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工程手冊原書第2版

製造工程手冊原書第2版

《製造工程手冊原書第2版》是2020年10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力,安慶龍,曲選輝,唐任仲,傅建中,周健,本書詳細介紹了產品開發及設計、製造自動化與技術、機器人學及機器視覺、熱加工工藝與製造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製造工程手冊原書第2版 
  • 作者:鄭力、安慶龍、曲選輝、唐任仲、傅建中、周健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5758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讀者提供在實施和管理製造過程中所應具備的基本製造知識的工具書,由來自中國、美國、法國、以色列、瑞典、日本、韓國、印度共8個國家的58位專家編寫,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多家單位共40位專家共同翻譯而成。全書共分8篇45章,詳細介紹了產品開發及設計、製造自動化與技術、機器人學及機器視覺、熱加工工藝與製造、切削加工、複合材料加工與塑膠成型技術、製造系統設計以及工業工程領域的相關技術和*佳實踐,可以指導生產高質量的產品,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加速創新過程的步伐。本書是製造領域不可多得的一本全面的參考指南,是相關人士的寶貴參考資料,可供負責製造過程規劃、設計、實施和管理的人員使用,也可供技術投資和戰略規劃的決策者參考,還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產品開發及設計
第1章 基於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可持續環境的先進制造
1.1 概述
1.2 先進制造和可持續製造
1.3 先進制造技術
1.4 先進制造和全球製造
1.5 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先進制造
1.6 可持續製造
1.7 先進制造的未來
1.8 結論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2章 全球製造
2.1 概述
2.2 全球製造的興起
2.3 全球性製造企業
2.4 針對全球市場的創新產品
2.5 製造系統
2.6 全球性製造企業的商業模式
2.7 製造模式隨時代的轉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3章 面向製造和裝配的設計
3.1 概述
3.2 零件尺寸
3.3 鑽孔設計
3.4 銑削設計
3.5 車削設計
3.6 板料成形設計
3.7 注射成型設計
3.8 增材製造設計
3.9 裝配設計
3.10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章 試驗設計
4.1 概述
4.2 試驗設計簡介
4.3 相關統計學方法
4.4 定義
4.5 試驗設計的目的
4.6 試驗設計的選擇
4.7 析因試驗設計
4.8 軟體套用案例
4.9 關於析因設計的額外想法
擴展閱讀
第5章 六西格瑪設計
5.1 概述
5.2 DFSS方法論
5.3 識別階段(I)
5.4 設計階段(D)
5.5 最佳化階段(O)
5.6 驗證階段(V)
5.7 DFSS與其他策略的比較
5.8 部署DFSS
專業術語縮寫列表
參考文獻
第6章 價值工程
6.1 概述
6.2 價值工程在當今市場環境的重要性
6.3 什麼是價值工程
6.4 價值工程實踐
6.5 VE的套用
擴展閱讀
第7章 機械裝配公差分析的基本方法
7.1 一維裝配公差分析簡介
7.2 二維裝配體公差分析的建模方法
7.3 分析二維裝配公差模型的步驟
擴展閱讀
第8章 質量功能展開
8.1 概述
8.2 質量功能展開的方法論
8.3 質量屋的拓展
8.4 實例
8.5 小結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二篇 製造自動化與技術
第9章 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製造
9.1 概述
9.2 邊界表示和自由曲面設計
9.3 自由曲面幾何製造技術
9.4 製造步驟——製造分析
9.5 待解決難題
9.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 計算機數字控制
10.1 概述
10.2 原理和基礎知識
10.3 多通道處理
10.4 網路集成
10.5 仿真
10.6 操作、安全與維護
10.7 綠色製造和節能
10.8 未來趨勢和結論
致謝
擴展閱讀
第11章 機械加工的自適應控制
11.1 概述
11.2 原理與技術
11.3 套用
11.4 經濟
11.5 未來和結論
擴展閱讀
第12章 製造系統仿真
12.1 概述
12.2 仿真的概念
12.3 仿真套用
