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莉

袁文莉,藝名文莉,音樂工作者,著名作曲家, 她創作的歌曲《永遠的小平》被100集文獻片《鄧小平的故事》選為主題歌, 並榮獲2004年度十大金曲創作特別獎;音樂作品《親親祖國》作為國慶獻禮歌曲曾在中央電視台等媒體播放。2004年袁文莉在雪域高原拍攝了一張藏族女孩的照片, 2005年照片獲全國大獎, 獲得5萬元的獎金, 袁文莉將獎金全部捐獻給了這位女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文莉
  • 別名:藝名文莉
  • 職業:音樂工作者,著名作曲家
  • 主要成就:《永遠的小平
代表作品,曲作品,專輯,攝影作品,歌曲《親親祖國》,有感而發,一氣呵成,旋律樸素、情感真實,條件艱難,照樣拍攝,歌曲《永遠的小平》,三年前的密封遴選,源自不拘一格的創新精神,沒有拔高的語言,卻有高拔的精神,攝影作品《惑》,紅原採風,藏族女孩偶然走進鏡頭,意外得獎,雪山草地艱難尋找畫中人,實現夢想,要用鏡頭向更多的人展示西部,專輯《天籟童心》,她在西部歌聲中尋找大愛,歌行路上,愛在心中,深入藏區採擷天籟之聲,

代表作品

曲作品

《親親祖國》
《熱土》
《鄱陽湖邊》

專輯

《天籟童心》製作人

攝影作品

《惑》

歌曲《親親祖國》

我市推出的一首抒發對祖國的無限眷戀之情的歌曲MV《親親祖國》已於9月27日起搬上螢屏。整個國慶節期間,這首由姚曉強、文莉詞曲,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演唱的歌曲將陸續在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廣東電視台以及深圳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播放。
歌曲作者之一文莉29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有感而發,一氣呵成

《親親祖國》是由南山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戲曲音樂部和深圳市文藝創作中心等單位聯合出品的。據文莉介紹,《親親祖國》的創作是純屬偶然的,同時也是她有感而發寫出的一首作品。2003年春節,她到廣州的一位朋友家中拜年,席間她和朋友看了中央電視台重播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畫面上,主持人正宣讀著海外華人發來的各種賀電,賀電談到了海外遊子割捨不了對祖國的情感,很多在國外生活超過三代的家庭,現在也經常回來尋根。於是她和朋友兩人就“海外華人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這個話題聊了起來,最後兩人有感而發,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你唱我和,一氣呵成地寫就了這首歌曲。在創作歌曲開始,文莉想到要表達的“不僅是海外華人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更要把國人對祖國母親的愛也表達進去”。最後,一首飽含“我挺起胸膛為你歌唱”、“親親祖國你給我力量”、“親親祖國你是我親娘”等情感歌詞的作品出來了,它把人民那種自然流露、恰如其分的民族自豪感完整表達出來了。據悉,作品《親親祖國》獲得了2003年鵬城金秋藝術節金獎,同時,在今年舉行的全國“百歌頌中華”比賽中也獲得了銀獎。

旋律樸素、情感真實

相對於其他表達情感的MV作品,《親親祖國》更加突出了兩個特點:第一,歌曲旋律樸素。《親親祖國》表達的是由心向外的一種自然和情感流露,在歌曲結尾,作者用一般敘事的方式寫了“親親祖國,親親祖國,親親祖國”,連續用三個“親親祖國”,更好的表達了由遠到近、由弱到強的一種情感傾訴。第二,歌曲以小見大。《親親祖國》以冷調為主,表達的是對祖國既冷淡又濃厚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歌曲以小人物為對象,用小角度的敘事形式來展現主人翁對偉大祖國日益變化的見證;同時,通過一位普通母親眼中的祖國的變化,展現祖國的強大。文莉告訴記者,在剪輯歌曲MV的時候,本來是計畫插入我國申奧成功、航天飛船升空成功等畫面的,但考慮到歌曲的定格是要更樸素、更自然、更真實,所以最後決定,所有表現大場面的畫面全部撤下來。

