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約翰·衛斯理生於愛波沃斯(Epworth),1791年卒於倫敦。21歲時得到文學學士的頭銜,22歲(1725年)被按立為聖公會牧師。所謂的大復興循道運動發生在1740年代初,同約翰·衛斯理一起參與的有其弟查理·衛斯理、懷腓特(GeorgeWhitefield),以露天布道會及循道會社的建立為主要活動。在英國他們主動前去關心社會中一些因工業革命失業的勞工階級與知識分子。
衛斯理兄弟旅行布道到世界各地,循道會社組織漸大,將每區的信徒分班,每班十二人,選一人作班長。設立了教師、探訪員、管家等職務。允許平信徒講道(這源自馬丁路德的神學觀),講道不再只是牧師,班長有責任要督促班員過敬虔的生活。在倫敦召開了第一次盛大的年度會議之後,將全會社劃分成幾個教區,設立教區長,也設立遊行傳道人四處巡行講道探視。
在衛斯理去世時,據稱已有八萬會眾在英國,六萬左右在美國,今日循道會已有超過四千萬的信徒遍布世界各地。
理論成果
形成衛斯理宗神學的四大基本原理是聖經、傳統、體驗和理性。
聖經
衛斯理認為聖經被看作是四個基準中最源泉式(prominent)的神學資料。聖經中包含救贖所需的一切內容,是通過聖靈在聖徒心目中出現時能與基督相見。在聖靈的指導下,如此慎重地採取聖經時,信徒能將其原理套用於個人的現實生活中。
傳統
衛斯理認為教會傳統(Tradition)成為衛斯理解釋聖經和神學的重要根據,所以衛斯理認為初期教父(初期教會五世紀的神學家)接受了很多尼西亞會議後的教父們(Macarius the Egyptian. St.Gregory of Nyssa,St. Chrysostom,St. Augustine)的神學思想。因傳統是在歷史中出現的共同體的集體經驗,所以對他們批判性理解使對上帝的掌權的信仰更為豐富。
體驗
衛斯理認為對神學和聖經解釋應與信徒的體驗作比較來理解。這種體驗(Experience)是人格參與上帝的恩典,即人與神相見(Encounter)的經驗。但是在神學的解釋上,比起個人的體驗(神秘主義),衛斯理更強調共同體的經驗。
理性
衛斯理認為人的經驗中也包括理性。理性檢驗聖經真理的正確性和信實性。但是衛斯理所說的理性不是中世的經院主義式、形上學式、邏輯式的追求或思辨(speculation),而是在聖靈的引導下服務於福音的理性,即是信心的用人,是信心為前提的理性。因而,聖靈的恩典和啟示先開始作用於人類理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