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極

行走北極

《行走北極》是張樹義教授帶著3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學生,於2013年夏天一起來到北極,前後用了16天時間。這期間除了認識北極特有的物候,孩子們還用充滿熱情與活力的筆觸記錄了這些天的風景、故事、心得與學習筆記。張教授詳盡而生動地把這些寶貴的故事和照片記錄在書中,還從科學家的角度介紹了北極物種的知識,展示生物與自然相依相存的畫面,並且收錄了孩子們優秀的文章,使這場特別的遠行考察更加充滿探索的樂趣與青春的朝氣。

基本介紹

  • 書名:行走北極
  • 作者:張樹義 等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5101222
  • 外文名:Walking in the Arctic
  •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品牌: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該上的自然課!
【在地球最遙遠純淨的地方感受生命的頑強與活力,16天不可複製的生命之旅】

◆ 權威!國家科技進步科普獎作家作品

◆ 有趣!最人文、最好讀的北極科普文章

◆ 獨家!一次看夠北極熊、海港豹、獨角鯨、北極罌粟、北極燕鷗等珍貴照片

◆ 31名中學生親身經歷,青春與極地的心靈觸碰之旅

◆一生要被大自然的靜穆與純粹打動一次

★ 作者張樹義教授是國內少有的兼具科學素養與人文情懷的學者,他多次到世界各地的奇觀異景現場考察,也多次向中小學生講解環境生態的科學知識,豐富的閱歷讓他的科普作品既生動又嚴謹,是非常難得的大眾喜愛的科普作品。

★ 本書對北極的介紹具體而詳實,配有珍貴圖片,對任何年齡層的讀者而言都易讀好懂,值得珍藏。

★ 本書的照片皆是考察過程中拍攝到的,真實精美,裝幀典雅。真正呈現出了北極這個特殊地理位置的氣候特點,另許多無法到達北極的人可以通過閱讀本書來感受極地風情,開闊眼界,陶冶心胸。

★ 本書對於培養青少年探索學習的精神亦有啟迪作用。書中多名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科研課題,最終都獲得了優秀的成績。探索的樂趣與獲得成績的榮譽感將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未來的科研精英。

作者簡介

張樹義

華東師範大學科學與技術跨學科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我國第一個到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進行野外研究與考察的生態學者。

1994年獲法國居里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

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項目資助,

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200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資助,

200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先後在Nature、Science、PNAS等雜誌發表論文一百餘篇;在南極、北極、東非大裂谷、亞馬遜熱帶雨林等全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學考察。

圖書目錄

前言 如此遙遠,卻觸手可及
北極,在不少人的想像中,一定是寒冷、荒蕪、危險的。我說:不是這么簡單的詞就可以描繪北極的!



三個問題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

北極燕鷗一生能在南北極之間往返幾次

為什麼北極熊只分布在北極?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熊是否會消失或滅絕



第1天,從上海到奧斯陸

挪威首都機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鐫刻在多處大理石上的一段詩句,有英語、挪威語、阿拉伯語,還有中文。

或許那裡 冬盡春衰

又一個夏季 光陰又一載

我只堅信

終有一天你會歸來

守著我的許諾

將你等待



第2天,參觀維格蘭雕塑公園,抵達地球最北的城市

奧斯陸的清晨是薄荷綠色的,尤其是有陽光的時候。大約六點,就和室友相約一起去街上走走。那時還有些晨露,混著北歐獨有的、由於晝夜溫差大而產生的氤氳霧氣。



第3天,登上“海精靈”號考察船

激動人心的登船時間終於到來了。很多人第一次登上這么大的船,更不用說在船上過夜的經歷了。



第4天,見到那隻趴下的北極熊,首訪冰川

任何人看到這樣原本應該是活生生的龐然大物,現在如此皮包骨般悲慘地趴在地上的情形,都會感到詫異和震驚。



第5天,探海冰,遇見格陵蘭海豹

北緯81°的風景很美,在那裡世界的色調只有兩種——白和藍。海水上的浮冰宛如天空中雪白的雲朵,美得令人窒息,那裡會讓人頓時有種錯覺,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到達了天堂——世界最美的地方。



