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人員配備的各種被服、裝具及相關保障裝備的統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裝裝備
- 外文名:clothing and accouterments equipment
被裝裝備隨著軍隊誕生而出現。古代,被裝裝備品種少,結構簡單,主要包括作戰時穿著的盔甲、戰袍及日常穿著的軍服。盔甲製作材料早期為獸皮和木質類,後多為金屬。中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用短衣窄袖的胡服,代替寬鬆的中原服裝,是軍服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古代軍服顏色鮮明,以利於區分識別。如古代歐洲的斯巴達軍人穿紅色的短斗篷;古羅馬軍人主要穿白色衣服和盔甲,並在頭盔上飾有不同顏色的羽毛。直至19世紀,色澤鮮艷、製作精美的軍服一直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占據著主導地位。近代,隨著熱兵器的出現和作戰防護的需要,被裝裝備品種不斷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褐色和灰色軍服普遍取代了難於偽裝隱蔽並有礙戰術動作的華麗軍服。中國晚清的新軍和民國初期的軍隊,參照歐洲諸國軍服顏色和樣式,採用了新式鐵灰色軍服。1915年,法、英、德軍針對作戰人員80%以上外科傷亡是炮彈爆炸產生的金屬碎片所致的結果,相繼在戰場上使用了鋼盔和對人體重要部位起防護作用的甲衣。20世紀20年代,美國軍隊出現了軍用被服洗滌車。德軍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了迷彩作戰服,戰後各國紛紛仿效,並陸續研製能防偵察和防火阻燃的迷彩作戰服。60年代,美軍研製了採用高強度合成芳綸纖維(凱芙拉縴維)製作的防彈衣,美、英、德、法等國軍隊陸續裝備了貨櫃式洗衣房或方艙。80年代,隨著新型防彈纖維和陶瓷等非金屬複合高強度材料的出現,美、英、德等國軍隊有了非金屬防彈頭盔和非金屬防彈插板及新型防彈衣。90年代以後,一些國家的軍隊先後制訂並組織實施旨在實現單兵裝備現代化的“士兵系統”計畫,研製出具有防護、通信等多種功能,便於對周圍環境實施觀察和對目標進行瞄準的集成化頭盔,並將防彈衣、作戰服、作戰靴和對人體檢測的計算機晶片等集成,形成模組化多功能單兵作戰防護服裝系統。21世紀初,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使用了採用模組化設計、以KM2高強度合成芳綸纖維為防彈層材料的“攔截者”防彈衣。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被裝裝備,在革命戰爭年代比較簡單,軍服式樣、規格、顏色及用料不甚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統一了全軍軍服樣式、顏色、用料和標飾,並有了陸海空各軍種服裝。20世紀50年代末,先後研製了玻璃鋼防彈背心、鋁合金和高強尼龍結構防彈背心等。70年代末,開始研製迷彩作訓服,並陸續裝備部隊,主要有叢林迷彩、海洋迷彩、荒漠迷彩作訓服等。80年代,作訓服從常服中區分出來,作為獨立系列發展;單兵攜行具研究獲得了積極成果;國產第一代採用超高強度鋼的軍用鋼製頭盔研製成功。進入90年代,隨著高強度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的發展與套用,研製了新的步兵作戰防彈背心、特種人員防彈背心和炮兵防彈防震背心,防護面積大,防彈性能優良,並形成了防彈背心繫列;研製了採用芳綸等高強度材料為主體的非金屬頭盔,包括步兵頭盔、傘兵頭盔、裝甲車輛乘員頭盔和直升機駕駛員頭盔等。21世紀,研製了自行式野戰被服洗滌車等裝備,被裝裝備得到較快發展。
被裝裝備主要包括被服、裝具和被裝保障裝備。①被服。主要包括軍服和睡具。軍服主要由禮服、常服、作訓服、工作服和鞋靴組成。禮服指軍人在重大節日、典禮、檢閱及重要外事活動時穿著的制式服裝。其名稱和範圍各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軍禮服分大禮服、小禮服、節假日禮服、晚禮服等。文工團演出服、軍樂團演出服、儀仗隊禮賓服等也屬軍禮服範圍。常服指軍人在平時和一般禮儀場合穿著的制式服裝,包括軍官、士官、士兵春秋常服、夏常服和冬常服。作訓服指軍人作戰、訓練和執行其他勤務時穿著的制式服裝。工作服指軍隊人員執行特種勤務時穿用的制式工作服裝,主要有高空代償服、抗荷服、核潛艇防護服、電磁輻射防護服、靜電防護服、飛彈推進劑加注防護服等。鞋靴主要有禮服鞋、常服鞋、作訓鞋和作戰靴等。睡具主要包括棉被、褥子、床墊、溫區睡袋、寒區睡袋和枕頭等。②裝具。即配發軍隊人員和騾馬等的用具,主要包括人裝具、馬裝具、陣營裝具,有的還包括軍械裝具。其中,人裝具有生活裝具、防護裝具和單兵攜行具。生活裝具主要有雨衣、水壺、水袋等。防護裝具主要有防彈頭盔、防彈衣和軍用救生衣等。單兵攜行具包括生活攜行具和戰鬥攜行具。③被裝保障裝備。主要有野戰被服洗滌車或方艙、被裝號型數據採集裝備、被服維修機具等。
隨著新材料技術、製造技術和加工工藝的發展,被裝裝備科技含量將進一步提高,功能更加齊全;穿著舒適性、防護性和環境適應性更好,進一步滿足不同專業兵種人員的要求;將進一步向標準化、系列化、集成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