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樹芝

袁樹芝

袁樹芝,火箭總體技術專家。1958年開始從事探空火箭的研製工作,作為總體技術負責人,參加了多種探空火箭的總體方案論證、設計、製造及發射試驗,為多項關鍵技術的解決和研製發射的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還參加領導了東方紅一號衛星觀測裙及遠程飛彈回收艙等的研製工作。盡心盡力,嚴謹務實,為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作出了一份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樹芝
  • 外文名:Yuan Shuzhi
  • 別名:字紫房
  • 國籍:中國
  • 職業:火箭總體技術專家
  • 性別:男
人物生平,技術成就,研製探空火箭中的貢獻,開展中國生物火箭研製試驗,東方紅衛星觀測裙任務,鋁合金整體封頭推進劑容器攻關,嚴謹細緻,挽回了洲際飛彈回收艙的失敗,個人簡歷,

人物生平

袁樹芝,字紫房,1915年8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一普通職員家庭。1934年在江蘇省立南京中學畢業後曾入上海復旦大學、南京金陵大學及國立中央大學等校學習,均因學費昂貴或患病及日本侵略軍侵華時局動盪而中途停學。1938年逃難至上海插班入上海交通大學學習,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汽車專業。當時正值國難深重、民不聊生、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袁樹芝眼見民族的危亡、南京大屠殺中家人慘遭殺害,決心努力攻讀科學技術,將來為國家的強盛出力。解放前曾先後在上海新亞機器廠、東亞鐵工廠、海軍上海工廠任職員、技術員、副工程師等職,主要從事機械設計製造工作。1941、1948、1949年曾三度失業在家。由於在舊社會飽受生活煎熬和失業威脅之苦,他滿懷希望歡欣鼓舞地迎來了解放。解放後,先後在一機部船用內燃機廠籌備處、一機部設計總局六分局任工程師,從事船用柴油機及船廠的設計、船用主機工藝分析研究等工作。1956年在一機部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領導設計處工作,曾組織一機部所屬各工廠工藝設計人員參加培訓班,聘請蘇聯專家講課並編制大型先進工藝裝備圖冊十多本,發至各廠供設計工藝裝備時參考,對提高各廠生產能力起了重要作用。1957年8月調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參加研製自由活塞式發動機獲得成功,並從事降低柴油機油耗、燃燒室結構分析及燃燒過程實驗研究。此期間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袁樹芝有關柴油機及船舶管道系統、閥門的著作和譯著5本。
1958年11月調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從此加入我國火箭、衛星的研製行列。自1958年11月至1965年9月,先後擔任工程師、主任設計師、院部及室技術負責人等職,從事早期探空火箭總體設計及火箭發動機研製工作。曾親自向朱德總司令匯報,受到親切勉勵。1961年任上海新新機器廠副總工程師,負責仿製地空飛彈的圖紙設計工作。1964年赴法國參加國際真空會議,並至法國空間研究中心、衛星接收站及工廠參觀學習。1965年至1971年在七機部第八設計院負責型號總體工作,負責T-7S系列生物火箭的總體工作。T-7S曾將大白鼠、果蠅、小狗等多種生物成功發射至70千米高空並全部安全回收,這是我國首次傳送生物至高空。1968年負責提出我國早期宇宙飛船的總體方案,完成載1人及載5人兩種論證方案。以後參加了返回式衛星方案設計,負責研製並圓滿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觀測裙任務。1976年恢復業務工作以後,又在508所所部負責攻克新長征11號(XCZ-11)運載火箭推進劑容器封頭的整體成型及鋁合金材料焊接工藝兩項技術難關。經艱苦探索,終於採用爆炸成型新工藝製成了國內尚無先例的大直徑鋁合金整體封頭並焊成合格的大型鋁合金推進劑共底容器。
1980年起任七機部五院508所副總工程師、五院科技委委員、508所科技委副主任等職。1988年10月1日獲我國國防科技委員會頒發的“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及證書。1989年4月1日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頒發的“為空間技術工作18年”的榮譽證書。1991年10月1日獲政府特殊津貼及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老專家稱號。
袁樹芝一生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晚年還刻苦學習自動控制理論,以滿足工作需要。他熱愛祖國、學識淵博、為人謙和,生活儉樸,對同志只要有求於自己,必定盡力相助。