條件艱難,照樣拍攝

“拍攝條件比我想像中的還要糟糕。”文莉說。該歌曲於今年5月份正式開機拍攝,拍攝地點選擇了廣西的北海、黃瑤古鎮以及深圳三處。拍攝途中,由於天氣影響,歌曲製作花了近2個月才完成。“要到達拍攝目的地黃瑤古鎮,我們的車必須在山路上走5個多小時。”回想行車過程,文莉臉色都有點白了,“行車中,我們都在車上屏住呼吸,5個多小時,沒人說一句話。車走在那樣的山路上,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前途未卜’的意思,我們真的不知什麼時候,車子會掉下懸崖,又或者兩旁的山倒了,把車子埋沒。”除了路途危險,在拍攝目的地,生活用水、溫差變化、天氣不穩定等也是令工作人員痛苦的事情。條件是艱苦的,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拍攝工作的進行,經過了拍攝組人員的努力,《親親祖國》的MV還是完成了。

歌曲《永遠的小平》

三年前的密封遴選

2004年,時值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深圳的宣傳文化戰線和廣大文藝工作者都在思索,應該為這個特別的紀念日做點什麼?這樣,一項大型主題征歌活動應運而生,那就是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和市文聯主辦的“鵬城歌飛揚—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征歌活動”。當時偶然看到唐躍生這首歌詞的文莉立刻被詞作感情的質樸和直白所吸引。1996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南山區文聯的文莉,因不斷展露才華加之從事作曲的女性太少當時已有深圳作曲界的“大熊貓”之稱。雖然譜曲總共只用了三天時間,但在作曲之前她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與資料,包括《鄧小平文選》、文獻紀錄片、鄧小平女兒寫的回憶錄及各種傳記,直到在理性的思考中她找到了情感與情緒表達的最好方向。她說,創作來自長期內心與生活提煉的積累,它不是突然迸發的所謂靈感。平時她除了採風,就是讀書、寫作、聽音樂看影視作品,過著一種“修心”的安靜生活。
三天內一氣呵成譜了曲子之後,接著就要製作試聽“小樣”了。文莉去了廣州,找到了廣州交響樂團的樂手,自費幾萬元錄製了一張堪稱“大樣”的試聽盤,也就是說這個試聽盤其實從配器到演唱,幾乎一切都完全成型了。當時她請來演唱的是今年青歌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銀獎得主劉罡,那時劉罡還只是廣州戰士歌舞團的一名普通歌唱演員。  公開的征歌公平地進行,交上來的歌曲,一律封住作曲者的名字。遴選一共進行了三次,第一次看曲譜,第二次聽小樣,第三次鋼琴彈奏。評審們三次都將最高分給了同一首曲作。當文莉知道自己最終勝出時,她並不覺得意外,儘管拿到詞作時她曾感覺到無從下手,因為歌詞規整、不壓韻,又缺長短句,更像是一首詩,而有別於普通歌詞。她說,創作的動力源於感動。她記得小平去世的那天,她和全家人去了深圳市中心的小平畫像前,而當時的場面讓她十分震撼,那么多的深圳人自發地來到廣場,為小平同志獻花、鞠躬。  在文莉眼中,小平是偉人更是個普通人,人民對他也最親切,所以她就用最本真、最樸素的旋律,來塑造與歌頌小平。她採用了一些老民歌的旋律,覺得這樣才能與小平更貼近,表達的感情也更真誠,在歌曲的末尾部分,曲調是通俗的,更像是老百姓在說話,在向小平同志說心裡話,“這首歌曲的創作過程,對我的心靈也是個淨化和升華的過程”。

