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流(詞語)

裂流(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裂流(又稱離岸流)是在海浪和淺灘地形共同作用下,岸邊的一股射束式的強勁水流,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於岸線的方向回流入海,裂流大多表面平靜且具有迷惑性,可將人迅速托拽至深水,是海灘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在輻射應力和壓力差作用下,海浪破碎後堆積至岸邊的壅高水體穿過碎浪帶,集中回流入海,形成裂流,其位置以及特徵往往因海浪、地形和岸線形狀等因素變化,通常出現在海底有不平整淺灘沙槽上方水面,或向海突出的結構物、礁石兩側。流速大多在0.3-1米/秒,最快可達3米/秒,其長度可在幾十米至上百米長。從水文地質角度,靠近熱帶地區的岩石海岸的海灘更容易產生裂流,落潮時裂流風險較其他時刻更大,夏季裂流相較更加嚴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裂流
  • 外文名:rip current
  • 解釋:離岸流
  • 特點:射束式 流速快 表面平靜
裂流又稱離岸流(Rip Current)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邊一股射束式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是在海浪輻射應力和壓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海浪破碎後堆積至岸邊的壅高水體穿過碎波帶,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回流入海的表面流。裂流的位置以及特徵往往因海浪、地形和岸線形狀等因素變化,通常出現在海底有沙槽上方水面,或向海突出的結構物、礁石兩側。流速大多在0.3~2m/s,最快可達3m/s,其長度可達到幾十米到上百米。從水文地質角度,靠近熱帶地區的岩石海岸的海灘更容易產生裂流,落潮時裂流風險較其他時刻更大,夏季裂流相較更加嚴重。裂流可將游泳者迅速托拽至深水,造成恐慌而溺水。且其表面平靜,具有迷惑性,是濱海遊客的危險“殺手”。根據美國國家大氣與海洋局(NOAA)的統計,近年來60%~87%的海灘溺亡事故與裂流有關。從人群特徵上來說,統計到的海灘溺水事故率最高的人群為10~29歲的少年、青年男性。
一些已開發國家的海洋部門已經建立起裂流災害的觀測、排查、警示、科普和預警報等公共服務體系。以美國為例,美國已經針對其全國重點沿海、沿湖海灘,開展了風險排查和裂流警示牌樹立工作,並且形成了每日發布的裂流風險預警報服務。專門設立網站、設計知識問卷和拍攝科普視頻,向公眾宣傳推廣裂流避險知識。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西班牙、丹麥等也在裂流的監測預警和科普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濱海旅遊業長期位居我國海洋產業首位,《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我國濱海旅遊業占涉海經濟增加值比重達46.1%,超過第二大涉海經濟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的2倍。然而我國沿海多數重點濱海旅遊海灘有裂流風險和大量溺水事故記錄,因此具有典型性。雖然大部分海灘浴場都選址在海底較為平整的區域,試圖從根源上防範複雜水動力環境的可能性,但大量非泳區的開放海灘仍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甚至有衝浪者將離岸流作為進入深海的快速通道,即使有豐富的經驗和高度的謹慎,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以裂流(離岸流)為代表的常規性水動力災害長期威脅濱海遊客的生命安全,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為濱海旅遊的吸引力維護、海灘管理、事故糾紛處理帶來了大量問題,嚴重影響濱海旅遊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國濱海旅遊災害應對工作明顯缺乏關注,相關風險排查、危險性評價、公眾科普警示和風險預警等極為缺乏,減災業務體系薄弱,致使大量遊客置身於風險之中,是海洋領域的民生安全空白。我國對裂流災害的科學研究也較少,僅在海岸環境地質變化過程、海灘養護修復、近岸浪-流的數值模擬等問題上吸引了少量的研究興趣,而裂流的研究在國外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了,關注熱點廣泛且趨於成熟,在裂流的機理、形態特徵、危險性評價、逃生策略最佳化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觀測、試驗、模擬等研究。此外,海灘溺水問題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認識到主要是由裂流造成的,公眾對裂流災害非常陌生,更無避險知識。我國將游泳等列為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國家體育總局令第17號),但在青少年安全教育、救生員培訓等教材內容方面幾乎沒有裂流相關知識。
考慮到我國裂流災害具有常規性和典型性且長期受關注較少,為填補濱海旅遊災害防範的空白,2017-2019年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著手開展了我國沿海重點濱海旅遊區裂流災害風險排、公共警示、科普宣教等工作。這是國內外首次開展較為系統的裂流排查工作,形成並實踐了RTK海灘剖面測量、無人機拍攝、染色示蹤試驗等相關技術方法,可準確定性、相對定量地對裂流災害風險進行判定,首次成功開展了環保染料示蹤試驗,利用傾倒環保染料配合無人機拍攝,定量評估裂流的流速、流幅、流態,在我國淺海海灘發現完整的巨大裂流頭形態,尺寸堪比美國、澳大利亞等深水岸線拍攝到的裂流;在國內外相關研究基礎上建立了地形動力學概化分析、精細化數值模擬、遙感影像分析、現場勘測等裂流災害危險性評價技術方法,編制了海洋行業標準《濱海旅遊區裂流災害風險排查技術規程》,為我國裂流災害防範、濱海旅遊規劃、濱海旅遊資源安全評價和風險管理等提供技術支撐;基於排查結果,在中、高風險岸段設立科普警示標識,提醒濱海遊人注意下海安全;此外,還針對熱點海灘裂流溺水事故開展了快速調查,並通過中央地方媒體、網路、自媒體等渠道持續向廣大公眾進行裂流災害的科普宣傳,加強裂流災害識別和自救等知識的科普宣傳,提高公眾的濱海旅遊災害風險意識,以提升濱海旅遊安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