技術成就

研製探空火箭中的貢獻

1958年,中國科學院把研製人造衛星列為重點任務,建立了3個設計院,其中負責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總體設計的是第一設計院,其總體設計部和發動機設計研究部於1958年遷至上海。上海市委大力支持,調集人力物力,加強力量,成立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袁樹芝就在此時從一機部內燃機研究所調入上海機電設計院,先後在發動機室、總體室任職,職務是主任工程師,主要負責技術工作。為了給研製大型運載火箭積累經驗和鍛鍊火箭技術隊伍,上海機電設計院領導決定先設計一個推力較小、採用常規液體推進劑的T-5火箭。當時,參加工作的大多為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大家對火箭及其發動機都很陌生,缺乏經驗,他不畏困難,和大家一起向這一全新的技術領域攀登。他們日以繼夜,以僅有的某型號火箭資料為出發點,研究分析,於1958年12月完成了T-5火箭初步設計。T-5火箭為單級液體有控火箭,直徑0.85米,長10.37米,地面穩定推力49千牛,起飛質量2.62噸,推進劑為液氧、甲烷,目的是探測中層大氣結構和各種地球物理現象。1959年1月14日,上海市委召集上海機電設計院以及承擔研製協作任務的5個有關局、9家工廠和2所大學的負責人開會研究探空火箭的研製工作,形成以上海機電設計院負責設計、試製、發射,空軍第13 修理廠、上海柴油機廠、上海工具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四方鍋爐廠、上海江南造船廠負責加工生產的協作體系,共同承擔研製T-5火箭的任務,並作為以後各探空火箭的研製加工基地。T-5火箭在空軍第13修理廠加工裝配,日夜不停,袁樹芝和年青的同志們一起與工廠緊密配合,1959年12月29日,T-5完成總裝。當時因缺乏試驗條件,只能供地面參觀。1959年12月,劉少奇主席、鄧小平、李富春、陳毅等國家領導人曾視察研製中的T-5火箭。
在此期間,袁樹芝還參與負責T-6、T-7M(亦稱小T-7)、T7火箭總體方案的設計工作。T-7M火箭的目的是對T-7採用的主要技術進行試驗,以加快T-7的研製進度。1959年9月由袁樹芝負責研製的T-7M單極火箭的設計方案提出。之後,解決了液體推進劑的選定、薄壁高壓容器焊接等技術關鍵問題,研製出了直徑為0.25米,發動機為擠壓式,推進劑為硝酸(氧化劑)、苯胺糠醇混合劑(燃燒劑),推力為2.2千牛的小T-7火箭。他又帶領大家艱苦創業,自己創建試驗條件,於上海江灣機場一廢舊碉堡內自己動手砌成簡易發動機試驗台。試驗時,黎明前即需到達碉堡作安裝管道等試驗準備工作,需用的壓縮空氣亦由大家用手推車將氣瓶步行推到2千米外的上海柴油機廠充氣,有時一直要忙碌到深夜甚至凌晨1、2點鐘方能休息。1959年12月27日第一次試驗是摸底性質,氧化劑、燃燒劑均只加注了規定量的一半,啟動後燃燒正常,大家第一次看到自己設計的火箭發動機噴出了火焰,無比興奮!隔了數天,做正式試驗,氧化劑與燃燒劑均注滿了容器,啟動後爆炸,經反覆研究發現故障原因在於未在容器中留氣墊,又經過多次試驗和系統改進,T-7M火箭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
1960年1至2月,進行T-7M火箭的發射試驗。當時的試驗條件很差,試驗地點在上海南匯縣老巷人民公社西湖生產隊楊家浜距海3千米處,四面空無人煙,大家艱苦奮鬥,在小發射場中央的發射台上垂直固定了20米高的燕尾槽形單軌發射架。在1月25日及2月11日的接連失敗之後,機電設計院科技人員細心分析研究,解決了尾部殼體振斷及頭部振落等問題後,2月19日第三次試驗發射成功,火箭升空7千米,墜人海邊的淤泥中。看到自己親手研製的火箭上了天,大家萬分高興。
在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T-7M和T-7的方案論證、設計、試驗和發射工作中,在技術副院長和總工程師領導下,袁樹芝作為技術負責人及重要參與者,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為火箭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

