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袁學謨
- 字:迪來
- 號:梅谷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江西彭澤
- 出生日期:1668年
- 逝世日期:1741年
生平,主要成就,親屬成員,作品,
生平
袁學謨(1668—1741),字迪來,號梅谷。清雍正年間進士。彭澤縣芙蓉墩鎮涼亭村袁家山人。祖籍河南汝陽,乃漢朝著名大臣袁盎、大將軍袁紹嫡後;明末年間其祖遷徙江西都昌而彭澤。
袁公“家世儒術,少貧嗜學。研經汲古,得其窔(yao^深)奧”,青壯期曾求學於京師二十餘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中舉(彭澤僅袁公一人)。雍正二年(1724)甲辰秋八月廷試,榮中二甲第一(即名列狀元、榜眼、探花之後,為全國第四;又稱傳臚),欽賜進士。
初任山西省石樓縣令,歷五年余。又任山西省汾陽縣令,歷四年余。雍正乙卯年(1735),因政績卓著,升任雲南省寧州知州;官位由正七品升為正五品。但在赴任前拜見皇上雍正時,被改任浙江省金華處州溫州諸郡司馬。乾隆六年(1741)九月二十三日逝於任,時年七十三歲。
主要成就
袁公為官,愛民廉政,口碑極佳。
史載袁公任石樓縣令時,“石樓,孱邑也。歲且洊(jian多次)飢積逋(bu逃亡)四萬。”(石樓,偏遠的窮縣。當年因嚴重饑荒而逃亡的人數大約四萬)袁公“治以寬政”,召集逃亡人員返鄉,發給耕牛和土地,甚至“出歷年養廉代輸積逋民”(甚至拿出自己的養廉銀來救濟逃亡的難民);還用自己的養廉銀“興義學、修志、繕城、掩露骼”(興辦學校、修輯志書、修繕城牆、掩埋野外的屍骨)。使災民不再逃亡,安居樂業,歲歲豐收,民心大悅。
史稱袁公“治石以恩水也,治汾以威火也”——治理石樓縣用的是慈恩手法,而治理汾陽縣用的則是威猛的“烈火”。
汾陽縣當時土豪劣紳、惡棍地痞猖獗,民怨沸騰。袁公調任汾陽縣令時,第一件事就是,在縣衙大門兩旁大立柱上大書八個大字:“冰心到底”“鐵面無私”。接著嚴厲打擊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豪強地痞。一時間“吏民憚服”,“豪猾斂跡”。
任浙地金華處州溫州諸郡司馬期間,“抑強扶弱,課士愛民……尤多善政。”史載袁公在浙地任司馬期間,“出養廉五百金葺之觀瞻……在溫州購得君子山為義冢,瘞(yi埋)骨數千”。
袁公入仕不久,官位不高,個人積蓄不多,卻一再使用個人的養廉銀救濟災民、購買山地收埋野地屍骨數千具、修繕公用設施,石樓如此,汾陽如此,浙江又如此,乃有史以來十分罕見。尤其是購買山地收埋野地屍骨,幾乎是他的獨創,且數量多達數千具!因此,袁公每任一處皆深得民心,“時各郡士民交請留治者以萬計”(當時各地的知識分子和民眾,請求他留任的人,多達數以萬計)。
袁公喜詩文。其詩文多“直抒胸臆”。“在浙中有詩百餘首”,可惜流傳不多。著有《居易堂浙中新集》四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鄧鐘岳、浙江湖州知府胡承謀分別為之作《序》,刑部侍郎劉統勛(即“劉羅鍋”之父,後為宰相)為之作《又序》曰:“西江深邃於經學者,首梅谷”。但是不知何故,該文集後來與許多其他學者文集一道,被清廷列為“禁毀書”,因而未得流傳。據說尚有孤本存復旦大學圖書館。筆者手中只有其中一篇短文《復彭澤柳州啟》。甚憾!
公在浙地病逝後,回歸故里,葬於袁家山。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汪由敦為公撰寫《梅谷先生墓志銘》,盛讚公為“瑰奇之材”。三十一年後(1772)重修袁公墓時,時任宰相的劉統勛親筆為公撰寫碑文,贊其“有功於國,有濟於民”,為官“剛柔互濟,嚴慈並稱”。如今碑仍在,墓已被盜。
公在世時,在家鄉袁家山建有官邸“大夫第”,十分氣派。宅第正堂上方高懸乾隆皇帝欽賜金匾,上書“眉壽延慶”四個大字。雖歷二百餘年,仍然金光閃閃。可惜後人缺乏基本的保護措施,1977年一場意外的大火,將宅第連同金匾化為灰燼。只有一十二個當年插大旗的巨型石鼓(當地人稱“旗花墩”)等,還靜靜地立在那裡,讓人們想像著當年宅第的輝煌。
親屬成員
公生有兩子三女。長子袁大中,任光祿寺署正。次子袁大正,武進士,官至四川漢州(即今成都)知州。今袁家山袁姓人等,一半以上是學謨公後裔。
作品
附學謨公早期詩一首:
舟過馬壋
袁學謨
扁舟夜靜浪聲稀,漁火層層湛露晞。輾轉寒衾思魏闕,溯洄流水上京畿。
觀潮又放孤山棹,履險曾經馬壋磯。賴有一天明月曉,小星徐傍紫微飛。
(本資料主要來自於清同治年間修纂的《彭澤縣誌》、宰相劉統勛為袁公題寫的碑文、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汪由敦《梅谷先生墓志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