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不是真正的效度指標,但它容易和內容效度搞混。表面效度是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檢查確定的,而內容效度是專家對測驗進行詳盡的、系統的評價建立的。雖然兩者都是對測驗內容作出的主觀判斷,但判斷的標準不同。前者只考慮測驗項目與測驗目的之間的明顯的、直接的關係,後者則同時考慮到測驗項目與測驗目的和總體內容之間的邏輯的本質的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面效度
  • 外文名:face validity
  • 拼音:biao mian xiao du
對表面效度的理解,表面效度的特點,

對表面效度的理解

表面效度不是真正的效度指標,但它容易和內容效度搞混。表面效度是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檢查確定的,而內容效度是專家對測驗進行詳盡的、系統的評價建立的。雖然兩者都是對測驗內容作出的主觀判斷,但判斷的標準不同。前者只考慮測驗項目與測驗目的之間的明顯的、直接的關係,後者則同時考慮到測驗項目與測驗目的和總體內容之間的邏輯的本質的聯繫。表面效度高的題目內容效度不一定高,表面效度低的項目內容效度也不一定低。如,明尼蘇達個性調查表中有這樣的題目:“我的喉嚨里總好像有一塊東西堵著似的。”表面上看來這種題目似乎與個性無關,但在臨床上,回答“是”的人很可能是癔病神經衰弱患者。

表面效度的特點

1)表面效度並不是一種真正的效度指標。
2)表面效度影響被試的測驗動機。
3)人格測驗要求表面效度不宜過高。表面效度即從題目表面是否容易看出出題人的意向和答案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