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雙蓋蕨,中藥名。為蹄蓋蕨科植物錫蘭雙蓋蕨Diplazium zeylanicum(Hook.)Moore的全草。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等地。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之功效。常用於淋證,咯血,乳癰。
基本介紹
- 別名:錫蘭雙蓋蕨
- 中文學名:裂葉雙蓋蕨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蕨綱
- 目:真蕨目
- 科:蹄蓋蕨科
- 屬:雙蓋蕨屬
- 種:錫蘭雙蓋蕨
- 分布區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微苦,性涼。
歸經
歸胃、膀胱、肺經。
功效
清熱涼血,利尿通淋。
主治
淋證,咯血,乳癰。
相關配伍
1、治尿路感染:裂葉雙蓋蕨15g,石韋15g,海金沙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乳腺炎:裂葉雙蓋蕨15g,蒲公英30g,忍冬藤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植株高15-70cm。根莖長而橫生,暗褐色,連同葉柄基部被黑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疏生;葉柄長5-20cm;葉片草質,無毛或下面沿中脈疏被少數小鱗片,披針形,長15-30cm,寬2.5-5cm,先端漸尖,邊緣上部1/4-1/3淺裂或少分裂,下部2/3-3/4深裂或羽狀分裂,基部深裂達葉軸,形成1-4片無柄或近無柄的羽片,基部的羽片稍縮小,一回羽裂;裂片和羽片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先端鈍圓;葉脈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小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長圓形,偶有近線形,長2-3mm,通常單生於側脈上側1條小脈上,斜向上,從裂片的近中脈處向外延伸,幾達葉邊;囊群蓋線形,棕色,膜質,全緣。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或溪邊岩石上。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等地。
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涼血,利尿通淋。治尿路感染,肺結核咯血,乳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