12.4 執行一次仿真研究
12.5 仿真的經濟評估
12.6 仿真的未來發展和信息資源
12.7 總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微機電系統製造
13.1 概述
13.2 MEMS的技術基礎
13.3 MEMS的製作流程
13.4 MEMS的套用
13.5 MEMS是綠色科技
13.6 未來趨勢
13.7 總結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14章 納米技術和納米製造
14.1 概述
14.2 什麼是納米技術
14.3 納米技術的重要性
14.4 納米技術史
14.5 納米尺度製造的基本方法
14.6 納米技術計量學
14.7 納米技術製造
14.8 套用與市場
14.9 MEMS與納米技術的關係
14.10 未來方向和研究
14.11 影響及法規
14.12 結論
參考文獻
第15章 增材製造/3D掃描與3D列印
15.1 概述
15.2 增材製造的興起
15.3 掃描
15.4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建模(CAM)
15.5 增材製造/3D列印材料
15.6 增材製造(3D列印)的套用
15.7 供應鏈和按需製造
15.8 綠色增材製造
15.9 未來發展與生產能力
參考文獻
來源
擴展閱讀
第三篇 機器人學及機器視覺
第16章 機器人學及自動化
16.1 概述
16.2 機器人學原理與基礎
16.3 工業機器人的常見類型
16.4 焊接機器人
16.5 分揀、包裝和碼垛
16.6 機器人裝載和卸載——機器管理
16.7 機器視覺系統
16.8 機器人操作、安全和維護
16.9 綠色製造和節能
16.10 總結和未來趨勢
擴展閱讀
第17章 機器視覺
17.1 概述
17.2 機器視覺系統運行原理
17.3 機器視覺系統元件
17.4 機器視覺系統配合機器人套用
17.5 機器視覺系統的檢測功能
17.6 機器視覺系統的自動化的考慮
17.7 環保設計
17.8 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趨勢
擴展閱讀
第四篇 熱加工工藝與製造
第18章 金屬鑄造工藝
18.1 概述
18.2 金屬鑄造
18.3 鑄造經濟學
18.4 環境與安全控制
擴展閱讀
第19章 衝壓加工
19.1 概述
19.2 衝壓工藝
19.3 工裝夾具/模具的基礎
19.4 壓力機的基礎
19.5 衝壓加工材料
19.6 衝壓加工的安全考慮
19.7 技術的趨勢及發展
擴展閱讀
第20章 滾壓工藝
20.1 滾壓工藝背景
20.2 滾壓工藝的特點
20.3 滾壓系統幾何形狀和特性
20.4 工藝經濟性與質量效益
20.5 可滾壓的形狀
20.6 滾壓材料
20.7 滾壓毛坯要求和相關效應
20.8 模具和刀具磨損
20.9 滾壓設備
20.10 工藝控制和計量
20.11 滾壓的操作使用
20.12 未來的方向
擴展閱讀
第21章 焊接、釺焊與熱切割
21.1 概述
21.2 焊接的本質
21.3 電弧焊接工藝
21.4 氣焊(OFW)
21.5 高能束焊接
21.6 電阻焊(RW)
21.7 固態焊(SSW)
21.8 其他焊接工藝
21.9 軟釺焊、硬釺焊和熱切割
21.10 焊接和材料的考量
21.11 焊接成本
21.12 無損焊縫檢驗(NDT)
21.13 焊接安全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22章 熱處理原理及套用
22.1 熱處理原理
22.2 黑色金屬熱處理
22.3 有色金屬熱處理
22.4 熱處理設備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23章 粉末冶金
23.1 概述
23.2 粉末冶金工藝
23.3 零件設計考慮因素
23.4 材料及性能
23.5 與金屬切削技術對比
23.6 結論
參考文獻
信息資源
第24章 雷射材料加工
24.1 概述
24.2 對雷射能量的理解
24.3 雷射安全
24.4 雷射材料加工系統
24.5 雷射加工工藝
24.6 其他雷射材料加工套用綜述
24.7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25章 磨料射流加工
25.1 概述
25.2 切割過程
25.3 設備
25.4 安全性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五篇 切削加工
第26章 金屬切削、車削和銑削
26.1 金屬切削原理
26.2 車削
26.3 銑削
26.4 刀具材料
26.5 失效分析
26.6 加工條件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27章 磨削加工
27.1 磨削基礎
27.2 使用傳統砂輪進行高性能磨削
27.3 採用CBN砂輪進行高性能磨削
參考文獻
第28章 電火花加工及電解加工
28.1 電火花加工(EDM)
28.2 電火花加工基本原理
28.3 電火花成形工具機類型
28.4 電火花線切割工具機類型
28.5 電火花成形工具機的使用
28.6 電解加工
28.7 電解加工的套用
28.8 電解加工的優點和缺點
