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斑貼花舞蹈人物瓷壺
- 年代:唐代
- 出土時間:1973年衡陽市司前街水井出土
- 高:16.4
基本信息,詳細情況,
基本信息
褐斑貼花舞蹈人物瓷壺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73年衡陽市司前街水井出土
高16.4 口徑5.8厘米
詳細情況
水器。壺上有雙系,又有鋬(pàn)流,說明既可作執壺,又可繫繩攜帶。模印貼花是長沙窯釉彩之外的另一重要裝飾特徵,這件貼花壺是其中精美者。壺小口卷唇,鼓腹。肩部兩側各有一雙輪系,前有多棱短流,後有一雙輪執鋬(pàn)。兩系及流下分別飾以三塊模印貼花,流下為一女子袒胸披紗,扭動身體,站在蒲團上婆娑起舞,左為方形塔建築,右一立獅。
中國古代金銀主要用於首飾,而西亞廣泛用於飲食器皿,唐朝隨著中西交往的頻繁,薩珊波斯金銀器大量傳入中國,西域金銀器上的錘鍱、壓印和掐絲工藝不僅影響唐代的金銀製作業,同時也影響到陶瓷業,唐三彩對最早採用貼花工藝。長沙窯瓷上的模印貼花、印花工藝也是從金銀器的錘鍱和壓印移植過來,並成為長沙窯的裝飾特色,常出現於三個部位:一是貼於喇叭口壺的流下部,佛教題材較多,有飛鳥、奔龍、一朵花卉、童子坐蓮等,二是洗、罐等的系耳,以模印而制。三是壺、罐的腹部,這種類型最為常見,往往在流、雙系下飾三處貼花,題材多取於西亞、西南亞地區,有坐獅、人物、植物等,貼花紋處除施青釉外,還多塗一層褐斑,使其更為醒目。人物多為胡人,或吹奏,或持兵器,或舞蹈,一人一模,植物也是西亞南亞常見的菩提樹、桫欏樹、椰棗紋等,中心或書有作坊主姓氏,這種類型的紋飾具有濃郁的域外文化因素,被認為是為外銷而燒制的,國外發現的長沙窯瓷壺,多飾模印貼花也證明了這一點。貼花部分多塗褐斑,使飾紋更為醒目,有學者也提出是受唐代銀器鎏(liú ) 金的影響。唐西域風格的銀器常在紋飾部分鎏金,即史書所載的“金花銀器”,從陝西何家村出土金銀器即可看出,以使紋飾更為醒目。長沙窯瓷貼花上塗褐斑當是同一目的。
該壺的三個貼花中,中間舞蹈人物處於中心地位。這種舞蹈圖在中國傳統的“長袖折腰”舞明顯不同。舞蹈人物豐腴長頸,胳膊袒露,下著緊身短褲,上掛披巾,輕柔透明,紋褶飄逸流動,站在蒲團上,扭動身軀,婆娑起舞。首先衣著過於開放,圖案人物袒胸露肩,舞蹈表達的方式迥然不同,它是直接通過人體的曲線和肌肉的不斷變化給人以美感。這種舞被稱為“胡騰舞”或“胡旋舞”。隋唐時由西域傳入內地,後幾乎遍及中國。其舞姿粗獷,要在鋪設的小地毯上旋轉、踏跳、騰躍。唐詩中對這種舞蹈也有描述,“左轉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白居易《胡旋女》),“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鋌右鋌生旋風”(岑參《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chán )歌》)。長沙窯貼花壺上的舞蹈人物在唐詩中也得到極好的印證。據說,安祿山儘管體態極肥胖,但在宮廷中能自稱“小兒”,跳胡騰舞“乃疾如風”,深得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歡心。這件貼花壺也是中亞文化融入中土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