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香附

衛香附

衛香附,又名莎草、香附子,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香附
  • 外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 別稱:雀頭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頭、香附米、豬通草茹、三棱草根、苦羌頭
  • 主要食用功效:理氣解郁,止痛調經
概括,形態特徵,分布,基本信息,

概括

衛香附產於河南滑縣。春、夏、秋三季均可採挖,用火燎去鬚根及鱗葉,入沸水中片刻,或在蒸籠中蒸透取出曬乾,再放入竹籠中撞擦;用竹篩簸淨灰屑及鬚毛,就成為光香附。如不經火燎,曬至七八成乾,以石碾去毛皮,稱香附米。乾燥根莖多呈紡錘形,有的略彎曲,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縱皺紋及數個隆起的環節,節上有棕毛狀物及殘留根痕。質堅硬,經蒸煮後,折斷面有光澤,色紫紅;直接曬乾的,外皮與中間圓心分層明顯,中心色略深,散布有黑色點狀維管束。具有個大,色棕褐,質堅實,肉厚,香氣濃,藥力大等特點,核居中心,不同於一般偏核香附。所制香附米呈紅黃色,半透明,冰塊狀。具理氣解郁、止痛調經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氣鬱不舒,胸脯脅肋脹痛,疝痛,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
滑縣衛香附,又名莎草、香附子,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塊莖幹燥入藥,性平、味辛微苦、氣芳香,有疏肝、理氣、解郁、調經、止痛之功效,為婦科要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贊其為“氣病之‘總司’,婦科之‘主帥’”。
全縣蘊藏量在15萬千克以上,開發潛力很大,是滑縣出口創匯中藥材重要品種。據滑縣《醫藥志》記載:“民國二十二年衛香附就遠銷朝鮮、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被海外名人視為珍品。
滑縣衛香附個大,為其他香附的3~5倍;核居中、質堅、肉厚;芬芳之味濃郁,尤為其他香附所不能類比,經過酒炙、蜜炙等工藝加工成“四制香附”、“七制香附”,其醫藥功效更佳,可治肝胃氣滯、氣鬱不舒、胸腹脅肋脹痛、月經失調、崩漏帶下、痰飲痞滿等症。
衛紅花紅花,又名紅藍花、刺紅花、草紅花等。為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以花入藥。一般株高50~100厘米,莖直立、光滑,上部分枝、單葉互生,葉片長橢圓或卵狀披針形。夏季開花,頭狀花序頂生,花朵呈橘紅色或橙黃色。瘦果橢圓形或倒卵形,果仁肥厚,富含油質。紅花性溫味辛,具有活血通經、祛淤止痛的功效。其鮮汁主治喉痞壅塞腫痛和中耳炎;水煎劑主治痛經、閉經等婦科疾病;針劑主治慢性肌肉勞損和經脈不通;片劑主治心絞痛、冠心病;散劑主治跌打損傷;膏劑主治局部淤血、褥瘡等症。據記載,新鄉市紅花種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產品以色艷、絨長、香味濃、油性大為好,著稱“衛紅花”。曾與懷慶府的懷菊花齊名,僅次於 “藏紅花”而馳名全國,並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
衛紅花對土壤要求不高,且耐鹼、耐鹽、耐寒,省工、省肥、省水。以衛輝市、延津、封丘等地種植居多,總產20萬千克。前幾年因價低滯銷,種植面積下降。近幾年價格回升,面積又逐漸擴大。
衛紅花不僅是名貴中藥,而且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油用植物。用紅花子榨油,出油率在30%以上,其中富含亞油酸,質量較芝麻油稍次,被民眾譽為“二香油”。它在零下20℃不凍結,可作一種高級潤滑劑。油餅還是很好的蛋白質飼料。用紅花提煉的“紅花色素”,是食品工業重要的天然食用顏料,對人體無害,無任何副作用。
香附米取之衛香附,產於河南滑縣,春秋時,滑屬衛地,故滑之香稱衛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衛香附資源豐富,收購量很大。據滑縣醫藥收購門市部統計,年收購量2.5萬公斤,1976年達9萬公斤。收購的香附,除滿足本縣藥用外,大部分銷往外地。

形態特徵

匍匐根狀莖長,具橢圓形塊莖。稈稍細弱,高15-95厘米,銳三稜形,平滑,基部呈塊莖狀。葉較多,短於稈,寬2-5毫米,平張;鞘棕色,常裂成纖維狀。葉狀苞片2-3(-5) 枚,常長於花序,或有時短於花序;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或復出,具(2-)3-10個輻射枝;輻射枝最長達12厘米;穗狀花序輪廓為陀螺形,稍疏鬆,具3-10個小穗;小穗斜展開,線形,長1-3厘米,寬約1.5毫米,具8-28朵花;小穗軸具較寬的、白色透明的翅;鱗片稍密地復瓦狀排列,膜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3毫米,頂端急尖或鈍,無短尖,中間綠色,兩側紫紅色或紅棕色,具5-7條脈;雄蕊3,花葯長,線形,暗血紅色,藥隔突出於花葯頂端;花柱長,柱頭3,細長,伸出鱗片外。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三稜形,長為鱗片的1/3-2/5,具細點。花果期5-11月。
春、夏、秋三季均可採挖,用火燎去鬚根及鱗葉,入沸水中片刻,或在蒸籠中蒸透取出曬乾,再放入竹籠中撞擦;用竹篩簸淨灰屑及鬚毛,就成為光香附。如不經火燎,曬至七八成乾,以石碾去毛皮,稱香附米。

分布

產於陝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雲南、貴州、四川、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區;生長於山坡荒地草叢中或水邊潮濕處。廣布於世界各地。

基本信息

【藥 名】:香附
【拼 音】:xiangfu
【別 名】:雀頭香(《江表傳》)、莎草根(《別錄》)、香附子(《唐本草》)、雷公頭(《綱目》)、香附米(《本草求真》)、豬通草茹(《陸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藥志》)、苦羌頭(《中藥材手冊》)
【處方名】:香附、香附子、香附米、附米、生香附、碎香附、醋香附、醋制香附、制香附、四制香附、七制香附、香附炭、黑香附等處方中寫香附、香附子、香附米、附米、碎香附均指生香附。
【商品名】:
東香附:為山東所產者。南香附:為浙江所產者。質佳。
毛香附;為用火燎去鬚根,再用開水稍煮,然後曬乾者。
光香附:又名香附米。為經石碾碾軋加工後除去鬚毛者。
金香附:產於浙江金華地區者。粒大肥厚,色紫紅光潤,質堅實,香氣濃。品質最佳,為地道藥材。
【拉丁名】:藥材 rhizoma cyperi原植物cyperus rotundus l.
【英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莖。
【功 效】:理氣解郁,止痛調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