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禾蟲習俗

裝禾蟲習俗

裝禾蟲習俗,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民俗,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裝禾蟲是東南沿海民間在每年農曆四月和八月,利用禾蟲出海的高潮期進行捕撈,並製作成美食的一個民俗活動裝禾蟲習俗在珠海市斗門區由來已久,進而衍生的工藝、美食、文學、藝術文化習俗影響深遠,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廣泛的文化認同,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2年4月29日,裝禾蟲習俗被列入廣東省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X-7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裝禾蟲習俗
  • 批准時間:2022年4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珠海市斗門區
  • 項目編號:X-77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禾蟲是海洋潮間帶生物。珠海市斗門區的蓮洲、白蕉、斗門等鎮位於西江出海的鹹淡水交界處,自古有裝禾蟲的水上作業,並且形成相關的生產習俗。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云:“禾蟲,狀如蠶……禾蟲自稻根出,潮長浸田,因乘潮入海。日浮夜沉,浮則水面皆紫。”每年農曆四月和八月初一、十五大潮時,就是禾蟲捕撈的黃金時段,珠海民間俗稱為“禾蟲造”,除有蟲體最肥美的“正造”、豐收的“大造”之外,還有黃瓜、荔枝上市時的“黃瓜蟲造”“荔枝蟲造”等。“裝禾蟲”的傳統工具叫“禾蟲籮”,由麻線手工編織而成,再用薯莨汁加蛋清染曬,使其更結實而不易折斷。從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可見,這種工藝早已被廣東沿海疍民套用在織物之中,是重要的疍民風俗。
自古以來,粵人有食禾蟲的傳統。除鮮食外,民間還製作成禾蟲乾、禾蟲餅、禾蟲醬、禾蟲油,俗稱“四寶”,是逢年過節的饋贈佳品。以此烹製各具特色的菜餚,成為粵菜菜系的組成部分,兼以各類禾蟲食材不同的食療功效,構成整套的禾蟲食俗。
歷代文人把禾蟲作為民間風物載入筆記,採風吟詠入詩,不勝枚舉。清代詩人黃延彪《見食禾蟲有感》詩云:“一截一截又一截,生於田隴長於禾。秋風鱸魚尋常美,暑月鰣魚亦遜之。”如今在珠海的傳統禾蟲產區,還流傳許多與禾蟲相關的諺語、歇後語,譬如民諺“戇佬等禾蟲”“手急眼快裝禾蟲”,歇後語“禾蟲爆漿——發爛”等。再有與禾蟲相關的鹹水歌也在民間以口頭方式演繹至今。

民俗內容

裝禾蟲是流行於珠海市斗門區的蓮洲、白蕉、斗門等鎮區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基本內容包括:
語言、物候相關的民俗
斗門區的蓮洲、白蕉、斗門等鎮至今保留較多禾蟲生長的潮間帶,當地人稱為禾蟲埠。每年農曆四月和八月初一、十五大潮時,是禾蟲捕撈的黃金時段,民間俗稱為“禾蟲造”,除有蟲體最肥美的“正造”、豐收的“大造”之外,還有黃瓜、荔枝上市時的“黃瓜蟲造”“荔枝蟲造”等。
禾蟲捕撈相關的民俗
“裝禾蟲”的傳統工具叫“禾蟲蘿”,由麻線手工編織而成,再用薯莨汁加蛋清染曬,使其更結實而不易折斷。這種工藝是早期廣東沿海疍民的重要風俗之一。
生活相關的民俗
禾蟲除鮮食外,當地民間還將其製作成禾蟲乾、禾蟲餅、禾蟲醬、禾蟲油,俗稱“四寶”,是民間逢年過節的饋贈佳品。以此烹製各具特色的菜餚,成為粵菜菜系組成部分,兼以各類禾蟲食材不同的食療功效,構成整套的禾蟲食俗,是廣東飲食文化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
民間口頭文學相關的民俗
歷代文人把禾蟲作為民間風物載入筆記、詩歌等文學作品。如今在珠海的傳統禾蟲產區,還流傳許多與禾蟲相關諺語、歇後語,譬如民諺“戇佬等禾蟲”,“手急眼快裝禾蟲”,歇後語“禾蟲爆漿——發爛”等。再有與禾蟲相關的鹹水歌也在民間以口頭方式演繹至今。
“裝禾蟲”民俗在當地影響廣泛,擁有禾蟲捕撈、美食製作、口頭文學及鹹水歌演唱等傳承群體,其中禾蟲捕撈、美食製作為家族傳承,其它為社會傳承。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環境保護價值
禾蟲是潔淨水體的指示性生物,只能棲息繁衍於無污染的潮間帶。因此禾蟲生產狀況,對海洋環境和潮間帶生態監測具有很重要的價值。“裝禾蟲”項目所在地蓮洲鎮是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最好的鎮之一,被確定為珠海市國家級生態農業園、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也是目前“中國禾蟲之鄉”國家級榮譽的唯一得者。“裝禾蟲”非遺項目對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具有一定的示範價值。
經濟價值
禾蟲捕撈,美食烹製,加工製作,曾經是廣東沿海潮間帶很重要的經濟活動和產業,但隨著城鎮化土地開發、灘涂圍墾和環境污染,科研滯後,很多生產基地已不存,產業鏈條斷裂。“裝禾蟲”項目保留著較完整的傳承,目前廣東省的禾蟲生長環境研究、禾蟲種苗繁育、人工增養殖技術試驗推廣,都基本集中在項目的所在地。當地還完整地保留了禾蟲乾、禾蟲餅、禾蟲醬、禾蟲油的製作技藝及產品系列,當地俗稱“四寶”,是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區域逢年過節的重要饋贈佳品之一。“裝禾蟲”項目對科學研究以及對產業鏈的重置和復興有重大經濟價值。
文化價值
在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史上,最大的成果是沙田開發。疍民最早參與沙田圍墾,陸續形成新的沙田市鎮和鄉村聚落。疍民上岸“近水村莊居住,力田務本”,隨著西江上游的江門、新會、台山、開平、恩平等農戶進入沙田區,廣府民俗逐步同疍民風俗融匯,形成別具特色的大沙田民俗。斗門大沙田區融匯了沙田開發進程中的疍民文化和廣府農耕文化,“裝禾蟲”是其物化載體形式。尤其歷代同禾蟲有關的筆記文獻記錄、詩詞創作、俚語民諺,以及鹹水歌等內容十分豐富,文化價值高。該項目對珠江三角洲開發史、疍民文化史、環境史、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研究有十分珍貴价值。
社會價值
珠海毗鄰中國澳門、中國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蓮洲禾蟲系列產品也成為中國澳門、中國香港及中國廣東省內外遊客和食客的最愛,相關的民風民俗也成為彼此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構建和諧的“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廣泛的現實意義。

