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是2017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
- 作者:中國新水墨畫院,鄒濤主編
- 出版社:上海書畫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 開本:8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791390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篆刻卷》:
篆刻的展覽與藝術形式
篆刻儘管脫離了作為憑信用於日常生活鈐印的實用性,但書畫家依舊還是把它作為作品憑信的一部分,因此它兼有實用的內容。即便是警句,也有可能被用於書畫作品的壓角。觀察清中期以來的書畫作品,可以看得出很多藝術家所使用的印章,往往選擇規矩一路,藏書印、收藏章也大多是規矩一路,原因就是它缺乏個性的中庸屬性,不搶畫面。非常有個性的篆刻,鈐蓋於一件作品上,就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可能。張大幹的繪畫就不適合鈐蓋昊昌碩、齊白石的篆刻,當然,個性張揚的書畫作品,適合有個性的印章,比如于右任的書法適合鈐上昊昌碩的印。當代書畫家不善於擇印是一件非常明顯而遺憾的事,也讓我感覺到篆刻在書畫界並不真正繁榮。我們自身的宣傳不夠也許是個原因,沒有能夠讓書畫家們理解篆刻在書畫作品上鈐蓋的意義,甚至包括基本的鈐蓋位置,以及印章的大小。這一點,我們自己也需要反省。
篆刻藝術的展示形式是多樣的,包括印屏和篆刻作品原石。首先是印屏的展覽形式,幾乎千篇一律的二尺、三尺、四尺條屏,讓人生厭。於是,大家在題簽上下功夫,然後在鈐印位置方面也下了功夫。現在,展覽主辦方懂得了原石的重要性,於是把作品原石一併展出。這增添了展覽的難度,但也豐富了展覽形式和肉容。篆刻原本就是由印蛻和印石、印面、邊款等共同組成的一個立體作品。只展示印屏,確實不足以顯示篆刻藝術的精髓。從收藏的角度說,印屏與書畫相比,價格並不占優勢,如果整紙鈐拓,費時費力,吃力不討好,而剪貼確實不高級。中國篆刻藝術院對展覽效果總有其獨到的追求,這次《大美篆刻·走進生活中的篆刻藝術展》對篆刻藝術的衍生品開發做了探索性嘗試,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只是,篆刻本身的藝術,才是我們印人所必須努力的根本,勿忘初心。
篆刻藝術與印石息息相關,田黃等的印石的價格高昂,在田黃面前,篆刻藝術往往被忽略不計。這是篆刻藝術的悲哀,也令印人無地自容。在我看來,印石充其量也只是篆刻的材料,即便是田黃,也是篆刻的材料,而當今主次不分的現象仍然嚴重,這也需要篆刻家們自身的強大。倘若印石材料按寶石計價時,它就不應該是印石的形式。而對於篆刻家來說,適合創作才是第1位的。當然,美觀也需要兼顧。
四,篆刻與篆刻家
篆刻集書法、雕刻、設計、文學、美學等文化藝術於一身,是一門特殊的綜合性藝術門類。以合於六書的字法為基礎,加上J1法嫻熟,更精於設計,這便是篆刻的初步。不擅長書法特別是篆書,則談不上篆刻藝術,只能歸類於刻戳子,這是前提。而善篆書,也不一定就能刻出好篆刻,還要精於刀法,也就是雕刻技術,進而要有設計本領。方寸之間,如何布局,決定印章的惰性。字法、刀法、布局皆佳,印章才有刻好的可能。
絕大多數刻印者,止於此。
能從此基礎上脫穎而出的,必須對印章篆刻歷史了如指掌,進而對古文字學、美學、文學有深入領會,合於古異於今,*終化古為今,化人為己,走出古人,“到古人未到處”。這就需要綜合運用知識、最佳化傳統的創作,它體現著個人的知性、個性、才能。知識越多,可供選擇的材料就越多,擇優組合的能力越強大,可創作的形式、方法就越多。“天稟”加後天的強學、富積,才能孕育出真正的篆刻藝術家。其難度可以想見。也正是因為此,篆刻家前提是書法家,甚至還可能是畫家。我們有必要為篆刻家們喝彩。
