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泥魚習俗

裝泥魚習俗

裝泥魚習俗是廣東省歷史悠久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集傳統手工編織和捕魚技藝於一身。但即使在“裝泥魚”的發源地斗門,現在了解“裝泥魚”的人也越來越少,目前乾務鎮會“裝泥魚”的村民以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為主,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局面。

2011年5月23日,裝泥魚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裝泥魚習俗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批准文號:國發〔2011〕14號
  • 文號名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
  • 遺產編號:X-141
  • 申報地區: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
  • 分類:地方傳統手工技藝
習俗簡介,習俗淵源,

習俗簡介

裝泥魚這一種地方傳統手工技藝起源於清乾隆三十年間(1765年),由於泥魚表皮非常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們根據泥魚喜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琢磨出了用籠子誘捕的辦法,而“裝”在廣東方言里即“誘捕”之意。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縣誌》卷十四中對這種不知名的小魚進行了描述:“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色灰黑,長三四寸,身有花點,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為花魚長期在灘涂上活動,體表顏色與海泥接近,所以乾務鎮虎山村一帶的村民習慣把“花魚”稱作“泥魚”。泥魚的市場價格約為110元/斤,有很高經濟價值。
從珠海市斗門區宣傳部獲悉,有著240多年歷史的傳統習俗“裝泥魚”,日前正式新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斗門區將通過建立泥魚生態保護區保護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

習俗淵源

日光灼熱,海風吹拂,幾十個頭戴斗笠、腳踏泥板的身影在近海淺灘穿梭游弋,被夕陽剪出一道道狹長的側影。起源於斗門區乾務鎮的“裝泥魚”習俗是當地一項集手工編制和捕魚技術於一身的傳統漁業生產習俗,極具地方特色,流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這項習俗已被正式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最初是釣,但未找到合適的釣餌,後來根據泥魚喜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 斗門區乾務鎮虎山村的先人們便以“裝泥魚”為生,他們將大批的魚販運至中山、江門、新會、台山等地區,成為當時非常重要的一種貿易形式。直到上世紀中葉,虎山村90%的農村家庭都以賣泥魚所得作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經常成群結隊外出捕魚。至今當地村民還把廣闊的灘涂親切地稱為“泥夾萬”(粵方言,意思是指灘涂上的銀行)。現狀“裝泥魚”用的魚籠。“裝泥魚”習俗瀕臨失傳。
編魚籠,不僅選材和工序講究,還要求編織者要有一套嫻熟的手工技巧。 一般魚籠要求長18-20厘米,直徑8厘米。 泥魚在東莞又名花魚,一般生長在沿海一帶,而“裝”泥魚是廣東東莞一帶獨特的捕魚方式,“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由於泥魚表皮非常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們就根據泥魚喜歡在泥洞裡出沒的習性,琢磨出了用籠子誘捕的辦法,特製的泥魚籠設有機關裝置,內附一環帶齒暗器,形如漏斗狀向內伸,當泥魚誤闖入籠中後,再怎么狡黠聰明,就再也逃脫不了。
隨著城市工業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以及人工繁殖泥魚技術的推廣,裝泥魚這一習俗已逐漸消失,漳澎村工作人員說道:“以前漳澎有很多人都會裝泥魚,小的時候也和大人一起去裝過,現在除了新沙、角尾兩個自然村的少數靠打魚為生的‘疍家佬’,幾乎看不到村民再裝泥魚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