第6天,冒雨造訪海鳩山,幸遇藍鯨,抵達“悲痛的峽灣”

穿過迷霧,耳邊是冰川融化清亮的嘩嘩水聲和鳥兒互相交織的鳴叫。不得不承認,我從未看到過這么壯觀的景象:噴出岩形成的陡峭的峭壁上,密密麻麻全是海鳩。



第7天,港海豹、北極熊、瘋狂的帽子和舞會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七倍,可以捕捉到方圓一公里或冰雪下一米的氣味。看著它那嗅氣味的動作,同船的人都笑了,有的說:“估計是它在嗅我們身上的火鍋味!”有的又說:“在嗅我們吃的榨菜味呢。”



第8天,望馴鹿,參觀北極科考站

早就憧憬著黃河站的模樣了,想像著那是怎樣的建築,是中式還是西式呢,它一定是嵌在雪國里的,輪廓應當是隱沒在冰雪裡的。然而真實的黃河站呢,看起來更像個小鎮——下了小雨,路是泥濘的,窄窄的,人並不多,四周幾乎都是中國隊友,如若不是路旁的小屋全是彩色頂子而非褐色、青灰色,倒是有一種回到中國鄉村的感覺,覺得莫名親切。



第9天,獨角鯨,北冰洋跳海,冰川上徒步

有人在議論:“那是只鯨嗎?”“也許是海豚呢?”“北冰洋哪裡來的海豚……”“噓,別叫,別驚動它! ” 突然聽見Jaclyn說: “It’sNARWHAL, N-A-R-W-H-A-L。” 我們快速掏出手機查找單詞。 “獨角鯨!是獨角鯨!” 查出來的人興奮地、小聲地叫了起來。



第10天,返回朗伊爾賓,參觀博物館和種子庫

在海上航行的七天旅程中,幾乎每天晚上一切活動都結束後,我都會到房間外的陽台上聽著音樂吹一會兒海風,注視著大海出神。海面上不時傳來波濤的響聲以及海鳥的鳴叫,享受著各種天籟共鳴中的那一份寧靜,那一種飄逸的超脫感。



第11天,化石山上找化石,訪問朗伊爾賓大學

斯瓦爾巴德很可能在歷史時期曾經處於溫帶,或者受溫暖的氣候影響,或者與歐洲大陸相連,這在另一方面也能說明為什麼斯瓦爾巴德群島有著如此多的礦產。



第12天,告別北緯78度,返回挪威首都

我知道我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我安全地上山和下撤,所以我還是決定就地返回。這是一個讓我非常自豪的決定。很多登山者迫切地為了登到山頂而死在了下山的路上。



第13天,奧斯陸的一天

奧斯陸不愧是挪威這個世界上最適合居住國的首都,給人的印象是乾淨明朗。整個城市仿佛被森林包圍著,又或者說它本就是鑲在綠林中的明珠。零零散散的彩色小房子落在山丘和小樹林的交際,遠一些的,就若隱若現;偶爾爬出個頭頭兒,有點雨後草地上躥起的花花綠綠的小蘑菇之味,可愛之至。用剛出浴、透著聖潔光芒的天使來形容奧斯陸,一點不為過。



第14天,達童話王國,參觀菲德列古堡

這座古堡建於17世紀,原本是丹麥皇家宮殿,是北歐現存最顯赫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有“丹麥的凡爾賽宮”之稱。古堡與園林和池塘相鄰,顯得既莊重又秀美。



第15天,哥本哈根的一天

海灘上,空無一人,只有幾隻海鷗悠閒地飄蕩在海面。太陽,也還沒露頭,但天已經大亮。太奢侈了,偌大的海灘,竟然只有我一個人,這在國內是不可想像的。我沒有任何猶豫,脫去衣服,直接撲入大海。



