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數字分裂的自我》是2021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數字分裂的自我
- 作者:[意]伊沃·夸蒂羅利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日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ISBN:9787520210324
- 類別:傳播理論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距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訊息”的觀點,已近半個世紀。其間,數位技術勾住了我們的思想,讓我們難以抗拒。自我對無限力量的渴望侵占了靈魂對無限的追求。此時,網際網路和社交媒介步入我們的心靈,填補我們深層的需求——我們對交流、知識和創新,甚至親密和性的需求。如果不深深紮根於諸如此類的人的品性——靠經驗和內在探索確立的品性,我們就會變得脆弱,我們的思想和脆弱的身份就可能會被外包給數位技術。
圖書目錄
總 序 … I
序 … 1
譯者前言 … 6
謝 詞 … 14
緒 論 … 1
章 從技術的意識到意識的技術 … 7
節 技術的極限 … 10
第二節 凡不能計算者皆不真實 … 12
第三節 早期網際網路的前景 … 13
第四節 從信息處理到意識處理 … 14
第五節 一切都進了數字粉碎機 … 16
第六節 技術不可挑戰 … 17
第七節 技術利用我們 … 19
第八節 用位元組餵養心靈 … 20
第九節 不朽的心靈 … 21
第十節 憑藉技術的內假體和截除機制 … 22
第十一節 超越心靈 … 23
第十二節 信念與信息技術的脆弱性 … 24
第二章 “不過是一種工具” … 27
節 技術不可質疑 … 29
第二節 用身體去學習 … 30
第三節 技術“影響”我們 … 31
第四節 技術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 32
第五節 二進制與內在二元性 … 33
第六節 用心臟去體認 … 34
第七節 我們與工具同一:從黑猩猩到晶片 … 37
第八節 重新連線心流 … 38
第九節 從旁觀者到見證人 … 40
第十節 心理空洞與技術填料 … 41
第十一節 無形無象的純思維 … 43
第十一節 心靈成長的工具 … 44
第十三節 心靈本身就是一種媒介 … 47
第十四節 信息技術削弱了我們在場的感覺 … 49
第三章 信息技術之根 … 51
節 強烈的生產欲望 … 52
第二節 信息技術由《聖經》啟動 … 53
第三節 技術回歸失去的完美 … 54
第四節 矛盾的訊息使心靈短路 … 56
第五節 失寵於上帝的孩子 … 57
第六節 心理防衛 … 58
第七節 作為終極救星的技術 … 58
第八節 心靈的本質 … 60
第九節 概念碎片與固守心靈的技術因子 … 62
第十節 不朽的探求 … 62
第十一節 複製、改進和創新思想 … 65
第四章 現實的數位化 … 69
節 數據為王 … 72
第二節 領地的數位化 … 73
第三節 增強現實 … 74
第四節 心靈是首要的虛擬現實工具 … 75
第五節 生物學的數位化 … 77
第六節 現實的比擬模型 … 82
第七節 我們的數字神經系統 … 84
第八節 程式編制 … 86
第九節 像軟體那樣思維 … 88
第十節 將一切人生事件數位化 … 90
第五章 親密行為與性行為 … 93
節 愛欲與社會的性化 … 95
第二節 網路性愛 … 96
第三節 誘惑轉換和關係轉換 … 98
第四節 手淫與性玩具 … 99
第五節 性玩具 … 100
第六節 高潮2.0 … 102
第七節 網路處女 … 104
第八節 性別問題和消失中的男性 … 107
第九節 早期的色情接觸 … 108
第十節 欲望 … 109
第十一節 作為密宗道的網路性愛 … 110
第六章 商品化與貨幣化 … 113
節 替代真實 … 115
第二節 玩弄感情 … 116
第三節 信息市場 … 118
第四節 美麗新世界 … 120