源自不拘一格的創新精神

從眾多作曲名家中勝出的文莉很感動,她說自己雖非新人,但畢竟年輕,這么重大的題材能夠選擇她,不僅僅是對個人作品的認可,更重要的是源自深圳的不拘一格的創新意識,這裡面有寬容、有信任,更有勇於承擔責任的一種精神。她記得市裡的一位領導在音樂電視《永遠的小平》發布會上說,“我不懂音樂,但是我聽別的作品沒感覺,就是這首讓我很感動。”  文莉的深切感受是,市委市政府往往在抓重大題材時很敏銳與準確,面對主旋律題材時,不但從大的方向,到小的細節,都給文藝工作者一個很寬鬆的創作空間,只要你能想的,他們就能在後備力量上全力支持,比如資金、人員,更重要的是信任。當時在拍音樂電視時熱得不得了,可文莉卻看見市委宣傳部的機關人員都到了現場,有的維護秩序,有的送水送便當,有的給一身西服的戴玉強打扇免得妝容盡毀。這讓她又一回切實地感受到政府的服務意識,感受到什麼叫務實與責任。

沒有拔高的語言,卻有高拔的精神

一首歌這樣才算好  繼《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之後,深圳歌曲《永遠的小平》在2004年8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播後,迅速引發熱烈反響,許多觀眾以熱情洋溢的電話和來信表示,這首主旋律歌曲喚起了他們心靈深處的情感,是小平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一首歌曲。尤其是8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首都各界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直播前後,滾動播放的《永遠的小平》響徹了全國,十多家省級衛視和廣播電台把歌聲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天地。當時,廣深鐵路的城際列車和沿線5個主要車站播出該音樂電視近4000次,在車廂內的顧客留言本上,很多乘客為這部音樂電視寫下了“樸實、真切、自然流暢”等評語。  時隔三年,說起這首“深圳製造”的名曲,人們仍然滿懷感觸,詞作家陳小奇說,《永遠的小平》真是太出色了,無論歌詞、旋律還是畫面都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評論家金兆鈞評價,“這首歌曲有三個特點,首先,高屋建瓴卻不事誇張地反映了小平親手開創的偉大事業。第二,用每個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反映了當代老百姓對小平的深切情感。第三是藝術家真情流露,沒有一絲刻意的成分。短短一首歌曲,卻勝過了千言萬語。”  一首歌如何能夠寫透一位偉大的歷史老人,在整首歌詞短短160多字里,其實蘊含和貫穿的是一句具有歷史情感的“小平您好”。還記得1984年國慶遊行,北京大學的學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瞬間傳遍世界,成為共和國歷史上一段珍貴的記憶,也從此定格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小平同志的由衷祝願和樸素、深厚的愛戴之情。“小平您好”就是這首詞作的情感基石,有了這個基石,才有了樸實而深厚的感染力,所以無論起首“人民親切地叫他小平”,還是“小平小平我們就這樣叫著你的姓名”都具有了穿透歷史的張力。同時,據作詞者唐躍生自己說,雖然小平同志是偉人,但他還是希望通過這首歌,讓大家能從一個人的意義上去看待小平同志,所以他以“堅強”與“真誠”來闡述小平的性格特徵,通篇沒有拔高的語言,卻有了高拔的精神。  文莉既是詞作的讀者又是譜曲者,從她講述的作曲過程中我們或許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歌曲《永遠的小平》的理解。  她將作品分為三大塊,開頭概述,中間敘述,結尾則緬懷。開頭的短短四句概括了小平接近一個世紀的一生,作曲既要體現出“鬧革命”的歷史長河,又要有小平親民的情感,於是她以非常乾淨的女聲合唱,在引子的序曲里用了老民歌似曾耳熟的曲調喚起親切感,但到“走過了長征又設計了新長征”的“新長征”之處又要體現與新時代的接軌,文莉採用了小調轉大調的寫作手法將老民歌帶回的久遠年代銜接轉換到改革開放的恢弘氣象。在中間敘述部分,她一反常規做法,採用副歌高潮部分的寫法,起始就以大調錶現“小平是個堅強的人”。小平是個說真話辦實事的人,他說話向來沒什麼文學的修飾,無論是“發展就是硬道理”還是“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而且詞作也是先有結論再闡述,那么從旋律的角度也就不能遮飾,應該用音樂大聲而直截了當地說出“小平是個堅強的人”,這樣才符合人物性格

