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為補益劑,具有補脾健胃,生血養陰,調補沖任之功效。主治婦人脾胃衰弱,飲食減少,不能生血,經水後期而至者。
基本介紹
-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 功用:補脾健胃,生血養陰,調補沖任
- 分類:補益劑
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為補益劑,具有補脾健胃,生血養陰,調補沖任之功效。主治婦人脾胃衰弱,飲食減少,不能生血,經水後期而至者。
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為補益劑,具有補脾健胃,生血養陰,調補沖任之功效。主治婦人脾胃衰弱,飲食減少,不能生血,經水後期而至者。
黃芪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發明》卷一。具有健脾、補中之功效。主治①《醫學發明》:一切心下痞悶,及積年久不愈者。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滲濕,內...
健脾利水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靈驗良方彙編》卷下。主治產後水腫。名稱 健脾利水補中湯 出處 《靈驗良方彙編》卷下 主治 產後水腫 ...
當歸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指掌》卷四。具有益氣養血,補肝健脾之功效,主治過期不產者。出處 《女科指掌》卷四 功用 益氣養血,補肝健脾 主治 過期不...
二母補中湯主治 瘧疾發作之後,脈細無力者。二母補中湯文獻摘要 《醫學傳燈》:“二母補中湯,知母、貝母、人參、白朮、黃芪、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梨...
(加減補中湯)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來源】《辨證錄》卷九。
《重訂醫門擥要》:“加味補中湯,治小兒虛極,或瀉成慢驚,手足厥逆。脾虛下陷證;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人參、白朮、黃芪當歸、肉桂、白芍、木香、升麻、柴胡...
《辨證錄》:“加減補中湯治終日高談,連宵聚語,氣血內傷,口乾舌渴,精神倦怠,而感冒風寒,頭痛鼻塞,氣急作喘。生地、人參、茯苓各三錢,白朮、當歸各五錢,甘草、...
附子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易簡方論》。主治溏泄不已。名稱 附子補中湯《易簡方論》 出處 《易簡方論》 主治 溏泄不已 ...
黃耆補中湯是由黃耆1錢,人參8分,炙甘草半兩,白朮半兩,蒼朮半兩,橘皮半兩,澤瀉3分,豬苓3分,茯苓3分製成的一劑湯藥。中文名 黃耆補中湯 功能主治 脾胃不...
柴胡補中湯是一味中藥,有疏肝行氣,補中益氣的功效,適用於胃下垂。中文名 柴胡補中湯 組成 柴胡、青皮各10克 製作 上藥加水適量煎煮,連煎2次 用法 每日1...
附子補中湯是一劑中藥方劑,配方主要有茯苓、陳皮、附子。中文名 附子補中湯 組成 理中丸加茯苓、陳皮、附子 服用 水煎服 (成人常用劑量: 5劑) 主治 溏...
芎歸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三。具有益氣補中,養血祛淤之功效。主治①《校注婦人良方》:妊娠未足月,氣血虛而欲產。②《慈幼新書》:小產...
補中益氣湯、茯苓、半夏 主治 中虛挾飲,胸膨噯氣 文獻摘要原方選錄《醫級》:“苓夏補中湯,治中虛挾飲,胸膨噯氣;即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是也。”詞條...
黃芪枳實補中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脾失健運,氣血郁滯所致胃下垂。【組成】生黃芪、生枳實、烏賊骨各15克,黨參12克,升麻、柴胡各2克,生雞內金10克,莪術、...
升葛補中湯組成 編輯 升麻2錢,葛根2錢,赤芍2錢,人參2錢,桔梗2錢,甘草1錢,生薑3片。升葛補中湯主治 編輯 咽喉口舌虛火腫痛生瘡。
芎歸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氏家抄方》卷五。主治婦人性急,常慣小產。名稱 芎歸補中湯 別名 芎歸寄生湯(《醫學正印》卷下)。 出處 《萬氏家抄方...
行濕補中湯是一種藥物,藥物組成為人參2錢,白朮(麩炒)2錢,白茯苓3錢,蒼朮(米泔浸)1錢5分,陳皮1錢5分,厚朴(姜炒)1錢,黃芩2錢,麥冬(去心)2錢,澤瀉2錢...
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
補中益氣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命歌括》卷一。為補益劑,具有之功效。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風。出處 《保命歌括》卷一 組成 補中益氣湯合小...
補中昇陽湯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組成】 黃芪24克,陳皮12克,人參(另煎)、炙甘草、白芍...
補氣和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揣摩有得集》。具有補氣健脾,調氣止瀉之功效。主治婦人產後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