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油氣藏地震波場特徵方法理論與套用研究新進展

《複雜油氣藏地震波場特徵方法理論與套用研究新進展》是成都理工學院為主要完成單位,賀振華、黃德濟、趙志超、胡光岷、何建軍、趙憲生、羅運先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複雜油氣藏地震波場特徵方法理論與套用研究新進展
  • 主要完成單位:成都理工學院
  • 主要完成人:賀振華、黃德濟、趙志超、胡光岷、何建軍、趙憲生、羅運先
  • 類別:科研項目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80080
項目名稱
複雜油氣藏地震波場特徵方法理論與套用研究新進展
主要完成單位
成都理工學院
主要完成人
賀振華、黃德濟、趙志超、胡光岷、何建軍、趙憲生、羅運先
獲獎證書編號
KJ—98—2—80
獎種
科技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本項目經多年攻關研究,注意科技進步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在複雜油氣藏的勘探開發方面取得了若干重要進展,有些則具突破性,具體成果如下:
1、提出了隱蔽油氣圈閉地震波場特徵顯式化理論方法。數值計算表明厚度為1/16至1/64波長(λ)的薄層透鏡體和薄層尖滅均可有效識別,這遠遠突破了M.B.Widess等權威學者提出的地震波垂直解析度為λ/4至λ/6的極限。
2、研製了適應陡(傾)斷(層)型複雜波場正演和成像的新方法,先後提出了能使大傾角地層(70度以上)正確成像,能適應地震波速縱橫變化的複雜構造頻率波數域波場成像方法系列,τ-P域地震資料三維疊前深度編移、混合域疊前正演與偏移。
3、研究了地震波場特徵轉化為地質規律的實用方法,使物探與地質緊密結合,增加了解釋的直觀性和可靠性。
4、首次提出了多波波型(縱橫波、轉換波)識別和多波地震層位對比的系列原則與方法。利用多波特徵實驗研究了岩石各向異性隨溫度、壓力、流體含量、孔隙度、岩性成分、密度等參數的變化特徵和基本規律,為油氣開發監測、採收率提高,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本項研究的系統性、前沿性、創新性、實用性都比較強,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