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裂葉月見草
- 拉丁學名:Oenothera laciniata Hil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桃金孃目 Myrtiflorae
- 科:柳葉菜科 Onagraceae
- 屬:月見草屬 Oenothera
形態特徵,本種提示,生長習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直立至外傾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具主根;莖長10-50厘米,常分枝,被曲柔毛,有時混生長柔毛,在莖上部常混生腺毛。基部葉線狀倒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羽狀深裂,向著先端常全緣;葉柄長0.5-1.5厘米;莖生葉狹倒卵形或狹橢圓形,長4-10厘米,寬0.7-3厘米,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楔形,下部常羽狀裂,中上部具齒,上部近全緣;苞片葉狀,狹長圓形或狹卵形,長2-6厘米,寬1-2厘米,近水平開展,先端銳尖,基部鈍至楔形,邊緣疏生淺齒或基部具少數羽狀裂片;所有葉及苞片綠色,被曲柔毛及長柔毛,上部的常混生腺毛。
花序穗狀,由少數花組成,生莖枝頂部,有時主序下部有少數分枝,每日日落時每序開一朵花。花蕾長圓形呈卵狀,長2-3厘米,徑3-5毫米,開放前常向上曲伸。花管帶黃色,盛開時帶紅色,長1.5-3.5厘米,徑約1毫米,常被長柔毛與腺毛,有時混生曲柔毛,萼片綠色或黃綠色,開放時反折,變紅色,尤邊緣紅色,芽時先端游離萼齒長0.5-3毫米,被曲柔毛與長柔毛;花瓣淡黃至黃色,寬倒卵形,長0.5-1.3(-2)厘米,寬0.7-1.2(-1.8)厘米,先端截形至微凹;花絲長0.3-1.3厘米;花葯長2-6毫米,花粉約50%發育;子房長1-2.3厘米,徑約1.5毫米,被曲柔毛與長柔毛,有時混生腺毛;花柱長2-5厘米,伸出花管部分長0.3-1.4厘米;柱頭圍以花葯,裂片長2.5-5毫米,花粉直接授在裂片上。
蒴果圓柱狀,向頂變狹,長2.5-5厘米,徑2-4毫米。種子每室2列,橢圓狀至近球狀,長0.8-1.8毫米,褐色,表面具整齊的窪點。花期4-9月,果期5-11月。
本種提示
長果月見草Oenothera macrocarpa Nutt. (Fraser's Cat. no. 56. 1813; Pursh, Fl. Amer. Sept. 2: 734. 1814.) , 原產美國東部至中部,在我國有栽培,但未見報導有野化。此種與裂葉月見草極近似,有的作者甚至把它們歸併一種,它們的關係有待今後研究。
生長習性
生長於海拔海拔50-1300米的海濱沙灘或低海拔開曠荒地、田邊處。
地理分布
原產自美國東部至中部,後引自歐洲、東亞、澳大利亞、南非栽培,並迅速逸出野化。我國台灣北部逸出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