《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書法卷》:
今日書法
當今,幾乎潑有人再使用毛筆作記錄,特別是年輕一代,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已經習慣於敲打鍵盤,而毛筆的書寫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從幾千年的實用性中消失。毛筆的使用,僅限於書畫的練習和創作。“書畫同源”從未像現在這樣表現得一覽無餘。只要書畫還存在,毛筆依舊不會消亡,但顯然,使用度已今非昔比。
練習使用毛筆寫字,原本是每個讀書人必須努力的一項內容,只有寫好字,才有可能考取功名,這是傳統學而優則仕的考試制度對每個讀書人的要求。西方文明的進入,傳統文化也隨之不斷改變,從吃穿住行到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或快或慢地與世界也就是西方文明接軌。我們已經看不到長袍馬褂,推倒平房蓋起高樓,驢馬換成了汽車高鐵,還有飛機巨輪,真正可以一日千里,甚至一日萬里。然而,中國還有自己的堅守,那便是書法以及傳統繪畫。
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有其特殊的藝術魅力。原本是文字的書寫,因人性中對美的追求,在實用的基礎上,必然加進了藝術內涵。在甲骨文、金文等造字之初,書寫便有了美學的自覺,儘管上升罵理論是後來的事。從甲骨文、金文到秦統一後的小篆,進而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從無名寫手,到有名書法家,演變成了中國漢字的特殊美學——書法。書法之初,基於實用之美,後來用於表彰功德,鑄入青銅器物之上,再後來刻到石鼓、碑、器物之上,當然,實用總是第1位的,但無論是無名氏所為的銘文,還是書法家的墨跡,都能看得出中華民族對美的特有感性,出土的大量青銅器、簡牘、帛書、碑刻等等,都是自古以來中國人記載歷史文化的實用遺物,可以看到當時的書寫形態及藝術品格。紙的發明,改變了書寫乃至書法藝術的命運。書法在紙上的呈現,較之前的鑄造、簡帛又有了顯著的進步。大約宋代把原本把玩、閱讀的書卷形式,裝幀成軸,張掛於壁間,裝飾牆面,從此改變了書法藝術欣賞的習慣。宋以後建築的大型化,桌椅的進化,書寫變得更加容易,巨幅書作的創作,應時應建築而生,直至近代書法展覽的出現,書法又成為可供公眾參觀的藝術形式之一。
縱觀書法的形態,甲骨、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書體因實用的便利而不斷變遷,楷、行的普及,讓書寫、書法慢慢固定下來。王義之把書法藝術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唐太宗的推波助瀾,把王羲之神聖化,從此,書法以王羲之為極則、為範本、為標準。千數百年以來,學習書法的,沒有不受王羲之影響者。然而,它既為藝術,就不可能完全一個形態,唐宋元明清,各個時代的書法家,都在王義之的影響之下,尋找新的突破,也都有了各自的新意和時代特質。
宋代活字印刷的發明,使漢字規格化,字形定格化,從宋以後,字形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直到新中國文字改革,由繁轉簡,改變了文字原有的基本概念。大約相近的這個時期,毛筆被鋼筆、鉛筆等西方的硬筆所取代,毛筆寫字的實用習慣,被徹底消滅,這樣,文字的書寫和書法藝術完全分離。
