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伊朗總統魯哈尼2018年8月12日在阿克套舉行會晤,就裡海法律地位、裏海國家間合作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會晤結束後,五國總統簽署關於裏海法律地位的公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裏海法律地位公約
- 簽訂時間:2018年8月12日
- 簽訂地點:阿克套
- 簽署國家:5個國家
公約背景,公約簽訂,公約闡述,公約目的,公約評價,
公約背景
裏海位於歐亞大陸接合處,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蘇聯解體前,裏海是蘇聯和伊朗的界湖,兩國通過條約確定了裏海的地位及其使用問題。蘇聯解體後,裏海沿岸國家變成了五個,五國圍繞裏海是湖泊還是海洋、如何分享裏海資源等問題產生了分歧。1996年,裏海五國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談判。
公約簽訂
公約闡述
公約既沒有將裏海界定為海,也沒有將其界定為湖。根據公約,裏海沿岸國家海岸線往外延伸15海里的水域為該國領海,領海往外再延伸10海里的水域為該國專屬捕魚區,其他水體以及這些水體的漁業資源將由裏海沿岸五國共同擁有。
公約強調,裏海海底資源將由相鄰國家根據國際法準則通過談判進行分割。對此,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裏海各國應繼續就如何分割海底資源進行談判並簽署額外的協定。
公約還規定,裏海國家有權在裏海海底鋪設油氣管道,但必須獲得管道所經裏海國家同意並符合環保要求。
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薩拉別科夫表示,公約將消除阻礙裏海國家有效合作的許多爭議問題。俄羅斯國際問題專家羅戈津指出,儘管公約不可能解決裏海國家間的所有問題,但至少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
亞塞拜然議會議員穆薩別科夫說,亞塞拜然、伊朗及土庫曼斯坦此前在如何劃分裏海南部水域的海底資源問題上存在尖銳分歧,一度幾乎達到要爆發軍事衝突的地步,而公約的簽署將大大緩解三國間的緊張關係。
禁止域外軍力介入
公約規定,非裏海國家不得在裏海駐紮軍隊,裏海國家不得將本國領土提供給第三國來從事危害其他裏海國家的軍事行動。
魯哈尼在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根據公約,非裏海國家不得在裏海設立軍事基地,非裏海國家的軍艦和潛艇不得在裏海活動,非裏海國家的軍機不得在裏海上空飛行,非裏海國家的軍用物資不得通過裏海國家轉運。
亞塞拜然國際問題專家什里耶夫指出,如果此前在裏海問題上俄羅斯最關心的是如何阻止在裏海鋪設油氣管道的話,現在最關心的則是北約國家軍事力量會否進入裏海。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有裏海國家希望藉助域外力量來提升自身在裏海問題上的發言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試圖藉機向該地區全方位滲透。
與此同時,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急劇惡化,北約企圖拉攏部分高加索和中亞國家,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也劍拔弩張。在此背景下,俄伊兩國都擔心西方國家在裏海地區擴大影響力,尤其擔心西方軍事力量進入這一地區。
此前,北約曾計畫在哈薩克斯坦和亞塞拜然的裏海港口設立物資轉運中心,為駐阿富汗美軍提供補給。這引發俄伊兩國嚴重不滿,它們擔心北約會藉此染指裏海地區事務,甚至在裏海國家建立軍事基地。
公約目的
公約及相關合作檔案的簽署為裏海國家利用裏海資源以及在各領域強化合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公約還明確禁止域外軍事力量進入裏海,其目的在於防止西方國家利用軍事力量干涉地區事務。
公約評價
納扎爾巴耶夫對本次會議給予高度評價,將《裏海法律地位公約》稱為“裏海憲法”。他指出,這份公約充分考慮了沿岸國家政治穩定的現實需要,以及促進裏海地區發展,保護該地區自然資源等現實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各國的權利與義務。“相信《裏海法律地位公約》將成為裏海地區安全、穩定和繁榮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