28.9 結論
擴展閱讀
第29章 螺紋加工
29.1 概述
29.2 螺紋切削方法
29.3 確定加工方法
29.4 螺紋車削
29.5 螺紋銑削
29.6 螺紋旋風銑削
擴展閱讀
第30章 孔加工
30.1 概述
30.2 孔加工方法
30.3 鑽孔
30.4 鑽頭類型
30.5 銑孔和銑型腔
30.6 銑削方法
30.7 鏜削
30.8 鏜削方法
30.9 鉸削、刮削和滾壓
30.10 深孔加工
擴展閱讀
第31章 攻螺紋
31.1 概述
31.2 攻螺紋用工具機和夾持絲錐的刀柄裝置
31.3 絲錐專用術語
31.4 材料和底孔條件的影響
31.5 底孔尺寸的影響
31.6 工件夾具
31.7 絲錐潤滑
31.8 確定正確的攻螺紋速度
第32章 齒輪基本原理和製造
32.1 概述
32.2 齒輪的分類
32.3 齒廓
32.4 齒輪術語
32.5 齒輪製造
擴展閱讀
第六篇 複合材料加工與塑膠成型技術
第33章 複合材料製備工藝
33.1 複合材料簡介
33.2 纖維增強熱固性複合材料成型工藝
33.3 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
33.4 真空裝袋技術
33.5 樹脂傳遞模塑工藝
33.6 結構反應注射成型
33.7 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預浸料
33.8 纖維纏繞法
33.9 拉擠成型
33.10 編織
33.11 纖維鋪縫技術
33.12 混雜複合材料
33.13 展望
參考文獻
第34章 塑膠成型工藝
34.1 概述
34.2 成型工藝的綜合考慮
34.3 熱固性成型
34.4 壓鑄簡介
34.5 熱塑性成型工藝
34.6 注射機的發展
34.7 塑膠成型新方法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35章 熱塑性塑膠注射模具
35.1 概述
35.2 注射模具結構定義
35.3 製件設計
35.4 生產率
35.5 模具類型
35.6 型腔布局
35.7 熱流道系統
35.8 模具製造常用鋼材
35.9 模具製造
擴展閱讀
第七篇 製造系統設計
第36章 精益生產
36.1 概述
36.2 精益生產的理念
36.3 精益生產:企業的一種文化
36.4 方法論和工具
36.5 精益生產的實施過程
36.6 先進的TPM與精益組織的未來
擴展閱讀
第37章 六西格瑪與精益生產
37.1 概述
37.2 六西格瑪概述
37.3 六西格瑪的概念和理念
37.4 六西格瑪的歷史
37.5 六西格瑪成功的戰略概念
37.6 六西格瑪組織的角色和責任
37.7 六西格瑪的戰術方法
37.8 實施六西格瑪的障礙
37.9 成功的六西格瑪帶來的機遇
37.10 六西格瑪和精益生產
37.11 結論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38章 柔性製造系統
38.1 概述
38.2 FMS的定義
38.3 FMS的表現
38.4 套用
38.5 論證和設計
38.6 FMS的實施
38.7 運行
38.8 總結
擴展閱讀
第39 章裝配系統
39.1 概述
39.2 自動化裝配系統的類型
39.3 裝配系統的設計
39.4 自動檢查和系統啟動
39.5 總結及展望
參考文獻
第40章 工作單元設計
40.1 綜述
40.2 背景
40.3 製造單元類型
40.4 如何設計一個製造單元
40.5 價值流和多單元的建立
40.6 製造單元設計要點一覽表
40.7 結論和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八篇 工業工程
第41章 質量:檢驗、測試、風險管理及統計過程控制
41.1 ISO 31000的行銷
41.2 質量
41.3 檢驗介紹
41.4 測試介紹
41.5 風險管理簡介
41.6 統計過程控制(SPC)介紹
41.7 SPC規劃與執行
41.8 SPC工具
41.9 結論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42章 工程經濟學
42.1 概述
42.2 基本原則
42.3 等值和複利計算
42.4 備選方案選擇方法
42.5 稅後經濟研究
42.6 考慮價格水平變動的分析
42.7 風險和不確定性分析
42.8 複利表(10%)
擴展閱讀
第43章 人因工程學
43.1 概述
43.2 工作環境
43.3 工作站設計
43.4 積累創傷障礙
43.5 工作設計
43.6 結論
參考文獻
第44章 製造業運籌學
44.1 運籌學介紹
44.2 運籌學技術
44.3 未來趨勢
44.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第45章 供應鏈管理:原理和結構
45.1 概述
45.2 供應鏈管理
45.3 供應鏈管理的進階
45.4 供應鏈的架構
45.5 供應鏈成熟度模型
45.6 供應鏈管理的趨勢
45.7 現今供應鏈的目標
45.8 緊密合作、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附錄
通用G代碼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