文字、書寫雖然改了,但書法並沒有改,有一段時期,一部分書法家使用簡體字創作書法,但沒有能夠得到書法界的支持,很快,那些嘗試以簡體字創作的書法家們回歸到本位,書法依舊保持著原來的面目,,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五四運動以來,幾乎所有領域都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衣食住行,無所不包的巨觀、微觀,都已經改變。哪怕是文化記錄載體的文字都改為簡化字,而書法卻依然堅守自己的傳統陣地,著實令人生畏。可以說,書法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是*傳統、*根本,也是*堅守的一項藝術,、她是中國文化藝術的根,中國文人自古以來引以為豪的基本立足點。這是一項難以與西方文明接軌的藝術形式。日本人試圖與西方現代抽象藝術接軌,也確實對西方抽象藝術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幾十年過去,日本書法回歸到了傳統、,井上有…等等名字成就了一段傳說,卻並沒有在日本書壇承繼下來。我們也曾試圖有所突破,但似乎也是徒勞而返。我曾經比喻過,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一個主流,猶如長江黃河,順勢而下,源遠流長、,倘若我們不把自己納入傳統的範疇,我們就像河襄的魚兒離了水,上了岸。如果我們反傳統,那么我們就像長河中泛起的浪花,轉瞬即逝。然而,在繼承傳統過程中,如何汲取傳統的養分,卻是個難題。好比登山,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有不少人因體力不支而退下山來,所以也正因為它的難,難倒了絕大多數學書者,他們役有辦法或者說沒有能力成為真正的書法家。能從中脫穎而出的,幾乎就是鳳毛麟角。
雖然說我們脫離不了傳統,但我們看到,書法在不斷前行中從無照樣複製,即便有人能夠寫出王義之一樣的書法作品,那也只能被視為“泥古不化”,更不可能在書法史上立足。真正能夠帶領書法史前行的,是那些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的書家,他們既有傳統又有自己獨自的面目,這便是書法發展進程中的藝術形態。
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電腦、手機的普及,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曾聽說,某國小,人手一本“愛派”,學生們只需在平板上比劃,就可以完成學習,看來連硬筆也要被淘汰出局。毛筆書寫更是談不上,那么書法藝術的將來呢?甚為堪憂。然而,幾千年來伴隨著中國歷史演進而來的書法已深入中國人的基因,人們並不能忘卻書法的存在,也不可能像京劇等地域性、單一性的文化藝術形式一樣,需要保護性倡導,書法的大眾意識,在中國強過任何文化藝術形式。她才是中國文化藝術的象徵,是伴隨中國人文發展的一項不可或缺的載體,在中國是不滅的存在。
書畫同源
“書畫同源”一詞*早出現於何時?有說是先秦諸子的“河圖洛書”,有說是唐張彥遠的“書畫同體”,也有說是趙孟頫的“書畫本來同”,其實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傳統書畫的根是一致的,這一點我相信是大家的共識。
在歷史上,畫當早於書,出土的那些數千年前的彩陶,上面畫有各式抽象的原始繪畫,具有書法起源的諸多屬性,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確定它使用的繪畫工具,但想像當中它應該就是毛筆,這為以後的文字書寫創造了條件。甲骨文、金文的起源,大約在三千五百年前,推想文字產生之前又經歷了多少年呢?我們看到有不少朱書待刻的甲骨文字,觀其筆跡,可以適想毛筆的使轉。文字伴隨著歷史成長,它記錄下古代帝王的豐功偉績,也記錄了史詩和傳說,還有那些哲人的思想和故事,記錄了中華文明的歷史與文化,,書法原本是歷史與文化的載體,但我們的先祖的書寫並不僅僅局限於記錄,它還是中華美意識的高端體現,所以我們說它一開始就具有美學的意義。這一點和繪畫異曲同工。無論甲骨、金文、小篆、隸書,還是後來走向定型的楷書以及行書、草書,都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學。