開展中國生物火箭研製試驗

1963年,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擬於1963至1965年利用T-7火箭進行生物學研究。八院副院長楊南生和總工程師王希季負責行政和技術領導,由時任院部工程師的袁樹芝負責生物試驗火箭的總體工作。生物試驗火箭以T-7A火箭為運載工具,上裝生物箭頭。為了創造能適合試驗生物生存和活動的條件、取得試驗數據並能安全回收,需要新研製滿足要求的生物箭頭。生物箭頭內除試驗生物外還應具有供氣系統、攝影系統、遙測系統、減振隔振系統、回收系統。供氣系統在飛行過程中供給生物艙新鮮空氣並能在起飛前和著陸後與地面大氣自動串通換氣;攝影系統拍攝2隻活動大白鼠從超重過渡到失重及失重狀態下的活動姿態;遙測系統測量1隻固定白鼠的心電圖變化;減振隔振系統應保證火箭軸向過載係數滿足生物承受能力;回收系統採用減速傘與主降落傘二級方案,確保生物箭頭安全著陸。大家克服各種困難,終於研製成功T-7S1生物火箭。1964年7月19日、1965年6月1日、6月5日先後於安徽省廣德縣603基地發射3枚,均獲得圓滿成功。發射高度分別為70千米、60千米、60千米,分別於7小時、10 小時和11小時後回收到生物箭頭。箭頭中的大白鼠、小白鼠、果蠅、酶、菌類等均完整回收,系統工作正常。除第3枚因太陽曝曬時間過長,部分生物死亡外,前2枚生物均活著回來,達到了預期的試驗目的。
1965至1966年袁樹芝又負責了做高等動物(狗)飛行試驗的更大生物火箭T-7S2的總體工作,箭頭直徑600毫米,運載工具為T-7A火箭。生物艙內有狗、大白鼠、真菌、放線菌、菌體等,還有磁記錄系統、核子膠塊、電路控制系統、攝影系統、生物生活條件保障系統等。磁記錄系統記錄狗的心電、血壓、體溫、呼吸、火箭軸向過載係數以及生物艙內的環境參數。核子膠塊測量生物艙內的電離輻射強度。生活條件保障系統供給氧氣調節二氧化碳,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回收系統仍為二級回收。袁樹芝於1966 年7月15日及7月28日先後在603基地主持了2次發射,2枚箭頭均完整回收,小狗“花花”、“珊珊”及其他生物均活著回來。T7S1與T-7S2作為一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生物火箭的試驗任務不停地前進。袁樹芝又一次做為技術負責人承擔了和平一號生物火箭的研製任務。該火箭預定將猴放人箭頭,用彈道飛彈型號作為運載工具,發射高度300千米。設計加工完成後,1967年冬,袁樹芝率領設計組人員前往酒泉基地察看發射場所、設備、頭部預計降落區。他們冒著嚴寒,深入無人沙漠六七十千米,幾乎迷失歸路,深夜始得返回基地。後因任務撤消,“和平一號”未能發射。
在此期間,袁樹芝還負責論證早期載人飛船的方案工作。袁樹芝在領導的支持下組成了飛船設計組,從事方案論證。先後提出兩個論證方案。

東方紅衛星觀測裙任務

我國研製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要求“看得見”和“聽得到”。“看得見”任務由508所承擔,主要是研製觀測裙。時任508 所高級工程師的袁樹芝作為此項任務的技術抓總負責人,和大家一起圓滿完成了任務。他們與上海的紡織廠合作,研製成功一種質輕、反射能力很強的黃色球狀織物,在陽光照射下能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同時他們還設計出一個能旋轉的裝載架,球形織物經摺疊後固定在此架上。當衛星入軌後,在彈射螺釘作用下,球形織物被拉開,架子旋轉時的離心力使織物張成一個大球。衛星飛行時,在夜晚從地面看上去非常明亮,圓滿完成了任務。

