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群體MHC遺傳多態性與SEOV感染相關性的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劉東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家鼠群體MHC遺傳多態性與SEOV感染相關性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東瀛
- 依託單位:武漢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Seoul 病毒(SEOV)是我國腎綜合徵出血熱(HFRS)的重要病原體,其宿主褐家鼠在HFRS流行中起關鍵作用。研究目的:探討自然褐家鼠群體MHC基因多態性與SEOV感染的相關性。方法:在湖北省不同地形地貌的HFRS流行區採集褐家鼠,檢測褐家鼠攜帶漢坦病毒抗原、特異性抗體;SEOV基因擴增、載量檢測、測序和分析;褐家鼠MHC-II DQA-exon2和DRB-exon2基因檢測與分析。統計學分析:不同採樣地點褐家鼠群體MHC等位基因的分布頻率;SEOV陽性和陰性褐家鼠群體MHC等位基因的分布頻率;褐家鼠MHC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與SEOV病毒載量之間的關聯;屬於不同進化分支的褐家鼠SEOV感染率的差異。此研究有助於闡明MHC等位基因在不同地理環境褐家鼠群體中的分布,揭示不同褐家鼠群體對SEOV易感性差異與MHC基因多態性的關係。這對於研究HFRS發病率的時空變化及發病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目的:研究湖北省褐家鼠漢城病毒(Seoul virus, SEOV)感染與MHC-II DQA-exon2 基因多態性的關係。方法:2014-2015年在湖北的襄陽、宜昌、荊州、武漢四個地區採用隔夜法捕鼠。間接免疫螢光法(IFA)檢測鼠血清SEOV-IgG抗體。套用褐家鼠、黃胸鼠線粒體DNA 細胞色素b特異性PCR鑑別鼠種。建立巢式PCR擴增SEOV S片段方法。褐家鼠MHC-II DQA- exon2 特異性PCR,產物純化測序。對MHC-II DQA- exon2雜合子進行TA克隆並測序。卡方檢驗比較湖北省不同地區的SEOV陽性率。分析湖北褐家鼠MHC-II DQA-exon2單倍型和雜合度。卡方檢驗比較湖北不同地區褐家鼠SEOV感染與MHC-II DQA- exon2單倍型以及雜合度之間關係。結果:2014-2015年在湖北的襄陽、宜昌、荊州、武漢這四個地區共捕獲鼠245隻,其中褐家鼠215隻,黃胸鼠30隻。IFA法檢測齧齒動物SEOV-IgG的陽性率為5.71%,巢式RT-PCR檢測SEOV S片段的陽性率為8.57%。以上地區齧齒動物SEOV的陽性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204隻褐家鼠的MHC-II DQA-exon2進行測序,分析出有10種單倍型。褐家鼠MHC-II DQA- exon2雜合度,在不同地區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SEOV-IgG陰性和陽性褐家鼠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在SEOV S片段巢式RT-PCR陰性和陽性褐家鼠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褐家鼠MHC-II DQA- exon2基因單倍型比較,在不同地區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SEOV-IgG陰性和陽性褐家鼠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在SEOV S片段巢式RT-PCR陰性和陽性褐家鼠之間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 >0.05)。結論:2014-2015年湖北省襄陽、宜昌、荊州、武漢這四個地區褐家鼠感染SEOV陽性率有顯著性差異。褐家鼠MHC-II DQA-exon2基因雜合度在以上地區有顯著性差異,在SEOV陽性或陰性褐家鼠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褐家鼠MHC-II DQA- exon2基因單倍型在湖北以上地區有顯著性差異,在SEOV陽性或陰性褐家鼠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該研究為漢坦病毒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