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盛勇

袁盛勇

袁盛勇,男,1970年生,漢族,湖南新化人,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盛勇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
  • 任職院校: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出版圖書,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1995年9月—1998年6月,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8年7月—2001年8月,廣東嘉應大學(現嘉應學院)中文系任教,講師。
2001年9月—2004年6 月,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導師為吳立昌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4年2月—2009年6月,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任教。
2005年起擔任碩士生導師,副教授,2006年起任學校低職高聘教授;2007年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8年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工程第二層次人才;2008年11月破格晉升教授。
2004年9月—2008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楊義教授。
2009年7月—2017年4月,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
2010年起任三級教授;2012年起任文學院職稱評審專家組副組長,重慶師大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4月增列為陝西師範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2017年5月—至今,受聘陝西師範大學“曲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調入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

出版圖書

  • 沒有更多了
作者名稱:袁盛勇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23年6月
《重構魯迅和延安文學》是一本202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盛勇。
參考資料

學術成果

(一)論文(CSSCI)
1.《論延安文學觀念中悲喜劇意識的嬗變》,載《文學評論》。
2.《延安文學及延安文學研究芻議》,載《文學評論》、《中國文學年鑑2006年卷》收錄。
3.《民族-現代性:民族形式論爭時期延安文學觀念的現代性呈現》,載《文藝理論研究》,《新華文摘》,並上封面重點篇目;2008年該文被面向21世紀研究生教材《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上)》。
4.《直面與重寫延安文學的複雜性》,載《學術月刊》,《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並上封面重點篇目。
5.《讀< 新中國文藝政策的文化闡釋>》,載《文學評論》。
6.《回到複雜而完整的魯迅》,載《學術月刊》。
7.《論周揚延安時期文藝思想的構成》,載《文藝研究》。
8.《評<20>》, 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9.《“黨的文學”:後期延安文學觀念的核心》,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新華文摘》論點摘編。
10.《延安文人視域中的“民間藝人”》,載《文藝理論研究》;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1.《集體創作與後期延安文藝戲劇作品的形成》,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12.《論後期延安文藝批評與監督機制的形成》,載《文藝理論研究》。
13.《論後期延安文學中的“語言”》,載《學術月刊》。
14.《真實而脆弱的靈魂——論丁玲延安時期話語實踐的嬗變及其複雜性》,載《文藝理論研究》。
15.《重新理解延安文學》,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科版)》;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6.《絕對忠誠和服從的“小兵”——許廣平、馮雪峰對魯迅形象的塑造》,載《文藝爭鳴》。
17.《魯迅思想的遺憾——從他與周揚的根本分歧談起》,載《文藝爭鳴》。
18.《< 講話>的邊界和核心》,載《文藝爭鳴》。
19.《延安時期文人心態的形成》,載《文藝爭鳴》。
20.《延安文學觀念中的文學和政治》,載《文藝爭鳴》。
21.《有所感悟與感悟不夠——論梁實秋對“五四”新文學的批評》,載《文藝爭鳴》。
22.《未曾落定的言說與存在——讀阿來小說》,載《文藝爭鳴》。
23.《在經典性和歷史性之間的魯迅研究——以李何林的《魯迅〈野草〉註解》為中心》,載《魯迅研究月刊》。
24.《萌發與沉落:自我意識與魯迅小說中的死亡》,載《魯迅研究月刊》。
25.《延安時期的集體創作——作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化寫作方式的誕生》,載《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
26.《“感悟”在中國文化中的存在論基礎》,載《中國文化研究》。
27.《延安時期“魯迅傳統”的形成(上、下)》,《魯迅研究月刊》。
28.《論魯迅留日時期的復古傾向(上、下)》,《魯迅研究月刊》。
29.《九十年代以來魯迅研究的玄學化傾向》,載《甘肅社會科學》。
30.《國民性批判的困惑》,載《魯迅研究月刊》。
31.《全球化狀態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主體的建構》,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32.《政治性:魯迅思想的一個重要維度》,載《河北學刊》。
33.《實效至上 科學精神與理想人性——20世紀初期魯迅對於科學思想的認識》,載《魯迅研究月刊》;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34.《< 白鹿原>:回歸傳統的平庸》,載《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35.《< 離婚>的敘事分析及其文化意蘊》,載《魯迅研究月刊》。
36.《論周文文藝大眾化思想的構成》,載《河北學刊》。
37.《〈夢之谷〉:一部成功與失敗交織之作》,載《民族文學研究》。
38.《重構現代中國學術方法》,載《學術月刊》。
39.《抵達歷史和文化的深層》,載《南方文壇》。
40.《民族主義:前期延安文學觀念形成的最初動力和邏輯起點》,載《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
41.《平實中含蘊了真精神》,載《魯迅研究月刊》。
42.《論十七年文學中的理想主義情懷》,載《青海社會科學》。
43.《魯迅的“沉淪”——論魯迅言與思的不一致乃至背離》,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44.《< 丁玲傳>的求真和創新》,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45.《評< 學科觀念與文學史建構>》,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46.《延安文學研究的還原性特徵》,載《文藝爭鳴》。
47.《作為問題存在的“左聯”》, 載《文藝爭鳴》。
48.《重識新疆文學及其當代意義》,載《當代作家評論》。
49.《土改運動的心靈史詩和複雜書寫》,載《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
50.《對延安文藝的重新認知》,載《河北學刊》。
51.《“魯迅現象”的歷史性和當代性》,載《文藝爭鳴》。
52.《再論對延安文藝進行重新認知》,載《河北學刊》。
53.《魯迅精神和我們的文學傳統》(與張江、孫郁等合著),載《人民日報》。
54.《魯迅後期蘇聯觀的重識》,載《東嶽論叢》。
(二)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延安文學的形式變革研究》,主持,在研。
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陝甘寧文藝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之子課題“陝甘寧文藝研究資料整理與彙編,主持,在研。
3.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毛澤東時代魯迅的接受和傳播研究》,主持,已結項。
4.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魯迅在毛澤東時代的接受和傳播研究》,主持,已結項。
5.教育部人文社科後期資助項目:《延安文學的複雜化形成及其流變研究》,主持,已結項。
6.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延安文學流變論》,已結項。
7.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延安文藝與現代中國研究》,主持,在研。
(三)著作
1.《魯迅:從復古走向啟蒙》,獨著,22萬字,上海三聯書店。
2.《歷史的召喚:延安文學的複雜化形成》,獨著,25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
3.《通向現代文學的本來》,獨著,35萬字,中國文史出版社
4.《當代魯迅現象研究》,獨著,29萬字,人民出版社。
5.《還原與重構——新的延安文學研究在崛起》,主編,重慶出版社。
6.《聚焦二十世紀——周大新< 第二十幕>評論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7.《中國現代文論選》,21世紀高校教材,參編(陳思和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8.《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副主編(錢理群.陳子善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10.《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第3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第4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榮譽獎項

1.《“黨的文學”:後期延安文學觀念的核心》(論文),獨立,2012年獲第三屆王瑤學術獎
2.《延安文學研究》(系列論文),獨立,2006年獲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3.《延安時期“魯迅傳統”的形成》(論文),獨立,2006年獲浙江省首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4.《民族-現代性:民族形式論爭時期延安文學觀念的現代性呈現》(論文),獨立,2008年獲浙江省第二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