繪畫與書法的發展進程大體是同步的。從陶器、青銅器、石刻、磚刻、木牘雜畫等等,漸漸從遠古走來。紙的發明,再一次把書畫拉近。筆墨紙硯,以紙為著力點,完成了上古到中古時代的質的飛躍。文字在北宋活字印刷發明後進化基本終結,書法也在王義之之後通過唐代進而北宋,發展到了自由自在的境地,,繪畫也在唐宋間完成了*為高難的演化。
“崖山之後無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中華民族政治、文化乃至人性的斷裂、停滯。反映到書畫上也一樣。元以後很難想像超過宋人。
然而,歷史在依舊不斷前行,文人對政治的熱愛與恐懼,把心血傾注到了書畫上。宋代繪畫的專業化在元以後變成了文人的餘事,書法家參與繪畫,以書入畫,書畫真正一體化。經過七百餘年的進化,文人書畫相輔相成,以書入畫融入了文人的血液,成為中國書畫藝術的基因。
書法家未必能畫,但畫家沒有不擅書者,這便是書畫同源的結果。書法是大概念,從前任何一位知識分子,都必須學書,這是前提,畫家也包括在內。而繪畫的發展,倘若以“點、綫、面”概括的話,點綫便是書法的轉化,這已經是中國繪畫的法則。儘管繪畫史上還有沒骨法,但落實到畫家,無論是陳老蓮、憚壽平還是任熊、趙之謙、他們都有極好的書法功底,甚至書畫齊名,乃至書名大於畫名。明清大畫家如沈周、文徵明、唐伯虎、陳白陽、徐渭、董其昌、石濤、八大、四王、金陵八家、揚州八怪、昊昌碩、齊白石、哪個不是書畫一體?!書畫同源成為中國書畫藝術的特性,也因此賦予了別的畫種所難具備的文化精神。
金石書畫
書畫同源並不是中國文人藝術家的終結,宋代書畫家如米芾等就已經看到了書畫之外還有篆刻的輔佐,所謂“金石書畫”是也。
趙孟頫、吾丘衍承繼之,在金石這一領域進行嘗試,*終王冕、文彭把篆刻藝術帶進文人書畫藝術之中,從此,金石書畫成了文人的綜合藝術體系。
自從文人篆刻藝術的出現,以花乳石刻制印章便風行於書畫界。儘管篆刻具有手工藝雕刻藝術的色彩,但它確確實實是文人書畫家的愛好之一。從此,以刀刻石,流派紛呈。特別是乾嘉金石學的興盛,丁敬引領的浙派和鄧石如引領的皖派,成了兩大陣營,在競爭中促成了篆刻藝術的飛速發展。鄧石如的“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理論,使得書法篆刻表襄合一,篆刻與書法相輔相成。趟之謙把金石融入書畫,倡導金石書畫的一體化,加上文人特有的詩人氣質,使得“詩書畫印”四絕鹹了新的文人藝術發展方向,是中國文人藝術的目標和集大鹹。吳昌碩、齊白石把這一脈絡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令人仰止。
在“破四舊”以及西方文明的衝擊之下,文人的“詩書畫印”綜合藝術在分解,漸漸走向敗落。當今書畫篆刻家有幾個還能信口吟詩?書、畫、印的各自獨立分化,造成了相互間的不理解,畫家不擅書法,不能題畫,不懂篆刻成了常態,書法家不懂繪畫,不懂篆刻,甚至不懂得鈐印的位置,凡此等等。特別是年輕的一代,傳統文化的缺失,會不會像“崖山”一樣嚴重?補救迫在眉睫。書畫同源,畫家補上書法這一課,書畫家補上金石這一課,金石書畫家,補上詩詞這一課。詩書畫印間的相輔相成,我們到底理解了多少?我們又能夠補上多少?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強調“金石書畫”,進而“詩書畫印”。
感謝新中國水墨畫院,出版這套當代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合集,與《形而上下——當代水墨藝術家》相配套,我們謂之“襄應外合”,意在打破書與畫與篆刻間的壁壘,讓當代金石書畫家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促進,喚起大家對書畫同源、金石書畫、詩書畫印的重視,以達到內在融合。
圖書目錄
《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篆刻卷》
《裡應外合:當代書法篆刻家·書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