第16天,糟糕的莫斯科機場中轉,回家了

返程的途中,拍遠行的太陽、被朝陽包裹的變得柔情的樹、仍然在橋上守望的人的剪影。人與自然在此刻顯得那樣和諧。天地在此刻都變得那樣可愛。讓人想起余秋雨的那句:“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



後記

北極是一個古老的世界,沒有城市的高樓林立,亦沒有鄉村的田園風光;沒有金錢的爭奪、權力的鬥法,只有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我們在冰川上一步步小心地行走,眼前白茫茫一片,稍有不注意就會滑倒。這一幕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從而教會我們生的不易。從北極帶來的生命的領悟百轉千回永不腐朽,我在這裡有了人生迄今為止最深的體悟。

文摘

Day 4 見到那隻趴下的北極熊,

首訪冰川

下午兩點半,大家陸續來到三樓的出發聚集點。在這裡,要劃一下每個人的身份卡,以便知道哪些人出去了,哪些人沒出去,避免出去的人沒回來。我讓胡慧珊通報分組情況,結果她拿出的方案讓李老師大為不滿:李老師的組幾乎一個成都的同學都沒有。我能猜到這些孩子的小情況:同學們是因為拆不開而兩人、三人,甚至四人地“集結”在一起。至於拆不開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希望同校的在一起,有的可能是希望同課題的在一起,有的可能是不希望跟自己的老師在一起,還有的,則可能是因為短短的幾天陷入懵懵懂懂的小感情而形影不離。

就在登橡皮艇之前的一瞬間,我們還在糾結之際,事情急轉直下:我們前面有四位大媽級別的女性,在等待登上橡皮艇。她們中間一個會說英語的都沒有,組織登艇的工作人員要求我們後面的隊伍支援六個人且一定要有英語好的人。於是,我直接把站在最前面的六個人劃撥過去,讓英語很好的餘思易擔任翻譯。

就這樣,大家陸續登艇。給我們駕駛橡皮艇和擔任領隊的是來自英國的歷史學家Damien Sanders,他曾經跟隨英國南極科考隊,參與海洋生物學研究。這第一次登入,是在利夫德峽灣Liefdefjord的德克薩斯酒吧。這個地方之所以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岸上有一個獵人的小木屋,上面寫著Texas Bar。

在這裡的岩石上,分布著數量不小的麗黃地衣(Xanthoria elegans),它們呈亮黃的顏色,牢牢地趴在石頭上。有時是斑斑點點,有時則是壯觀的一大片。這些秀麗的生命在氣候如此嚴酷、生命相對稀少的北極大地,顯得格外絢麗奪目。關於這種地衣,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周啟明博士在南極也曾經見到過,並有如下一番科學的描述:



地衣不是植物,而是一類由特殊的專化性真菌(也稱“地衣型真菌”)與藻類或藍細菌(也稱 “地衣共生藻”)共生而成的有機體,它是自然界中互惠共生的典範。共生藻可進行光合作用,為自己和真菌提供生長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而地衣型真菌通過形成特定的結構將共生藻包裹在地衣體內部,為共生藻提供一個保護性環境,避免其受到強烈輻射以及乾旱等惡劣條件的影響。在地衣中,真菌“控制”著共生藻,地衣體的形態特性完全由真菌決定,這些真菌中絕大多數都屬於子囊菌。

地衣是一種變水生物,在自然條件有所改變時,地衣會迅速改變細胞內水分含量,同時相應地改變呼吸或光合作用等的生理反應,抵禦不利環境造成的損傷。地衣的這種特性,使它能在其他植物不生長的極端環境譬如南極、北極、高山以及荒漠地區存活。地球大約8%的陸地表面被地衣所覆蓋,這些地衣不僅可以長在植物、朽木和土壤表面,還可以生長在岩石表層或內部,甚至混凝土、玻璃、金屬、塑膠等人造物都可以作為它的基物。