傳承人物

裝禾蟲習俗民眾參與度大,覆蓋面廣,在項目所在地蓮洲和白蕉、斗門各鎮有比較廣泛的傳承人群。主要傳承群體分為家族傳承和社會傳承,家族傳承群體包括禾蟲捕撈及美食製作,其它民俗文化為社會傳承。其中有以下的代表性傳承人:
禾蟲捕撈代表性傳承人:
陳寶財,珠海蓮洲人,出生於1963年2月,國中文化,小時候跟隨父親陳新丙捕撈禾蟲,熟悉禾蟲生長環境、習性特點,並熟練掌握禾蟲捕撈技巧,捕撈道具製作。
陳健輝,陳寶財兒子,出生於1986年12月,高中文化,工作之餘跟隨父親陳寶財學習禾蟲習性特點、捕撈技巧,能獨立進行禾蟲捕撈。
禾蟲美食製作代表性傳承人:
盧長勝,珠海蓮洲人,出生於1957年10月,國中文化。早年跟隨父親盧有學習禾蟲烹製技藝。1976年跟從上橫大茶樓名廚林社養拜師,學習烹調技藝;1981年創建師傅仔飯店。他擅長蒸禾蟲、生炒禾蟲,蒜子燜禾蟲,秘制禾蟲醬,其中最代表性作品生炒禾蟲,深受當地食客及遊客喜愛。
盧建華,盧長勝兒子,出生於1983年7月,高中文化,跟隨父親盧長勝學習禾蟲烹製技藝,基本掌握相關技巧,能獨立烹飪禾蟲菜餚。
傳承群體:在蓮洲和白蕉、斗門各鎮,擁有較多掌握禾蟲捕撈、美食製作的沙田人,此外他們了解裝禾蟲相關習俗,熟悉相關諺語,相關文化團體還擁有一批文藝愛好者,他們擅長創作和演唱與禾蟲相關的鹹水歌,經常參加相關活動,宣傳禾蟲文化。在非遺進校園過程中,鎮區一批中國小學生也對當地禾蟲文化有一定了解,基本熟悉禾蟲的生態環境和習性特點。

社會影響

  • 文化節
2018年10月27日上午,由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作為指導單位,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珠海蓮洲禾蟲文化節在清荷農場開幕。開幕活動現場進行了“十佳禾蟲特色餐廳”、“禾蟲特色廚師”等評比及授牌。首屆珠海蓮洲禾蟲文化節為期兩天,現場設有6大活動主題:禾蟲宣傳片發布、本土美食展銷、趣味互動遊戲、禾蟲文化長廊、沿江稻田繽紛性、禾蟲烹飪大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