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褐冠鵑隼為中型猛禽。頭頂紅褐色而具有黑色的縱條紋。頭頂有由2-3枚羽毛構成的長黑色羽冠,常常垂直地豎立於頭上,尖端為白色,特點非常鮮明。眼先、頭側灰色。上體為褐色,喉部為白色,中央還具有黑色縱紋,其餘下體棕褐色,具有寬闊的白色和紅褐色橫斑。飛羽上具有寬闊的暗灰色和黑色橫帶。尾羽為灰褐色,具有2-3道寬闊的暗色橫斑和寬的暗色亞端斑,飛翔時極為明顯。
幼鳥似雌鳥。雄的幼鳥上體較暗,尾有4道,有時甚至是5道橫帶;羽毛基部具白色斑點。
虹膜金黃色。嘴鉛黑色,具有2個齒突。腳和趾為黃色或藍白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350g;體長460-480mm;嘴峰29-30mm;翅327-360mm;尾210-244mm;跗蹠35-40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區,常出沒於茂密的森林中。
生活習性
留鳥,不遷徙。通常單獨活動,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黃昏較為頻繁,叫聲低沉,在天空中翱翔,飛速緩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等小型動物為食,但不攻擊鳥類。
分布範圍
原產地: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遊蕩:新加坡。
產地不確定:不丹。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布於廣西、海南、雲南等地,為留鳥。
繁殖方式
每年4-6月繁殖,通常營巢於高山森林中的樹上。巢由枯枝和樹葉等構成,每窩產2-3枚,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44-45.7mm×35-37.2mm。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褐冠鵑隼加里曼丹亞種 | Aviceda jerdoni borneensis | Brüggemann, 1876 |
2. | 褐冠鵑隼蘇拉島亞種 | Aviceda jerdoni celebensis | Schlegel, 1873 |
3. | 褐冠鵑隼斯里蘭卡亞種 | Aviceda jerdoni ceylonensis | Legge, 1876 |
4. | Aviceda jerdoni jerdoni | Blyth, 1842 | |
5. | 褐冠鵑隼菲律賓亞種 | Aviceda jerdoni magnirostris | Kaup, 1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