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裂谷是
板塊構造運動過程中,大陸崩裂至大洋開啟的初始階段的構造類型,也是岩石圈板塊
生長邊界的構造類型,在陸殼區大洋中脊上均有發育。現今規模最大的裂谷發育在各大洋盆的洋中脊上,裂谷形態保持良好,特徵明顯。一般谷寬25~30千米,高出最深洋底2~3千米,與附近洋底高差為0.5~1.5千米。全球洋中脊裂谷總長在6萬餘千米。洋中脊裂谷帶雖經常被轉換斷層截斷錯開,但仍明顯地連貫分布。
大陸裂谷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主動裂谷和被動裂谷兩類。主動裂谷是地幔的上升熱對流的長期作用,使大陸岩石圈減薄、上隆而致破裂,然後出現坳陷而成裂谷,如
東非裂谷、紅海亞丁灣。被動裂谷則是由於地殼的伸展作用或剪下作用,使岩石圈減薄、破裂而導致裂谷的形成。
特點
亦稱東部裂谷(Eastern Rift Valley)或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 東非裂谷系(East African Rift System)的主要分支。
形成
裂谷在板塊構造學中是大陸崩裂、大洋開啟的初始階段,是洋盆的雛形,但並非都會演化發展成為大洋。當裂谷中止伸展開裂,停止發育,則裂谷坳陷就可被各類岩石所充填而失去構造形態特徵。當裂谷在三聯點上與活動帶相接,則裂谷內的大量鹼性火山岩系常與活動帶內火山岩系呈過渡分布,在裂谷內形成巨厚的火山沉積岩石建造,若就此停止發育,則成為裂谷的夭折支,稱為坳拉谷。如東歐地台中、晚古生代的大頓巴斯區,中國華北克拉通中、晚元古宙的燕遼區和中條區的坳拉谷構造系。
相關定義
地裂運動是用來描述東非的大陸崩裂的一個構造術語,是指垂直運動導致裂谷成因概念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