第五節 解構意識與倫理 … 121
第六節 走向真相的否定 … 121
第七章 政治、參與和控制 … 123
節 我們心靈的主宰 … 124
第二節 政府 … 126
第三節 廣告與注意力 … 127
第四節 谷歌 … 128
第五節 維基解密 … 132
第六節 深入我們的數字面具 … 133
第七節 從交往的人群識別人的身份 … 134
第八節 網際網路給我們賦能嗎? … 135
第九節 虛幻的參與 … 137
第十節 懶人行動主義 … 139
第十一節 瑜伽極客 … 141
第八章 聚集:社交網路的興起 … 143
節 棄世孤獨 … 144
第二節 內在的連線需求與臉書 … 145
第三節 供他人看到的經驗 … 147
第四節 同感 … 149
第五節 虛幻的接觸 … 151
第九章 數字兒童 … 155
節 童年的身心發展 … 156
第二節 被剝奪的童年 … 158
第三節 計算機用於教學 … 158
第四節 導師的缺乏 … 160
第五節 技術用作對社會恐懼的回應 … 161
第六節 連線的兒童 … 162
第七節 不眠的兒童 … 164
第十章 書面文化與分析性頭腦 … 167
節 分析技能與批判技能 … 171
第二節 通過電子書獲取新的文化素養嗎? … 173
第三節 閱讀的“技術” … 175
第四節 數字寫作 … 176
第五節 交流與意識轉換 … 177
第十一章 在信息流中迷失 … 179
節 要注意激勵和上癮機制! … 180
第二節 當下注意它,永遠注意它 … 182
第三節 新就是酷 … 182
第四節 即時滿足 … 183
第五節 與即時滿足相關的神經變化 … 184
第六節 接受虛空與尤里卡效應 … 185
第七節 越來越快,卻僅為表象而已 … 187
第八節 進入信息迴路 … 189
第九節 技術更新與沉默的權利 … 191
第十節 多任務處理造成干擾 … 192
第十一節 無歷史,無敘事,無過往 … 195
第十二節 數字記憶與人的記憶 … 196
第十三節 上癮 … 198
第十四節 對感覺與上癮的知覺 … 202
第十二章 被數字分裂的自我 … 205
節 注意力 … 206
第二節 自我的建構 … 207
第三節 作為心理發展隱喻的技術開發 … 212
第四節 數百萬計的MP3 與缺失的“我的個性” … 214
第五節 對機器的依戀 … 216
第六節 鏡像需要 … 217
第七節 母親的餵食與父親的限制背景 … 218
第八節 沙塔崩解:走向精神分裂 … 219
第九節 他者作為意象 … 222
第十節 與身體分離 … 222
第十一節 分裂狀態是一種本體狀態 … 225
第十二節 眼睛、耳朵和全球部落主義 … 225
第十三節 作為媒介的心靈 … 228
第十四節 無身份 … 230
第十三章 知識的處理 … 235
節 客觀性君臨一切 … 236
第二節 內外知識的結合 … 239
第三節 不知 … 242
第四節 語詞是僅次於靜默的選擇 … 247
第五節 我們靠大腦認知嗎? … 249
第六節 將思維外化 … 251
第十四章 登天 … 255
節 創生寰宇意識 … 257
第二節 作為自我維持力的技術 … 260
第三節 超越“我”的信息技術:用技術解除我們與自己的聯繫 … 263
第四節 此時此地 … 265
第五節 虔誠地消失在技術中 … 266
第六節 不朽的心靈 … 268
第七節 憑藉技術的精神力量 … 270
第八節 我們是機器嗎? … 271
第九節 創建心靈世界的意志 … 273
第十五章 心靈導師不怕蛇毒 … 277
節 逃出迴環圈 … 279
第二節 螢幕媒介與冥想的比較 … 281
第三節 冥想 … 284
第四節 信息技術基本上是反冥想的 … 286
第五節 通過技術創建另一個虛幻世界 … 287
附錄 信息技術巨人及其驅力 … 289
參考文獻 … 301
人名和術語對照表 … 317
譯後記 … 323
作者簡介
義大利媒介批評家、布達佩斯俱樂部(前身是羅馬俱樂部)科學委員會委員。他文理兼通,既是編程人,又批判技術;既是出版家,又是學者。主要著作有《被數字分裂的自我》和《為什麼要退出臉書》(Facebook Logout:Experiences and Reasons to Lea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