攝影作品《惑》

紅原採風,藏族女孩偶然走進鏡頭

 2004年7月15日,袁文莉接到深圳市福田區政府組織的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捐資助學活動的邀請,聽說阿壩州的風光具有夢幻般的色彩,在出發的前一天特地買了一台數位相機,並經人指點學會了使用。
第二天,袁文莉就與同伴們一起走進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轄的紅原縣。“我對這片當年紅軍長征途經之地肅然起敬,雪山草地和藏族風情都化作我心地最美的音符,仿佛生命也因此而升華。”
18日中午,當採風途中稍事休息的同伴正紛紛登車準備繼續上路時,袁文莉被不遠處一位迎風走來的藏族小女孩所吸引,女孩嘴唇輕合,眉頭微蹙,臉頰上有兩抹鮮艷的“高原紅”。她從女孩的臉上讀出了藏族人的倔強,特別是女孩清澈、明淨而又充滿困惑的眼神深深地震撼了她。“我連忙拿出照相機來,頂著朔風,跪在濕地上不停地拍攝起來,希望能把這張稚嫩、有如天使般的臉,永遠定格在相機里。”
拍攝後,袁文莉從車上拿出了蘋果、餅乾給女孩吃,女孩卻呆呆地看著食品。袁文莉從嚮導口中才得知女孩不知道蘋果、餅乾是可以吃的食物時,她的心久久難以平靜———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心潮起伏的袁文莉,回到深圳後,很快將照片整理出來,再次回想起與女孩的奇遇,對女孩的身份產生了強烈的好奇:這個女孩是誰,她在做什麼?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袁文莉為這組照片中的一張取了個謎一樣的名字:《惑》。許多朋友都建議她拿這張照片去參加中國攝影家協會和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自有我主張”索尼Cyber-shot數碼攝影大獎賽。“對自己的照片沒有信心,自己連一個攝影愛好者都算不上,能夠獲獎嗎?”

意外得獎,雪山草地艱難尋找畫中人

親眼見到小女孩的貧窮,袁文莉腦海中經常會浮現出女孩的身影。她萌發了要找到女孩,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的想法。
頒獎活動結束後,她趕到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紅原縣政府。紅原縣委對此事非常重視,責令宣傳部派出懂藏語的幹部阿格多負責此事。在離縣城100餘公里的麥窪鄉和色地鄉開展尋找活動。
時間一晃半年過去了,尋找女孩已到了2005年1月。紅原縣是阿壩州海拔最高的縣,氣候異常寒冷,惡劣的天氣再加之春節臨近,給尋找小女孩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阿格多把尋找的重點放在兩個鄉的學校,但當他匆匆趕到學校時,學校已因天氣寒冷放假了,因而第一次尋找無功而返。
按以往的慣例,從1月下旬開始,紅原縣工作人員由於氣溫太低開始休假,一直到3月下旬才上班。但是,好心的人們並沒有中止尋找工作,縣委宣傳部把女孩的照片列印了無數張,在全縣範圍內展開了尋找女孩的愛心行動。1月底,終於從色地鄉傳來了令人興奮的訊息———照片上的女孩找到了。
幾乎就在縣裡找到藏族女孩的同時,袁文莉與藏族司機恩波也打聽到了照片上的女孩。她們在尋找出行的那天,一場少有的大雪使氣溫降到零下30攝氏度。由於視線模糊,他們的車陷進了路邊的溝里,在路人的幫助下才擺脫困境。
“當時又冷又餓,我們發現坡上有一間小木屋,我就和司機去討老鄉的酥油茶喝,在品酥油茶時,我拿出那張藏族女孩的照片給女主人看,問她認不認識?女主人看後,大吃一驚說,照片中的女孩正是她的外甥女諾日則旺姆!”
經女主人介紹得知,諾日則旺姆家在紅原縣色地鄉三村,女孩1998年7月出生,現就讀於色地鄉國小學前班,諾日則旺姆的父母都是色地鄉牧民,諾日則旺姆還有一個比她小4歲的弟弟。
由於諾日則旺姆的家在色地鄉的一個偏遠的村寨里,距鄉政府所在地尚有60餘公里的路程。而當時風雪太大,氣候十分惡劣,越野車無法開進去,袁文莉只得將自己儘早見到藏族女孩的渴望深藏在心底。
雖然暫時沒有見到諾日則旺姆,但袁文莉卻已下決心要把諾日則旺姆轉到學習條件較好的紅原希望國小讀書,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立即與紅原希望國小取得聯繫,請求校方批准諾日則旺姆在春節後的新學期到那裡上學,而諾日則旺姆全部的書學費均由自己承擔。
袁文莉的這一美好願望再次得到了紅原縣委宣傳部部長楊芳的大力支持,2005年2月2日,楊芳得知這一訊息後,迅即與紅原縣教育局聯繫諾日則旺姆的上學事宜。

