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裂口鯊
- 拉丁學名:Cladoselache Dean
- 二名法:Cladoselache fyleri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軟骨魚綱(Ghondrichthyes)
- 亞綱:板鰓鯊亞綱(Elasmobranchii)
- 目:裂口鯊目(Cladoselachii)
- 屬:裂口鯊屬 Cladoselache
- 種:裂口鯊(Cladoselache Dean)
- 命名人:Dean
- 命名時間:1894年
- 化石時期:泥盆紀
- 種群現狀:已滅絕
- 生活年代:距今約4億年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種群現狀,發展進化,骨化方式,
外形特徵
裂口鯊生活在距今約4億年前,是最古老的鯊魚。裂口鯊的結構代表了軟骨魚類中原始的模式,接近於軟骨魚類進化系統主幹線的基點,後期的鯊類就是從這裡出發沿著各自的進化方向發展的。我國雲南霑益石炭紀地層中發現過裂口鯊的牙齒化石,昆明晚三疊紀地層中發現過弓鮫的被刺化石。
根據出土的化石標本,裂口鯊體長約42~200cm。體形如現代鯊魚。雙接型頜骨、鰭基較寬、牙齒主尖高側尖低,背刺前長有2個背鰭,歪形尾(但上、下葉頗相稱,似正型),尾形對稱但骨骼不對稱,偶鰭發育,但胸鰭更大,臀鰭似缺失,但在接近尾鰭處卻附加一對小的水平鰭,好象出現了第三對偶鰭。背鰭和偶鰭的基部相當寬闊。頭部的背後還附加一塊骨片,好似另一個背鰭。鰓裂可能有6對。吻部突出不顯著,故鼻孔緊靠前腹側緣。眼側位並略偏向腹面。體披木盾鱗。頭骨有些骨化。牙齒呈磨平狀。
現代鯊魚的口通常都是橫裂縫狀的,而裂口鯊的口卻是直裂縫的。裂口鯊的上頜骨由兩個關節連線在顱骨上,一個是眶後關節,緊挨在眼眶後面;另一個則位於頭骨後部,在這裡顱骨與舌頜骨背部的連線桿相連。這樣的上頜與顱骨的連線方式叫做雙連線,是相當原始的連線方式。裂口鯊的牙齒中間有一個高齒尖,其兩側各有一個低齒尖,許多古老的軟骨魚類的牙齒都是這樣的結構。
生活習性
裂口鯊的顎骨關節比現今的鯊魚較為脆弱,但有更為強壯的顎骨肌肉。它有長及流線形的身體,深叉形的尾巴,可見它是游泳能手。其牙齒有很多尖峰及邊緣光滑,適合咬住(非撕開)獵物。裂口鯊有可能是以尾巴包圍獵物,並將整個吞下。它的口是在頭部的正中央位置。
種群現狀
是最古老的鯊魚,生活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石炭紀,延續到晚古生代。已經滅絕。
發展進化
裂口鯊的結構在許多方面都代表了軟骨魚類中原始的模式,可以認為它接近於軟骨魚類進化系統主幹線的基點,後期的鯊類可能就是從這裡出發沿著各自的進化方向發展出來的,它們包括肋刺鯊目、弓鮫目、異齒鯊目、六鰓鯊目、鼠鯊目和鰩目。這幾個目組成了軟骨魚類中最繁盛的一大類群:板鰓亞綱。另外一個種類不多、生活在深海中的軟骨魚類群,因其獨特的自接型顱骨-頜骨連線方式而組成了軟骨魚類中的一個單獨的類群:全頭亞綱。銀鮫是全頭亞綱的代表,其進化歷史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早期。
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層里還發現有數量極多的適於研磨的齒板,統稱為緩齒鯊類,其親緣關係尚不能確定。
骨化方式
1、骨化(ossify)指形成或轉化成骨。
有下述兩種方式:
(1)軟骨性骨化(cartilaginous ossification,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首先形成玻璃軟骨組織,再被骨組織所置換,是在大部分骨中能見到的類型。按此型生成的骨有軟骨性骨、置換性骨等稱。
(2)結締組織性骨化(intramembranousossification)或纖維性骨化(fibrous ossification):在纖維性結締組織內,直接形成骨組織的類型,在部分頭骨中可見到。按此類型所生成的骨稱為結締組織骨、膜骨、被蓋骨等。這兩種形式骨化時的造骨細胞,是通過成軟骨細胞或成纖維細胞行二次性的轉化,還是由其周邊未分化的細胞直接分化所成,尚不清楚。造骨細胞逐漸被包埋在由其本身所形成的膠原纖維並伴有鈣質沉著的基質內,而成為休止型的骨細胞。在造骨細胞骨化的同時,另一方面具有同一來源的多核細胞的破骨細胞對纖維和基質通過吞噬而破壞,由於兩種相反的活動,同時通過骨的生長,再造,使骨緻密化,以及進行血中鈣、磷水平的調整。破骨細胞的刺激和抑制分別與甲狀旁腺激素和降(血)鈣素有關。
骨的形成過程,在膜狀骨或軟骨的基礎上,首先在中心部有鈣鹽沉著形成骨化點,由此向周圍產生新骨質,外被以骨膜,新產生的骨質不斷破壞原來的類骨質,形成髓腔並逐漸改變外形轉變成硬骨質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