鋁合金整體封頭推進劑容器攻關

新長征11號火箭(後稱長征1號丙)研製工作中的技術難關之一是鋁合金整體封頭推進劑容器的研製,其中的關鍵難題有二,即整體封頭的成型和容器鋁合金材料的焊接。封頭直徑約1.5米。以往的封頭大都採用多塊鋁板拼焊而成,為了提高可靠性及減少鋁合金焊接的困難,新長征11號火箭要求採用整體封頭。為了攻克這一難關,他作為鋁合金整體封頭推進劑容器研製的技術抓總負責人和大家一起赴各處調研學習,在對比了旋壓、水壓機成形及爆破成形等方案後,他力主採用水下爆破成形這一技術途徑來解決此項難題並得到領導的有力支持,儘管此前還沒有人將爆破成形技術套用到這樣大尺寸整體封頭成形上的先例,但袁樹芝和大家一起不畏困難,決心攻克這一難關。他們從挖大水坑開始,鑽研爆破成形技術,邊實驗邊總結經驗,修改參數,袁樹芝雖然已是60 多歲的老人,但每次實驗必定親赴現場,不顧天氣炎熱,和大家一起試驗,取得第一手材料和經驗。試驗終於圓滿成功,製造出的整體封頭經水壓試驗、爆破試驗、反壓試驗均符合要求。與此同時並進的鋁合金容器材料焊接攻關,也在向兄弟單位學習及不斷研究改進後掌握了此項技術,焊接出了合格產品,鋁合金整體封頭推進劑容器終於研製成功。

嚴謹細緻,挽回了洲際飛彈回收艙的失敗

1980年,我國向太平洋發射飛彈,508所負責回收艙數據囊研製及回收工作。1979年11月底離交貨日期只有1個月了,而負責此項任務的王希季所長需至雲南進行火箭發射試驗,因此讓袁樹芝代他負責管理此項任務。袁樹芝牢記國防科工委張愛萍主任“此項任務有關國威軍威”的指示,當晚就去實驗室檢查情況。當時大家都在日夜加班,以保證12月底按期交貨。由於袁樹芝強烈的責任心和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檢查中發現尚未交付的2個回收艙的控制盒線路已被電池漏出的電解液腐蝕,不能使用。他當即將此嚴重情況報告王希季所長,王所長又向黨委上報並指出用這種回收艙去發射,必然失敗無疑。所領導又把已交付的2個回收艙借回,檢查其控制盒電路,發現也同樣被電解液腐蝕。黨委決定立即重新研製,日夜組織加班,重新總裝回收艙,重新做試驗,而車間夜裡又無暖氣,大家奮勇拼搏,終於在12月28日完成合格產品並按期交貨,避免了發射後取不到試驗數據的重大事故。袁樹芝因勞累過度,病倒一周。

個人簡歷

1915年8月24日 生於南京市。
1934~1937年 上海復旦大學、南京金陵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機械系學習,肄業。
1938~1941年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學習,畢業。
1942~1945年 上海新亞建業公司及新亞機器廠技術員。
1945~1948年 上海東亞鐵工廠工務課長;海軍上海工廠上尉副工程師。
1949~1956年 北京鐵道部廠務局公務員;一機部船用內燃機廠副工程師;一機部設計總局六分局工程師。
1956~1958年 一機部工藝與生產組織研究院工程師;一機部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工程師。
1958~1965年 中國科學院上海機電設計院工程師、主任設計師、室技術負責人、院部工程師。其間1961~1962年兼任上海新新機器廠副總工程師。
1965~1985年 七機部第八設計院院部工程師;京字174部隊及七機部508所所部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科技委副主任;七機部五院科技委委員。
1985年 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