實現夢想,要用鏡頭向更多的人展示西部

南國春早。剛剛在深圳家中過完春節的袁文莉就得到來自紅原的訊息:諾日則旺姆到紅原希望國小上學的事情已經辦妥。
諾日則旺姆一家靠養120頭氂牛和7匹馬過活,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因為家裡太窮,父親諾日澤讓只想讓女兒念到學前班就休學去放牧。諾日則旺姆的父母做夢也不曾想到,好事會降臨到女兒的頭上,“小旺姆遇到了貴人,她的命運發生變化了,可以安安心心地讀書了。”諾日澤讓高興地對楊芳說:“這樣一位心如菩薩的好人,我無論如何也要見她一面!”
對袁文莉來說,過去的許多事情像浮雲一樣掠過,惟獨紅原的記憶在她腦海中卻是那么深刻。她一日不停地想像著諾日則旺姆在紅原草原上的情況,在得知關於諾日則旺姆的訊息後,她興奮不已,快速安排好手中急需處理的事情之後,便心急火燎地向紅原飛去。
陽春三月的深圳是花紅柳綠,川藏高原依然寒風刺骨。2005年3月20日上午的阿壩州紅原縣卻成了歡樂的海洋。從紅原縣城中心到紅原希望國小長達兩公里的大路兩旁,聚集了638名身著盛裝的藏族學生,載歌載舞盡情地表達著對遠方客人最真摯的謝意。
10時,袁文莉和朋友一起來到紅原希望國小,師生們手捧哈達,以最隆重的禮節迎接尊貴的客人。學校操場臨時搭成的主席台上,《惑》被放大成一張巨型照片,照片中的諾日則旺姆微蹙雙眉,烏髮紛飛,臉頰上飛著兩片“高原紅”,最撼人心魄的是那兩隻眼睛,睜得大大的,流露出對現實的困惑和對未來的渴求……看到這一幕,袁文莉的眼睛濕潤了。
上午11時,捐贈儀式開始。面對638名眼裡充滿嚮往的藏族孩子們,袁文莉深情地說道:“是照片上這個名叫諾日則旺姆的女孩給了我一個夢想,而我今天也正式給她一個夢想,我要幫助她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此時,我只想告訴大家,攝影讓我快樂,而愛心讓藝術永恆。我衷心地祝福小諾日則旺姆還有所有在場的藏族小朋友們健康幸福地成長,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見到女兒的恩人,跟女兒一樣也是第一次來到縣城的諾日澤讓激動地拉著袁文莉的手,說不出話來。為了感謝袁文莉對女兒的關愛,諾日澤讓在捐贈儀式上向袁文莉回贈了一幅唐卡,他對袁文莉感激地說:“唐卡能給人帶來吉祥,願我們全家送給你的唐卡保佑好心的你一生平安!”
3月21日,諾日則旺姆開始正式寄宿在學校,同住的是11個六年級的大姐姐。
筆者後來得知,在資助諾日則旺姆之前,袁文莉已經在紅原希望國小四年級和五年級捐助澤讓多爾吉、拉木措、求吉尼瑪、德吉措姆4名藏族學生。
而且,從第一次紅原之行回到深圳後,她就不停地向朋友們推薦和遊說,希望大家也加入到資助藏族學生的行列中。袁文莉的愛心深深影響著身邊的朋友,朋友們在她再進紅原與諾日則旺姆見面的時候,特地委託她幫忙尋找10名貧困學生,以便結為“幫扶對子”,幫助這些讀不起書的孩子完成學業。
“資助諾日則旺姆,或者資助澤讓多爾吉、拉木措、求吉尼瑪、德吉措姆4個孩子,並不意味著捐助活動告一段落,而恰恰是開始。同時,我也感到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我今後更應該做的是端起相機,通過自己的鏡頭,向更多的人展示西部、展示高原這片土地上需要幫助的人們。因為奉獻愛心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袁文莉說