2005年,歐洲空間局聯合俄羅斯航天局,由俄羅斯“FOTON-M2”返回式實驗衛星將采自南極的麗黃地衣送入了太空,暴露在開放的宇宙空間之中達半個月之久。這些地衣經歷了真空、失重、溫度劇烈變化以及強宇宙射線輻射等殘酷條件的考驗。在衛星返回地球後,將地衣置於適宜的環境中,竟然它們在24小時內重新恢復了代謝活性。

作為生活在地球上最為嚴酷環境中的先鋒生物,地衣承載著改建太陽系其他行星或衛星的大氣與土壤系統從而最終實現外星移民的歷史使命。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首先充分了解南北極地衣的生活特性,然後通過包括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內的多種科學手段對其進行改造,使其可以登入其他星球來重建類似地球的生態系統。



我以前對地衣從來沒有如此地密切地關注過,讀罷周博士這篇文章,對這些原始而又頑強的生命不覺油然而生敬意。

除了麗黃地衣, 在陸地上另外一類特別吸引眼球的植物當屬無莖蠅子草Moss
campion(Silene acaulis),這是典型的生活在陰涼地帶的蠅子草屬植物,
它們開有妖嬈的紫紅色花朵,形成一座座密集、坐墊狀的圓球形狀。

應該說,蠅子草是個不小的屬,有大約600個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在中國就有110種左右。它們是一年生、兩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莖有直立的,也有彎的或者匍匐的。葉成對,簡單。花有單個的,也有組成花序的。蒴果,種子微小,有些有翼。蠅子草屬植物吸收金屬的特性非常強大,能夠吸收鋅、鈷、鎘、汞等重金屬。除了無莖蠅子草,著名的仙女木Mountain avens(Dryasoctopetala)在這裡也是比較多見的。



仙女木莖叢生或稍匍匐地面,單葉互生,邊緣外卷,全緣至近羽狀淺裂。花莖細,直立,僅生1朵兩性花。為雜性花;花瓣多為8片,白色,有時黃色。本屬的分類還不十分清晰,分布北半球溫帶高山及寒帶。我國有1種,而該屬的模式種就是分布在斯瓦爾巴德的仙女木。



仙女木的著名,是緣於三次仙女木事件。冰河世紀結束以後,大約1.7萬年前,地球的氣候開始變暖,氣溫逐漸地回升。兩極、北美和北歐的冰川開始消融,海平面逐漸上升,渤海、黃海、挪威海的草原被水淹沒。到了1.3萬年前,北美和北歐的冰雪已經融化了相當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開,顯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就在這時,1.264萬年前,氣溫又驟然下降,世界各地轉入嚴寒,兩極和阿爾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蓋擴張,許多原本遷移到高緯度地區的動植物大批死亡。這一次降溫發生得很突然,地球平均氣溫在短短十年內下降了7?8℃。這次降溫持續了上千年,直到1.15萬年前,氣溫才又突然回升。這就是地球歷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簡稱YD。它的得名來由是:在歐洲這一時期的沉積層中,發現了北極地區的草本植物仙女木的殘骸。更早的地層里也有同樣的兩次發現,分別稱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件。

不過,在北極為數不多的植物種類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斯瓦爾巴德罌粟。

它們柔弱的淡黃色花瓣呈杯形,向著太陽開放,儘可能多地採集太陽光。這種罌粟或獨立或叢生,孤傲、頑強地搖曳在北極廣袤而寒冷的大地上,綻放自己獨有的美麗。去年來北極的華東師大二附中的女生吳眉,就研究這種植物,她的小論文《北極斯瓦爾巴德罌粟(Papaver dahlianum)環境適應性研究》獲得“第28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忽然,我隱約聽到北極燕鷗的驚叫聲。循著聲音一看,果然有兩隻北極燕鷗在來自北京的一群同學頭上盤旋,還不時向人們的腦袋俯衝和發動襲擊。我想,一定是他們走近了它們的巢穴,或者它們的幼鳥就在附近,親鳥才會不顧一切地襲擊包括人、北極熊在內的任何動物。

