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朱

袁景朱(約?1677(康熙十六年)—?(1725年雍正三年在世)),又名超,清初河南睢州人,國子監太學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曾為曾祖袁樞請銘于田蘭芳,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初九日為嗣父袁山請銘於劉起和王式谷(1662-1725)。移居地為今民權縣花園鄉吳老家村傅莊村,為今吳老家村袁氏之遷始祖,約於清朝康乾年間吳三桂事變之後北遷至吳老家。睢陽尚書袁氏第12世人,明兵部尚書袁可立五世玄孫,明河南參政9世袁樞曾孫,清新寧州知州10世袁賦誠嗣孫,袁賦諶次孫,11世袁山嗣子,袁僩(1652—1697)次子。

“康熙三十八年夏六月,楚雄別駕袁公嗣孫景朱踵門拜請,曰:“先曾大母劉淑人卜於是年十月二十六日歸窀穸。先生與余家世有連且交,朱本生大父分詣尤篤,蓋嘗志兩大父墓矣。先淑人行跡猶在,敢以壙中石累先生。”(《河南大梁兵巡道布政司右參政袁樞墓志銘》)

“(袁僩)子三:景周,歲貢生。景朱、景薛皆國子監監生,景朱出繼伯祖(袁賦誠)後,景薛出繼伯父(袁侗)後。”(《袁僩墓志銘》)

基本介紹

  • 本名:袁景朱
  • 別名:超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河南睢州
  • 主要成就:主持編寫《明河南參政袁樞墓志銘》、《袁山墓志銘》等
人物評價
子二,13世德興、德龍。13世德興為民權縣花園鄉吳老家之遷始祖,德龍遷睢縣南傅莊。孫四:14世占元、占魁、占文、占鰲。後代分居於民權縣花園鄉吳老家、吳老家村傅莊、 花園村、上樓村、睢縣董店鄉董店村。祖墳在吳老家東南地。
袁景朱
睢陽尚書袁氏十四世吳老家袁占文墓碑模擬復原圖
14世袁占文(1792——1858)碑文:”壬子戊午(乾隆五十七年——鹹豐八年) 春露秋霜 皇清國子監太學生例贈修職佐郎(從八品文官散階)袁公諱占魁字奪標暨德配劉、田…… 男馨庭孫瑞散曾孫……光緒十八年歲次壬辰(1892)季春下浣“。
14世袁占鰲,字泉峰,武庠生,配王氏。八十年代有殘碑依稀可辨,吳老家傅莊岳姓人家曾有廟記碑可辨字跡”武庠生袁占鰲一呼百應……“在吳老家村傅莊東頭曾建有木樓,會武功。袁占鰲生子三:樹堂、曉堂、雅堂。
15世袁樹堂,六品銜,賞頂戴花翎。生子三:畏三、道三、秉三。
16世袁秉三,小名“鵬”,享年九十餘,約卒於1970年前後。妻有精神病,無嗣,有女。
15世袁曉堂,字靜安。
15世袁雅堂,字靜軒。
袁雅堂墓碑文曰:
袁雅堂墓表
崇德追范前烈遠,尚朴遺規後昆長!
袁公,諱雅堂,字靜軒,素性仁厚,少而智慧,有令名司馬公,吾睢陽之望族也。
自尚書公(袁可立)顯於明神朝,巡撫登萊,招卒備兵,掃巨寇於榆關,盪胡虜于海幫。長城一帶,盡為寧宇,真能屏藩中原,黼黻皇猷者矣。公之先祖,三世(袁可立、袁樞、袁賦誠)奉君,克盡臣職,百有餘年。而一門事業文章猶盛,詩賦見稱。著有《弗過堂集》其字。
及公之祖(袁德興),慨先世之不繼,是以克勤克儉,光復舊業。而公之先君(袁占鰲)先伯(占文、占元、占魁),皆得英年入泮,不幸享年不永,良可嘆息。
及公身,當家道中落之後,立志自憤,敏而好學,月寒露冷,不懈不惓,故數年之間,德及於身矣,斐然盛章,燦然可觀。所謂春之盎盎,不足比其和秋之明潔,不能掩其光,斯可傳矣。非公之涉獵詩書,悉心故典,承先人之志,克光前烈,增輝華門也哉!嗚呼!吳下,不假之年既石古,傷哉命矣。
暨德配董儒人懿範蘊素,德性均淑,善事其翁,姓孝賢,久彰坤德,可封內助有功。
公猶仗義疏財,好樂施,故公之長子重三,次子戒三,三子樂三,皆享逸樂,花酒自娛。而玉楷成林,蘭枝有蔭,此皆公之陰德昭彰,天降之祥,為是故也。
泗水知縣姻家後學羅雅臣沐手撰文
淮陽師範畢業鄉晚閆傑三鞠躬書丹
中華民國三十年歲次辛巳孟春月穀旦。
(原抄於1987年1月29日春節下午吳老家東南墳地)
16世袁戒三(約1878—1930),字志安。約生於清光緒四年,卒於民國十九年,享年53歲。跛腳,妻盲。生子四,17世治(早卒)、沺(早卒)、清(袁秀義,64歲,墳在村南地)、潼(袁秀潼,66歲,墳在村南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