專輯《天籟童心》

她在西部歌聲中尋找大愛

三萬朵蓮花綻放在你的天空,三萬支歌謠吟唱著你的聖潔,三萬輪太陽照耀著你的輝煌……
這首清澈明淨的《阿里之約》如今是在西藏阿里地區播放率最高的歌曲之一。歌中那種遼闊高遠、空靈聖潔的氣質讓聽者覺得它必然出自一位對西部高原有著切身體驗與深厚情感的人之手。讓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是,這支大開大合的恢弘曲調竟然出自深圳南山的一位年輕女作曲家之手,她就是曾以《永遠的小平》、《親親祖國》、《誓言》等作品引起音樂界廣泛關注的作曲家文莉。
文莉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作曲者,而且是一位鐘情於西部之聲的熱心採風者。她多次深入藏區,通過手寫記譜和錄音採集,記錄保存了無數珍貴的原生態聲音,並將它們傳播到更廣闊的地方。在文莉和她朋友們的推動下,一張收錄了14首藏族盲童歌聲的原生態專輯《天籟童心》即將出版發行,另一張匯集貴州民歌的專輯《美麗的家》也已具備雛形。這些插上翅膀的西部歌聲,讓文莉的藝術夢想終於成真。

歌行路上,愛在心中

坐在記者面前的文莉神情淡定,語氣從容。上個月,她剛剛從四川阿壩藏區歸來,這個月,她又將踏向通往西部的行程。文莉和西部結緣的時間並不長,然而就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她已經先後去了兩次西藏、八次阿壩。每一次西行路上,文莉不是在蒐集音樂,就是在創作音樂,不是在收穫愛,就是在付出愛。歌行路上,愛在心中,這就是文莉鐘情於西部的緣由。
有一個發生在文莉身上的故事,儘管它已經過去兩年時間,然而鑒於它對文莉“西部情結”的重要影響,我們還是不得不提。那是發生在一張名為《惑》的攝影作品背後的往事。兩年前的那個夏天,文莉前往四川阿壩採風,途經著名的紅原大草原時,一個小小的身影闖進了文莉的視線。這位藏族小姑娘微蹙雙眉,烏髮紛飛,小臉被凜冽的高原風染得通紅。文莉不禁舉起相機,拍下了這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在照片上,小姑娘的眼睛裡流露著一絲對山外世界的惶惑,因此文莉把這幅照片命名為《惑》。
文莉回深圳後不久,這張名為《惑》的照片在一次全國性攝影大賽上竟摘取了最高獎。當文莉捧到證書和獎金的那一刻,她萌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找到那個小女孩,並用獎金資助她讀書。當委託阿壩當地朋友多番找尋未果後,文莉決定親自去尋訪這位小女孩。她再進藏區的時候,正是冰天雪地之時,人跡罕至的大草原上處處隱藏著被困的危險。然而,文莉心意已決,她在一名藏族司機的引導下踏上了尋人的路程。
茫茫雪原,尋一個不知名字的小姑娘談何容易。文莉和司機依稀辨認著被雪覆蓋的道路,以免陷進路旁鬆軟的草地。一路上車輪不停地打滑,發動機多次熄火。由於視線模糊,車還是陷進了路邊的溝里,文莉和司機在齊腰深的雪地里無助地等待。一直等到路人的幫助,才擺脫險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文莉和司機幾乎要“踏破鐵鞋無覓處”之際,他們偶然進入路旁的一個遊牧民族的小木屋休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拿出《惑》那張照片讓木屋的主人辨認,結果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女主人竟然正是照片中小女孩的姨媽。那個小女孩叫羅珍旺姆,正處在失學的邊緣。“這樣的奇妙經歷也許就是我和羅珍旺姆的緣分”,文莉對記者說。
冰融雪化之時,文莉終於見到了她苦苦尋找的照片中人。在她的資助下,羅珍旺姆在紅原縣希望國小繼續了她的學業。此後,文莉就與藏區結下了不解之緣。這裡的孩子們讓文莉牽掛,她先後資助了五個孩子上學,並和孩子們保持著密切的書信交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上個月到阿壩的時候,她再次見到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跟他們一起聊天、唱歌,走的時候孩子們都哭了。
這裡的音樂也讓文莉格外著迷,她和朋友一起去尋訪羌族的老歌王,聆聽藏族多聲部組合的奇妙合唱,她細心地把那些美妙的音樂都記錄下來,自己的創作也因此吸收了更多純真的營養。在文莉寫給羅珍旺姆的那首歌曲《你是我的牽掛》中,也許最能窺到文莉對那塊高原土地的深厚感情:“輕輕地走近格桑花,激動的溫情把你天真融化,血脈里流著你沉默的表達,你是我今生長久的牽掛!”