北極燕鷗(Sterna paradisaea)是燕鷗科的一種海鳥,體長35厘米左右,翼展76?85厘米。頭頂部和枕部為黑色,上體淡灰色,腰部白色,翅膀尖端黑色,尾羽白色,嘴和腳紅色。這種鳥的壽命可達20多年,主要吃魚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目前的數量約為100萬隻。北極燕鷗可謂是鳥中遷徙之王,它們在北極繁殖,但卻要到南極去越冬,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是已知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



一項使用微型追蹤器的研究發現,北極燕鷗沿著“Z”字形路線,在北極和南極洲之間遷徙。在這個過程中,

一隻被跟蹤研究的鳥飛行了7.1萬公里。遷徙期間,北極燕鷗在北大西洋停留了一個月,可能是為了進食以補充能量,然後飛越熱帶地區。返回時,仍沿著“Z”字形路線飛行。它們並非直接飛往大西洋中部,而是從南極洲飛往南美洲,然後再到北極,很可能是循著巨大的螺旋風模式飛行,以免捲入風中。



跟北極燕鷗周旋了一會,我們朝西邊進發。走著走著,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具白白的北極熊屍體,大家加快了腳步。可以說,任何人看到這樣原本應該是活生生的龐然大物,現在如此皮包骨般悲慘地趴在地上的情形,都會感到詫異和震驚。



隨著Woody的一聲令下,整支隊伍調轉了方向,我一馬當先地沖在了隊伍的最前頭。距離白色的物體還有100米、50米、10米、1米,看著眼前這個白色的物體,我的嘴巴張到可以足足塞下一個雞蛋。天哪,這是大自然的警告嗎?一隻北極熊就這么癱在了我們面前,毫無我想像中的熊類即使死去也應有的力量。北極熊背面朝上,整個身體擺成了一個“大”字形,四隻本該孔武有力的熊掌軟綿綿地像荷包蛋一樣攤在了地上。從1米外(由於規定不得靠近其1米以內)不難看出這隻熊的身體內的組織結構和脂肪或被吃了或已經腐爛了,身上還隱隱地發出一股臭味,周圍還不時有飛蟲盤旋在屍體四周,現如今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一張恰似毛毯一般的枯萎的身體了。這還是威名遠播的北極霸主嗎?北極熊可是陸地上最大最強壯的動物,可是眼前的這張毯子是違背了這個理念嗎?一隻長滿獠牙的凶獸為何成了這般?

