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耳竹

裸耳竹

裸耳竹,拉丁文名:Bambusa aurinuda. 禾本科簕竹屬竿高5-10米,尾梢稍彎,下部近直;節處稍隆起,無毛,偶於竿基部第一節上生有短氣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二節開始,主枝較粗長,竿下部枝條的基部所分出的小枝常硬化成刺。籜鞘早落,背面無毛,乾時縱肋隆起,先端呈不對稱的三角形,邊緣無毛;籜耳不相等,邊緣通常不具繸毛,但此毛易脫落,卵狀披針形,先端鈍,邊緣被纖毛;花葯黃色,先端鈍;子房頂端被短硬毛,花柱短而稍粗,被短硬毛,羽毛狀。生於丘陵地林邊或溪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裸耳竹
  • 學名:Bambusa aurinuda McClure 
  • :植物界
  • :木蘭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百合綱 Liliopsida
  • 亞綱:鴨跖草亞綱 Commelinidae
  • :莎草目 Cyperales
  • :禾本科 Poaceae
  • :簕竹屬 Bambusa
  • :裸耳竹 Bambusa aurinuda
  •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越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竿高5-10米,直徑約2.5厘米,尾梢稍彎,下部近直;節間長30厘米左右,無毛;節處稍隆起,無毛,偶於竿基部第一節上生有短氣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二節開始,3至多枝簇生,主枝較粗長,竿下部枝條的基部所分出的小枝常硬化成刺。籜鞘早落,背面毛,乾時縱肋隆起,先端呈不對稱的三角形,邊緣無毛;籜耳不相等,邊緣通常不具 繼毛,或在竿上部竿籜者具l-2條淡黃色或棕黃色的波曲狀繼毛,但此毛易脫落,長5- 10毫米,大耳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5毫米,小耳倒卵形至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 約5毫米;籜舌拱形,高約2毫米,先端全緣而被極短白色細纖毛;籜片直立,卵狀三 角形至卵狀披針形,背面無毛,腹面於脈間被棕色小刺毛,先端突漸尖,具鑽狀尖頭,基 部近心形收窄後即向兩側外展而與籜耳相連。籜片基底寬度約為籜鞘先端寬的2/3,中部 以下的邊緣被短纖毛。葉鞘無毛;葉耳欖綠色,鐮刀形或倒卵形,長達3毫米,邊緣具 數條捲曲或波曲狀細繼毛;葉舌極低矮,全緣;葉片線狀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一般 長8.5-14厘米,寬8-12毫米,上表面無毛或近無毛,下表面疏被柔毛,最後變無毛, 先端急尖或長漸尖具鑽狀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假小穗以數枚簇生於花枝各節,線 形,長4.5—5厘米,其基部的穗軸極短而無毛;具芽苞片常為2片,卵形,先端鈍;小 穗含兩性小花5-12朵,其中最上2或3朵和有時最下l朵為不孕小花;小穗軸節間呈 棒狀,無毛,長約為內稃的l/4—1/3;穎常1片,形似外稃,長5—6毫米,稀可達8.5 毫米,無毛;外稃舟形,紙質,長達10毫米,背面無毛,具淡紫色縱脈多條,先端急尖 具細尖頭;內稃與外稃近等長或稍短,具2脊,脊上疏生短纖毛,脊間僅近先端疏生短 硬毛,先端具一小簇毛;鱗被3,近相等,卵狀披針形,先端鈍,邊緣被纖毛;花葯黃色,先端鈍;子房頂端被短硬毛,花柱短而稍粗,被短硬毛,柱頭3分,羽毛狀。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地林邊或溪邊。

分布範圍

產廣西南部。越南亦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越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