深入藏區採擷天籟之聲

在對文莉的採訪中,記者有幸先聽為快,聆聽了文莉即將推出的藏族盲童原生態歌集的小樣。當那些無比純淨的聲音從唱機里放出來的時候,記者霎時仿佛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擊中了,那是完全可以稱之為天籟的嗓音,帶著高天厚土的氣息和莫名的神聖感。完全想像不到,聲音美得如此驚人的唱片竟然是文莉用一支錄音話筒在拉薩一間破舊的地下室里採錄到的。
對這張採風錄音唱片,作為製作人的文莉比對自己的個人作品集還要看重,這不僅是因為唱片裡飽含著她曾為此付出的心血,更因為那些聲音里有著文莉最珍視的音樂價值,她所竭力記錄並傳揚的,乃是民族文化的“聲音化石”。
文莉對這塊音樂寶藏的發現,得益於深圳名人王石的推薦。今年5月,在王石的個人攝影展上,當王石聽說文莉將去西藏採風時,他便建議文莉到拉薩後去那裡的西藏盲童學校看一看,那裡有一位叫丹增久美的孩子曾在王石他們面前一展歌喉,給王石留下過深刻印象。王石希望文莉從專業的角度判斷一下丹增久美有沒有更深的音樂潛質。
7月,文莉到了拉薩,便去尋訪到這所由德國盲女薩帕瑞婭創辦的西藏盲童學校。在那裡她聽了丹增久美的
演唱。由於丹增久美正處在變聲期,他的歌喉並沒有給文莉帶來太大的驚喜。然而,她卻在這所只有數十人的學校里發現了更多的歌唱天才。這裡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毫不羞怯地扯開他們未經污染的嗓音,一首接一首為文莉唱那些藍天白雲下的純淨歌曲。不事雕琢的歌聲深深打動了文莉,她很快就決定要把這些天籟般的歌聲錄下來,帶給內地都市裡的人們聽。
帶著小小的錄音機,文莉先後去了四次盲校。在學校的一個地下室里,文莉找來一些海綿,包裹在柱子上和牆壁上,經過這樣簡單的聲學處理,就將這座地下室改造成了一個臨時的錄音棚。文莉把孩子們召集到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引導他們唱響那些動人的藏歌,其中有獨唱、對唱,也有合唱。一位叫格桑扎西的盲童有著一副天賜的好嗓子,文莉讓他一口氣唱了七八首歌曲。為了幫格桑扎西找到節奏,又不影響錄音的效果,文莉想出了一個獨特的辦法:找一台小音響播放伴奏帶,然後把音響移到最角落的地方,調到最小聲,格桑扎西憑著耳朵的天然敏感捕捉到了那種節奏,而伴奏聲並未錄進話筒。而是回到深圳後才重新配上伴奏,格桑扎西對節拍的契合程度讓錄音師都稱奇。文莉為自己這一“創舉”小小驕傲了一把。
就這樣,14首原汁原味的藏歌被記錄在這張名為《天籟童心》的唱片中,很快就會有更多的人知道,原來拉薩的盲童學校里蘊藏著那么多的歌唱天才,在高原上原來飄蕩著那樣天真無邪的歌聲。此時的文莉既是記錄者,也是傳播者,她樂於做這樣一名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
放慢腳步觸摸音樂之魂