成都七中的陳恭懿這樣描述。

後記

2012年暑期,我帶領華東師大二附中七個同學去北極做科考,回來後丁寧、吳眉的論文獲得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黃奕瑋的論文獲上海市生命與自然科技創新獎。
後來,我們一起出了一本遊記《帶著學生去北極》。丁寧的一段話,成了這本書的“廣告語”:
“尋找北極,尋找的不一定是北極。有些事情如果我今天不想,明天不想,以後我可能便真的不敢想了。當我長大,為了工作而忙碌奔波,偶爾休一個年假,我是否還能有現在的滿腔熱情和企盼,到兒時嚮往的極地或是險灘?我希望我,無論經濟困窘還是家境殷實,無論是否被歲月磨去稜角,都能帶著一絲堅持和篤定,帶著尋找北極的夢,不拋棄,不放棄,走下去。”2013年暑期,隨我一起去北極的,有更多的同學,於是也便有更多的感悟。成都七中的鄧茜戈這樣寫道:
“慶幸做出去北極的這個決定!
“起初是帶著一絲不確定出發的。先是不確定到底要不要冒這個險,隨後又不確定自己的課題,再隨後是不確定斯瓦爾巴德群島是否允許採樣,還有不確定上海、北京的孩子們會不會排外……總之,焦慮無限。
“複雜繁瑣的簽證手續辦得大家心裡煩躁,甚至會說出‘早知道這么麻煩就不去了’之類的話語。回首,倒有幾分慶幸。也是北極之行逼著我這個向來懶散討厭做選擇的人一鼓作氣確定了那么多事。說到底,北極之行改變了我。我用十個字形容此次北極之行:‘行走在過去,穿越到未來。’
“‘行走在過去’,首先是因為北極時間比台北時間慢6小時;反之論及‘穿越到未來’,亦是這個道理。然而這十個字卻有更深的含義。在我們選擇背上重重的防水包、拖著大個的行李箱的同時,我們也選擇了更寒冷的天氣、更高的緯度、更古老的世界。當我們坐在橡皮艇上,行駛在浩瀚的北冰洋時,周圍只有單調的藍、白、灰,除了海水就是灰暗的天空,偶爾有幾隻飛鳥站在浮冰上,那是一種‘獨釣寒江雪’似的孤絕感。就像是倒退了好幾個世紀,我們是生活在茫茫北極的獨行者,過著與猛獸搏鬥的日子,卻能在死後靈魂飄到上空時看到同行人為自己壘起的石堆,看見插在上面的十字架,然後靜默地笑。
“北極是一個古老的世界,沒有城市的高樓林立,亦沒有鄉村的田園風光;沒有金錢的爭奪、權力的鬥法,只有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我們在冰川上一步步小心地行走,眼前白茫茫一片,稍有不注意就會滑倒。這一幕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從而教會我們生的不易。從北極帶來的生命的領悟百轉千回永不腐朽,我在這裡有了人生迄今為止最深的體悟。
“海精靈號的船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當橡皮艇遇到大風大浪無法靠岸、船上的我們驚慌失措,或者有人通報附近有北極熊在游泳時,開橡皮艇的船員依舊淡定,用許多方法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後來想想,他們的從容與臨危不亂是多么令人肅然起敬。船員們有男有女,讓我不禁詫異女船員寧可不在意自己的容顏也要到海上漂一漂。和朋友們討論過這個話題,後來頓悟:她們是真心地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
“或許一些人的性格就像北極燕鷗一樣,在別處是弱勢、不被認可,所以它們便跨越茫茫北回歸線,並且一路北上,不顧嚴寒與風霜,經歷多少代的努力終於驕傲地活在北極的普天之下。它們都擁有生存下來的執念,這讓我為之感慨。執念,一個多么遙遠的名詞。當我們生活在單調得可以一眼看到未來的日子中,我們波瀾不驚,是因為已經麻木。我們沒有生存下去的執念,便任憑命運的擺弄。而北極的種種,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執念的力量。我將憑藉心中的執念跨過一道道只能一個人過的坎。
“就像課題。這次北極之行獲益匪淺,暫且不說明白了科學探究的方法與科學研究的精神,單是課題本身便讓我受益無窮。透過一個個課題,可以看到同行的人們為之所付出的努力。開課前各處奔波。成都不像上海,沒有專門的極地研究所,對這一切毫不熟悉的我們要憑藉所有的力量去找導師。費盡心思找到導師後,便是複雜的開課計畫。又要準備各種要帶去的儀器設備等等。一整件事算下來忙活了很久很久,途中甚至讓人想要放棄。給第一位專家發出電子郵件以求得指導,只可惜那位研究植物在逆境中的特點的專家學者在國外度假,好心的他給了我另一個研究員的信箱,我繼續詢問,只可惜那位研究員在野外,之後發出的郵件便也像石沉大海一般。中途也想要放棄,可看到大家都在為之努力,我便鼓起勇氣繼續做下去,不管是否有結果,都要盡力一試。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我到現在才真正明白它的實際意義。不會有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一切還要靠自己打拚。
