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果木(學名:Gymn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 )是石竹科,裸果木屬亞灌木狀植物,高可達100厘米。莖曲折,多分枝;樹皮灰褐色,葉幾無柄,葉片稍肉質,線形,略成圓柱狀,頂端急尖,基部稍收縮;托葉膜質,透明,鱗片狀。聚傘花序腋生;苞片白色,膜質,透明,寬橢圓形,花小,花萼下部連合,萼片倒披針形,花瓣無;花葯橢圓形,子房近球形。瘦果包於宿存萼內;種子長圓形,褐色。5-7月開花,8月結果。
蒙古有分布。中國的裸果木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山區、甘肅河西走廊、青海西部、內蒙古西部、寧夏東南部。生長在海拔1000-2500米。喜光性強,耐乾旱、寒冷和瘠薄土壤,抗風能力強,多生在乾旱的灰棕色荒漠土或棕色荒漠土的礫石戈壁或低矮的剝蝕殘丘下部,在地表徑流或低洼處常形成單優勢種群落。
裸果木嫩枝駱駝喜食;可作固沙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繁殖方法
主要價值
保護級別
- 種子的結籽率低。裸果木種子結籽率低,造成有性繁殖受到限制,克隆繁殖加大,種群遺傳多樣性降低,適應環境的能力變弱。
- 人為活動劇烈。裸果木的分布區自然條件惡劣,並且大多數是牧區,過度放牧現象嚴重,同時在其分布的許多地方是礦區,造成生境破壞。
- 裸果木種子無休眠現象。在條件適宜的環境中,飽滿的裸果木種子很容易發芽,導致土壤中保存的裸果木種子很少,如果剛發芽的種子遇上惡劣氣候,會造成幼苗大量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