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世與西法:晚清中國的舊邦新命和社會脫榫

經歷18世紀的康乾盛世後,數十年間清王朝就跌入了憂患叢生的衰世之中。在西力東侵和西潮激盪的歷史背景下,外來的器物與制度長驅直入,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與力度改變著中國的世道人心。然而就在中國社會身不由己一變再變之時,背負著厚重傳統的晚清士人,仍祈望循著歷史的舊徑為家國找尋出路。新舊事物的糾結纏繞中,舶來品不斷轉化為中國的內在之物,卻難以被中國社會完全消化,之前的陌生也就變成了後來的夾生。急劇的新陳代謝,促使中國舊的社會結構由脫榫走向解體,但舊邦新造的道路卻依舊曲折而漫長。《衰世與西法:晚清中國的舊邦新命和社會脫榫》的文字是作者近年讀史留下的一些思想痕跡,匯聚了作者對晚清中國新的思考、理解和解釋。

作者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楊國強,1948年生於浙江,1953年遷居上海。1982年春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1988年夏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雙聘教授。
衰世與西法:晚清中國的舊邦新命和社會脫榫

目錄

自序
經世之學的延伸和中國近代化的歷史起點
中國人的歷史經驗和歷史經驗之外的世界
19世紀後期中國的紳士和紳權
捐納、保舉與晚清的吏治失范
“丁戊奇荒”:衰世里的天災與賑濟
借法自強和進入了中國歷史的外國人
條約制度:西方世界與近代中國之間的改造和被改造
中西交沖:晚清中國的傳教與教案
19世紀後期中國兵工業的起始與困境
甲午乙未之際:清流的重起和劇變
西潮與回瀾:清末民初的一段思想歷史
近代中國的兩個觀念及其通貫百年的歷史因果
歷史中的儒學
科舉制度的歷史思考
附: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社會與政治——《東方早報》訪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