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簡介,設計工藝,流傳歷史,文物研究,
設計簡介
設計工藝
據記載,閘的規模:“二斗門(上下閘首)相距五十步(約77米),覆以廈屋(閘室),設懸門(垂直啟閉的閘門)積水,候潮(臨江引水)平,乃泄之。建橫橋(今稱交通橋),岸上築土累石,以牢其址。”
流傳歷史
宋雍熙初,淮南轉運使喬惟岳,為方便行船和節省水源,在真揚運河第三堰創建了類似於現代船閘的二斗門,史稱西河閘。
文物研究
北宋喬惟岳設計的複合式運河船閘,世界上最早船閘的雛形,在當時是水利科技的巨大進步。
比歐洲1373年荷蘭運河出現的覆閘,要早380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