在文莉一次西部之旅上路之前,朋友王石送給她一句話:“放慢腳步,等待靈魂。”這句話讓文莉感觸頗深,成為她最珍視的一句格言。文莉喜歡在路上尋找音樂的感覺,她說:“當你進入果園的時候,如果光是為了摘果子,那生活就乏味多了,其實重要的是尋找那些果子的過程,那才是幸福的。當我在路上行走的時候,身邊的每一棵青草、每一聲鳥鳴交織出來的信息都能帶給我新鮮的感受。每一張老人的笑臉,每一位中年男子的惆悵,都可以寫成一首歌。”
文莉創作的秘訣就在路上、在西部那湛藍純淨的天空下。在深圳,文莉喜歡簡單、純粹的生活,讀書、創作、錄音、會友。然而,她仍然覺得城市生活貌似熱鬧豐富,實際上呈現出華麗的蒼白,對於藝術創作來說感受面偏窄。為了看到更多的元素,文莉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踏上採風之旅,與那些樸實的勞動者一起吃、一起交流、一起生活。文莉感慨地說,當她身處於高原之上時,那一馬平川、天高雲淡的感覺馬上會讓人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她站在天地中間,張開雙臂,深深呼吸,淚流滿面,是高原給了她勇敢和堅持,也給了她創作的衝動和源泉。
踏足西部的旅程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有一次她隨一支團隊翻越川西高原上的鷓鴣山。在山腰的一處平台上,她發現了一處美景,堅持留下來拍了幾分鐘照片。此時,前面傳來轟隆隆的聲音,巨大的土石流傾瀉而下,如果他們沒有停留的話,那將正是他們身處的地方。經歷了如此的生死大限,讓文莉的人生觀更純粹、更達觀了。她更堅決地放慢了自己的生活腳步,用心去觸摸音樂的魂魄。
在文莉看來,在她如今的音樂創作中,作曲技法已經不是問題,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很好的音樂語彙和深邃的思想,就好像優秀的歌唱家從來不需要考慮發聲位置一樣。創作的靈感取決於是否能仔細觀察生活,偶有一得,則輕輕一笑。而作品的分量則取決於內心的力量、心胸的寬度和高度。當別人稱她為“美女作曲家”時,文莉既不在意,也不介意,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性別身份問題,因為她早已超越了日常生活,超越了小女人的婉約情調,她的音樂從來不做小文章。
文莉對西部音樂的探索不僅結出了《天籟童心》這樣的碩果,而且還製作了藏族同胞姐妹哈拉瑪組合的專輯,寫出了《阿里之約》、《氂牛》這樣的好歌。赴貴州採風的經歷也催生了一張名為《美麗的家》的貴州民歌專輯,在專輯中,宋祖英、尹相傑等著名歌手分別演唱了文莉創作的《美麗的家》、《笑笑歌》等作品,閻肅等老一輩詞作家也與她展開了合作。文莉的西部音樂之路正在越走越寬,她在西部歌聲中尋找著無言的大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