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組織

表皮組織

表皮組織存在於植物幼嫩器官的表面,由初生分生組織的原表皮分化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皮組織
  • 結構:生活細胞
  • 毛茸:降低植物體溫
  • 氣孔氣體交換
結構,毛茸,氣孔,

結構

通常是一層生活細胞(有的有2~3層細胞),扁平長方形、多邊形或波狀不規則形等,排列緊密,無細胞間隙,一般不含葉綠素,有細胞核細胞質少,液泡大,細胞壁與外界接觸的一面較厚並覆蓋有角質膜形成角質層,有的在角質膜的外面還有蠟被,有的外壁呈波齒狀或不規則形,細胞相互嵌合,使表皮更加牢固,它們均可增強細胞壁的保護作用。有些表皮細胞還分化形成氣孔和毛茸,它們常用作鑑別中草藥種類的依據。

毛茸

毛茸是由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的。能降低植物體溫,減少水分蒸騰和防禦昆蟲侵襲和分泌等作用。可分為:
(1)腺毛:具有分泌作用的毛茸,能分泌樹脂、粘液、揮髮油等。分為腺頭和腺柄,腺頭膨大呈圓球形,位於頂端,有分泌作用,可以是單細胞和多細胞;腺柄連線腺頭和表皮細胞,為單細胞或多細胞。
在唇形科植物薄荷葉上有一種腺毛,腺頭有6~8個細胞組成,腺柄極短或無,表面觀扁球形,特稱腺鱗。
有的腺毛位於細胞間隙中,稱間隙腺毛。如廣藿香、綿毛貫眾。
(2)非腺毛:不具分泌作用的毛茸,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無頭、柄之分,頂端狹尖,只具保護作用,常見的種類有:線狀毛(呈線形)、分枝毛(呈分枝狀)、丁字毛(呈丁字形)、星狀毛(毛茸分枝似星)、鱗毛(呈鱗片狀或圓形平頂狀)、棘毛(細胞壁厚木化,細胞內有結晶體沉澱)等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毛茸,根據毛茸的不同類型,可作為藥材鑑定的依據。但在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上也存在不同類型的毛茸。如薄荷既有非腺毛又有腺毛。

氣孔

葉、莖、花、果實的表皮有較多的氣孔,這和葉的功能有密切關係,它既是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又是水氣蒸騰的通道,也是水液的入口。根外施肥和噴灑農藥由此進入。
氣孔是表皮上星散分布或成行排列的一些小孔,主要分布於下表皮,由兩個對合的保衛細胞組成。
(1)組成:氣孔有保衛細胞以及副衛細胞組成。
1)保衛細胞
比周圍的表皮細胞小,細胞質豐富,細胞核明顯,含葉綠體,呈腎形、半月形(雙子葉植物)或啞鈴形(單子葉植物、兩個狹長的保衛細胞的兩端膨大成小球形,呈啞鈴形,中間的細胞壁厚,球形部分的壁薄),兩細胞相鄰處略凹陷,成一孔隙,即氣孔,(狹義的氣孔即指這個孔隙,也有將氣孔和兩個保衛細胞合稱氣孔器)通連葉內氣室。保衛細胞與其它表皮細胞不同,細胞質濃,核明顯,細胞壁厚薄不均勻,與表皮C(副衛細胞)相連的細胞壁較薄,其它各方的壁較厚,當保衛細胞充水膨脹時,較薄的細胞壁易伸長向副衛細胞彎曲呈弓形,使氣孔口拉大;當保衛細胞失水細胞壁恢復原狀時,氣孔口關小或閉合。因此氣孔能調節植物體水分蒸騰和氣體進出的速度。
2)副衛細胞:在保衛細胞周圍還有兩個或多個表皮細胞。
氣孔的張開和關閉都受外界環境條件,如光線、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氣孔在葉中較多,在莖中較少,在根中無。
(2)氣孔類型: 構成氣孔的保衛細胞與副衛細胞的排列關係,稱為氣孔軸式或氣孔類型。雙子葉植物常見的氣孔類型有:
平軸式(平列型):保衛旁有兩個副衛細胞,其長軸與氣孔長軸平行,如茜草科、豆科植物
直軸式(直列型):保衛旁有兩個副衛細胞,其長軸與氣孔長軸垂直,如唇形科、爵床科植物。薄荷、紫蘇。
不等式(不等細胞型):保衛旁有三~四個副衛細胞,其中一個顯著較小,如茄科、十字花科,的顛茄等。
不定式(無規則型):保衛旁的副衛細胞數目不定,且形狀與表皮細胞無明顯區別。如桑葉等。
環式(輻射型):保衛細胞旁的副衛細胞數目不定,其形狀比其它表皮細胞狹窄,圍繞氣孔排列成環狀,如茶葉、桉葉。
各種植物具有不同類型的氣孔,在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上常有兩種或以上類型的氣孔,根據氣孔的不同類型,可以作為藥材鑑定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