁殖年。褐燕鸌實行一雄一雌制,並建立持久的配偶關係。然而,在馬德拉島,築巢地點和交配保真度不如其他地區那么高,因此對育雛成功率的影響並不大。
褐燕鸌有時在被暴風鸌遺棄的洞穴中、裂縫中、植物殘骸下築巢。在亞速爾群島,洞穴深36厘米,彼此相距0.9米。每窩產一枚白色的卵,大小為40-47毫米x30-33毫米,平均43x31毫米,平均重22克。孵化時間為44或45天。
剛出生時,雛鳥的絨毛呈煙燻色或灰棕色,60天后長出羽毛,重量在90-110克之間。它們在59天時達到最大脂肪含量。雛鳥成活率各不相同,從63%到97%不等,但當雌雄雙方有經驗時,雛鳥成功率仍然很高。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褐燕鸌在2004年估計全球數量約為500,000-1,000,000隻,其中包括:約100-10,000個繁殖對和約50-1,000隻在中國遷徙的個體;在台灣遷徙數量小於約100對繁殖對和約1,000-10,000隻個體,在日本遷徙約100-10,000個繁殖對和約50-1,000隻個體(2009年)。歐洲種群數量估計為6,100對,相當於12,100隻成年個體(Bird Life Inter national 2015年)。
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群數量保持穩定。歐洲數量趨勢未知(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