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遊仙都峰記》刻石

袁枚《遊仙都峰記》刻石

乾隆四十七年(1782)春,著名文學家袁枚列浙東遨遊。他游畢雁盪山後,途經處州過縉雲縣。時知縣陸公外出,且正值春江水足,遊仙都過往不便,從吏以實相告,只得作罷。但見縣衙門內,一家眷養豬於堂,不禁嘲之一笑。在黃龍山,作《游黃龍山記》一篇。傍晚投宿黃碧塘,見此地民俗奇趣,步人黃碧虞。被村人認出,改宿處士虞啟蜀家。第二日,由虞啟蜀帶路經吳源到仙都,暢遊一天,作記一篇和詩數首。從那以後,虞啟蜀成了袁枚的山中朋友,交誼甚好。民國六年(1917)漢川歐陽忠誥任縉雲縣長時,撥款刻上石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袁枚《遊仙都峰記》刻石
  • 占地面積:不詳
  • 鐫刻日期:民國六年(1917)
  • 紀念人:袁枚
地理位置,人物簡介,

地理位置

袁枚《遊仙都峰記》刻石,位於浙江省縉雲縣境內。

人物簡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清代著名文學家。一生以率情以行、風格特異而聞名。曾自謂“孔鄭門前不掉頭,程朱席上懶勾留”。他好詠,好色,好錢,好游,好友,好花鳥泉石,不願“為大官作奴”。在江寧(今南京)任上建得隨園後,思想“使吾官於此,即一月至焉;使吾居於此,則日日至焉”,因而辭去官職,“竟以一官易此園”。他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來縉雲,行前已游罷雁宕山。有人告訴他,永嘉仙岩、縉雲仙都均值得一游。他本打算先遊仙岩,舟行10里,方知走岔了道,於是不再折返,順道遊覽青田石門洞、麗水南明山,一路來到縉雲。
袁枚袁枚
從麗水到縉雲有兩條路:一為水路,乘船筏逆好溪而上;一為山道,即括蒼古道,經卻金館、桃花嶺而入。袁枚是取山道乘輿去縉雲的,這有他所寫的《輿夫嘆》為證。桃花嶺長30里,橫跨麗水、縉雲兩市縣。嶺顛有隘頭村,已屬縉雲管轄。當地民諺云:“桃花雲里過,隘頭半天高。”可見其地勢高峻。五月時節,陰雨不定,袁枚半撩轎簾,看山花爛漫,攬群峰入懷,饒有情趣。其《山行雜詠》(二首)云:
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蠶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晴山高聳雨山沉,起愛天晴游愛陰;
一種清淡濃苕嶢,王維能畫不能吟。
袁枚就這樣晃晃悠悠地上山,心情怡然自得。但同時,他也體會到轎夫的艱辛,並寄於一定的同情,《輿夫嘆》中就有“輿夫負重行,上山復下谷;經盡諸艱險,垂暮方息足”句。從此詩中,我們還可以知道,袁枚曾經在隘頭村宿夜,轎夫們徹夜賭博,他一方面予以批評,卻又認為“愚民”不可理喻:
誰知重張燈,徹夜作蒲博。
此哄彼復嗔,甲逃乙更逐。
所得幾何錢,未足供饘粥。
胡乃大鴟張,拋散如星落。
物性果不齊,熊魚各有欲。
上智與下愚,不可常理度。
且勿憂人憂,姑且樂吾樂。
既然身入縉雲,仙都不可不游。於是“謀之邑宰”,然而知縣“有難色,以溪漲辭”。知縣作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未見史志記載。但我們可以從袁枚所寫的一些詩文,結合縉雲的實際情況,大致推斷出以下兩個原因:一是袁枚此時已經離開官場,不過一介文人而已,雖然名氣不小,畢竟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所謂人走茶涼是也;二是縉雲地瘠民貧,縣衙經費開支大約也是捉襟見肘,而袁枚可是講究排場之人,此行30餘人,陪吃陪喝陪游確有困難。但不管是何原因,得罪袁枚是肯定的了。這袁枚也非大度之人,他在縣衙看到縣官養豬,於是便作文譏諷。其文收入《隨園詩話》中,今錄於下:
處州山水清佳,而樸野已甚。余壬寅春遊雁宕山,過縉雲縣,見縣官訟堂養豬,為之一笑!伊小尹太守到任後,寄來詩云:
彈丸十邑宰官分,四野誰歌挾纊溫?
山地畸零休論煩,人家三五便成村。
清秋露冷猿啼樹,黑夜風號虎到門。
利用厚生當務急,就中俗吏恐難論。
伊小尹,名湯安,小尹為其字。滿州正白旗人,乾隆舉人。1991年《麗水地區志》載其乾隆四十三年(1778)任處州知府,次年即由楊成龍接任。從上文看,伊氏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後當曾復任處州。對此,《麗水地區志》未載。
從詩中看,伊小尹還是為縉雲縣官說了話的,但語氣相當委婉,多少有點辨白的味道,而且末了還指責他為“俗吏”。
縉雲縣官究竟是俗吏還是清官,歷來見仁見智。郭沫若在《讀〈隨園詩話〉札記·關於訟堂養豬》一文中認為:“《訟堂養豬》是一大好詩料,此縉雲縣官是一大好清官。”他的立論依據就在於“豬之為用甚大,乃利用厚生之至寶。”這觀點自然不錯,便是平民百姓,人人懂得。而其實,縣官重視養豬,不必親自飼養,也不必養到訟堂之上。要想養豬事業得到發展,重要的是要有切實有效的惠民政策。當然,這是題外之話,毋庸贅述。
袁枚從縣衙出來,心甚悻悻。但他還是順道遊覽了黃龍山,並作《游黃龍山記》。黃龍山距離縉雲縣城10公里,山呈環形,猶如盤龍,古時常為屯兵紮寨之地。山中有黃龍禪寺,為唐代乾寧年間所建。《游黃龍山記》全文600餘字,而真正記其形勝者不到30字,其餘皆為議論,故有人批評此文“是山說也,非山記也,與黃龍何與?”袁枚答道:“余因游黃龍而憬然有悟,故揭所見以書之。且游台、岩俱有詩,游黃龍無詩,記之所以代游黃龍之詩也。”
游罷黃龍山,袁枚一行繼續上路,當晚宿於黃碧塘旅店。到達黃碧塘時,日已偏西,但見前村瓦屋鱗列,又依從人所請,一道遊覽了虞氏莊園,然後返回旅店安歇。至於仙都,明日就不打算前往遊覽了。
正要解衣上床,忽聞門外人聲嘈雜,原來是莊主虞啟蜀兄弟到此,盛情邀請袁枚到家。這黃碧塘今名黃碧虞,為虞氏聚居村落,全村1300多人,其中虞氏1000多人。虞氏南宋時由義烏華溪遷入,系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後裔。莊主虞啟蜀雖無官職,卻也並非尋常人家,小時候他就讀過袁枚文章,故而仰慕袁枚已久。當下在燈光下得見尊容,不禁詫異道:“我輩幼讀先生文,以為國初人,年當百數十歲。今神采若斯,是古人復生矣。願須臾留,明日陪遊仙都。”袁枚道,遊覽仙都本來是我的心愿,只是我們一行有30餘人,驢馬8匹,怎么可以這般相擾?虞氏也不容袁枚再行推託,隨命從人卷帳抱衾到虞家。次日,“廚具饌,里具車,導入響岩”。然後游小赤壁、鼎湖峰、仙榜岩、初陽穀等處,當晚仍宿虞家。其後,袁枚作有《遊仙都峰記》和《仙都有鼎湖響岩掛榜諸色目》詩。
對於這意外之游,袁枚頗為欣喜,他在《遊仙都峰記》中道:“嘻!是游也,非虞氏主之,則仙都不可游;非從隸有請,則不詣虞氏;非日尚晏溫,則從隸雖請亦不往;非具生紙以名通,則虞氏不知我為何人。我之當遊仙都,仙都之當為我游,天也,非人也。然仙岩咫尺可游,而於意外失之;仙都心已決舍,萬不能游,而於意外得之。”
對於這意外之游,袁枚不但頗為欣喜,而且心存感激。13年後,他對此仍念念不忘,連虞家“屋舍之清幽,門前古樹之林立,下榻之所古琴掛壁,隔窗子弟書聲琅琅”等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只是路途遙遠,音訊難通,故而特托永嘉縣令司馬君的家人帶親筆書信、《遊仙都峰記》並贈詩四首以相問候,“庶幾將來魂魄長逝,不留余憾。兩家子孫或有相逢話舊之日,亦是千秋佳話焉。”(民國《五雲虞氏宗譜》)。
《贈虞啟蜀陪遊仙都峰詩》(四首)如下:
縉雲梅雨散輕塵,旅店逢春不是春,
忽把名山來贈客,仙都接引有仙人。
門前高樹萬千行,壁上瑤琴三兩張;
我拉當年劉子驥,公然兩夜作漁郎。
聞名當作古人訛,道我年將百歲過;
自笑陽休雖健在,相逢卻也鬢霜多。
永興注家世舊知名,家住仙鄉夢亦清;
曉起聞雞催起舞,隔窗先有讀書聲。
註:永興,即唐代著名書家虞世南,官至秘書監,封永
興縣子,人稱“虞永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