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是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孫逢春。本書主要介紹了電傳動履帶裝甲車輛縱向動力學和轉向動力學及其控制等。
基本介紹
- 書名: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
- ISBN:9787118060263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精裝:381頁
- 正文語種:中文
- 條形碼:9787118060263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是作者及其研究團隊在坦克裝甲車輛電傳動領域中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總結,是一本理論性較強,而又緊密結合研究工作實踐的專著。《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主要內容有:裝甲車輛電傳動系統基本概念與分類方法;電傳動履帶裝甲車輛縱向動力學和轉向動力學及其控制,控制理論;混合動力電傳動系統內燃機一發電機匹配與控制;驅動電機以及控制;綜合冷卻系統設計;電傳動綜合控制與能量管理;動力電池成組套用與管理;電傳動履帶裝甲車輛系統仿真與電傳動系統試驗技術等。全文闡述條理清晰,圖文並茂,通識易懂。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集車輛、電力拖動、自動控制、新能源、計算機等領域最新技術於一體,是未來全電戰鬥車輛的一種重要動力驅動形式。
《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可作為從事電動車輛相關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工作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教師、研究生和高年級學生教學及參考用書。
編輯推薦
《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技術》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孫逢春,博士,男,1958年出生於湖南臨澧縣;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863計畫“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專家、北京市科技奧運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專家。長期在電動車輛、混合動力坦克裝甲車輛電傳動領域從事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工程套用工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1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國家百項優秀專利獎各1項,還獲GM中國科技成就獎、中國汽車工業優秀科技人才獎。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和著作129篇。
張承寧博士,1963年2月生於安徽太湖,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防科技工業優秀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自1994.年以來長期從事電驅動車輛電機驅動系統、能量管理系統、整車綜合控制與數位化網路系統、充電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國家“十一五”和“十五”某國防重點預研項目課題副總師;國家“十一五”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車用驅動電機系統檢測技術和快速評價研究”課題組長,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2項,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目錄
第1章概論 |
1.1 電傳動裝甲車輛發展簡史 |
1.1.1 早期的電傳動裝甲車輛 |
1.1.2 電傳動裝甲車輛的冬眠期 |
1.1.3 20世紀末期的電傳動裝甲車輛 |
1.1.4 電傳動裝甲車輛的最新發展 |
1.1.5 我國電傳動裝甲車輛的發展狀況 |
1.2 電傳動裝甲車輛的發展背景 |
1.2.1 高能武器的套用 |
1.2.2 電子對抗與攻防轉換 |
1.2.3 節能減排與增大作戰半徑 |
1.2.4 現代戰爭發展的需求 |
1.3 裝甲車輛電傳動系統結構與工作原理 |
1.3.1 電傳動系統結構分類 |
1.3.2 混合動力電傳動系統結構 |
1.3.3 混合驅動電傳動系統結構 |
1.4 裝甲車輛電傳動關鍵技術 |
1.5 裝甲車輛電傳動發展趨勢展望 |
參考文獻 |
第2章 電傳動裝甲車輛縱向動力學 |
2.1 縱向動力學 |
2.1.1 行駛阻力 |
2.1.2 驅動力 |
2.1.3 直線行駛運動方程 |
2.2 動力性能 |
2.3 制動性能 |
2.3.1 制動要求 |
2.3.2 最大制動力矩(功率)計算 |
2.3.3 電制動與機械制動分配原則 |
2.3.4 電制動分析計算 |
2.3.5 機械制動的分析計算 |
2.4 電傳動系統效率分析 |
2.4.1 電傳動系統功率流 |
2.4.2 內燃機一發電機組效率 |
2.4.3 動力電池組效率 |
2.4.4 電機驅動系統效率 |
2.4.5 機械傳動系統效率 |
2.4.6 電傳動系統總效率 |
參考文獻 |
第3章 電傳動履帶車輛轉向動力學與控制 |
3.1 轉向原理與轉向動力學 |
3.1.1 轉向原理 |
3.1.2 原地正反轉向 |
3.1.3 B/2轉向 |
3.1.4 小半逕行進中轉向 |
3.1.5 大半徑修正轉向 |
3.1.6 斜坡轉向分析 |
3.1.7 轉向控制策略 |
3.2 極限轉向原理與控制 |
3.3 轉速控制 |
3.3.1 控制任務及難點 |
3.3.2 駕駛員輸入的定義與解釋 |
3.3.3 轉速調節控制策略 |
3.4 轉矩控制 |
3.4.1 控制理論基礎及可行性 |
3.4.2 駕駛員輸入定義 |
3.4.3 轉矩調節控制策略 |
參考文獻 |
第4章 內燃機一發電機組匹配與控制 |
4.1 電傳動系統的動力源技術 |
4.2 IGPU系統及其組成 |
4.3 IGPU系統性能匹配設計 |
4.3.1 電傳動系統能量傳遞的特點 |
4.3.2 內燃機工作特性 |
4.3.3 發電機工作特性 |
4.3.4 內燃機一發電機組的工作範圍的確定 |
4.4 IGPU系統控制策略 |
4.4.1 內燃機一發電機組功率跟蹤工作模式設計 |
4.4.2 IGPU系統功率跟隨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4.4.3 基於功率的前後功率鏈協調控制 |
4.4.4 無電池參與的前後功率鏈協調控制仿真研究 |
4.4.5 電池參與的前後功率鏈協調控制仿真研究 |
4.5 IGPU系統反拖控制 |
4.5.1 模擬傳統起動電機方式起動內燃機 |
4.5.2 電機高拖動轉速方式起動內燃機試驗 |
參考文獻 |
第5章 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 |
5.1 電傳動車輛的幾種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 |
5.1.1 幾種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 |
5.1.2 電機及其控制系統中的功率器件 |
5.2 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 |
5.2.1 直流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 |
5.2.2 三相感應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 |
5.2.3 永磁同步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 |
5.2.4 續流增磁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的控制原理 |
5.3 交流感應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控制算法 |
5.3.1 交流感應電機d-q參考坐標係數學建模 |
5.3.2 交流感應電機VVVF控制 |
5.3.3 交流感應電機矢量控制 |
5.3.4 速度控制算法 |
5.3.5 效率最大化控制算法 |
5.4 永磁同步電機及其控制系統 |
5.4.1 永磁同步電機的矢量控制 |
5.4.2 永磁同步電機的直接轉矩控制 |
5.5 續流增磁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建模與控制 |
5.5.1 續流增磁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驅動特性 |
5.5.2 驅動電機勵磁磁場飽和狀態分析 |
5.5.3 電機驅動轉矩一轉速特性計算分析 |
5.5.4 驅動時電機增磁繞組勵磁電流一轉速特性 |
5.5.5 驅動時電源電流與電機轉速關係 |
5.5.6 最大驅動轉矩Temax和最大驅動功率Pmax輸出特性 |
5.5.7 續流增磁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特性分析 |
參考文獻 |
第6章 綜合冷卻系統 |
6.1 電傳動綜合冷卻系統特徵 |
6.2 綜合冷卻系統的分類及構成 |
6.3 閉式高溫冷卻水系 |
6.4 綜合冷卻系統傳熱與流動分析 |
6.4.1 冷卻系統散熱量 |
6.4.2 循環水流量及流動阻力 |
第7章 電傳動系統綜合控制與能量管理技術 |
第8章 電池成組套用與管理 |
第9章 電傳動履帶裝甲車輛系統仿真技術 |
第10章 裝甲車輛混合動力電傳動系統試驗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