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陰止汗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增補辨證錄》卷七。為補益劑,具有滋陰清熱,益氣斂汗之功效。主治陰虛火動,夜間發熱,盜汗不止,心煩,舌燥,脈象細數。
基本介紹
- 出處:《增補辨證錄》卷七
- 功用:滋陰清熱,益氣斂汗
- 分類:補益劑
歌訣,趣味記憶,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加減化裁,使用注意,
歌訣
補陰止汗功效奇,熟地山萸地骨皮,白朮二參桑五味,氣陰不足盜汗宜。
趣味記憶
補陰止汗功效奇,熟地山萸地骨皮,白朮二參桑五味,氣陰不足盜汗宜。
組成
熟地一兩,山茱萸五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地骨皮一兩,沙參三錢,北味子一錢,桑葉十片。
用法
水煎服。二劑汗少止,四劑汗乃止,十劑汗不再出矣。
功用
滋陰清熱,益氣斂汗。
主治
陰虛火動,夜間發熱,盜汗不止,心煩,舌燥,脈象細數。
方義
熟地黃、五味子、山茱萸滋陰斂汗,沙參、人參益氣生津,白朮健脾,桑葉、地骨皮清熱。諸藥合奏滋陰清熱,益氣斂汗之功效。
加減化裁
表虛汗多,加黃芪;血虛心悸,加酸棗仁。
使用注意
陽虛汗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