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 52.67 平方公里,海拔 1500 米,年平均氣溫 18 ℃,年降水量 629.8 毫米,適合種植 水稻、包穀、油菜、西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613.41 畝,人均耕地 0.85畝,林地 53972 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4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95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外出勞務收入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13.41畝(其中:田1564.61 畝,地 1048.8 畝),人均耕地 0.85畝,主要種植 水稻、包穀、蠶豆、菜籽等 等作物;擁有林地 53972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36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石榴、花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850畝,其中養殖面積 0 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 5395 畝,其他面積 16169.59畝。有銀銅礦、石膏、鐵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 698戶通自來水,有 30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94 戶通電,有 392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63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21 戶。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面;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全村共擁有汽車 3輛,拖拉機30輛,機車4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564.6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64.65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2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20戶;建有小水窖 7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0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2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6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78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94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329.4萬元,占總收入的34.98%;畜牧業收入225.3萬元,占總收入的29.9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320頭,肉牛 136頭,肉羊 1393頭);漁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1.06%;林業收入80萬元,占總收入的8.5%;第二、三產業收入265萬元,占總收入的28.14%;工資性收入 32萬元,占總收入的3.4%。農民人均純收入1953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外出勞務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319 人(在省內務工80人,到省外務工 18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03戶,共鄉村人口3071人,其中男性1613人,女性1458人。其中農業人口2798人,勞動力 1739 人。該村以僳僳族、白族為主,其中白族1372人, 僳僳族1315 人,到2010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443人,享受低保33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35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2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182 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2 所,校舍建築面積 33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6 人,在校學生221人,距離鄉中學1.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6 人,其中小學生221人,中學生11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有待提高和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等等。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13.4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農業產業化和規模經營體系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3、農民增收渠道單一。4、隨著移民工作的實施、人均土地的減少,農民就業形勢會進一步加大。。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2、以西瓜、石榴、核桃為特色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3、加大勞務輸出,培育勞務經濟。。
地圖信息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