“如今回家,當親戚朋友們問及在北極都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我會耐心地將拍攝的照片一張張給他們看,讓他們體會到我們每一天的欣喜與期待,告訴他們每一天的行程與見聞。然而,如今我還能清晰地記得,當十年二十年,甚至半個世紀過去呢?當我老得只能喝粥的時候,我怕是早已記不清此次北極之行的細枝末節。我能記住的,也就是北極之行真正帶給我的觸動——和一群曾經陌生的同齡人,做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旅程,讓人期待,儘管有時會灰心、會難過、會失望、會感傷,但我們仍然度過了。和來自不同城市的孩子,近乎瘋狂地在青春中放肆。我們一起在深夜,裹著朗伊爾賓極晝的日光組成‘夜宵小分隊’找食物;從船上跳到冰冷刺骨的北冰洋擁抱浮冰;不顧海藻的糾纏一群人跑到波羅的海游泳;不顧早晨的寒意四點鐘起床跑到海邊等候日出……這些都是暑假裡埋頭讀書的孩子們永遠不曾體會的青春的力量。趁著年輕,讓人生瘋狂幾次,有何不可!
“只希望很多很多年後,當我再翻開當時的相片與文字,我會倍感欣喜。有什麼比回顧人生時不會抱憾更令人感到欣慰呢?北極,感謝你!” 華東師大二附中張敬庭的感悟,則是從另一個角度:
“周圍不論去過北極的,還是沒去過的人,都說北極之旅好,說這種行程會讓人獲益匪淺,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那么北極行真正對我們的影響在哪裡?它又是如何來影響我們的一生的?這是我回來之後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顥。
“我想,一個人每一次內在的真正改變,那種讓人感覺煥然一新的改變,其實都是一次由內而外的升華。但一個人不可能會平白無故地被改變,那么,這種徹底的改變是從何而來的?我認為是深思,是對生活、對人生、對自我的一次深思。可能許多人會說:‘我平時想得挺多的呀,好像也想得挺深的,怎么好像都沒什麼改變?’我要說,其實這些思考都是泛泛的,沒有真實的意義,沒有真正地深入心底。真正的深思要有它的機遇,當你真正去經歷時,你會發現,以前的那些甚至只能叫隨便想想,連思考都不能算。
“那么,最能激發一個人深思的是什麼?是閱歷?是環境?是心情?我覺得都不到位,最重要的,是不一樣的心境。在一個人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一切都似乎是那么枯燥,那么平淡。重複了百遍乾遍甚至萬遍的東西很難讓人有所啟發,有所改變。而在北極行中,生活完全是另一個模樣。沒有了父母的約束,多的是身邊陌生但親近的同齡人;沒有了各種瑣事的困擾,多的是一份無拘無束的自在;沒有了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多的是聆聽大自然的安逸與寧靜。置身於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有許多思考,他們會將它與平時的生活作比較,會思考那些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
“北極行,它讓人從心底改變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改變對生活的見解,從而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改變他的一生,也許這就是北極之旅的意義所在吧。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到北極或是其他一些遠離城市的地方。也許他們需要學會的,就是改變心境,要對事物充滿熱情。感謝這次北極行,它不僅僅讓我開闊了眼界,不僅僅讓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更是因為這次北極行,我有機會真正深入地去剖析自己,真正地有所思,有所想,有所領悟,有所改變,有所愛。” 在本書付印之前,我陸續得到好訊息。沈澤源的父親這樣寫道:‘‘北極對於孩子猶如航天對於國家,影響是長遠的。上個月沈澤源在上海市中學生海洋知識競賽中獲得高中組一等獎,其中關於北極的描述,為他增色不少,《上海中學生報》還為他做了一個整版的專訪。”鄧茜戈、蔣函君則告訴我:‘‘張老師,我們兩個關於北極植物課題的論文,都獲得了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我相信,這些都只是開始,北極科考的成果還將不斷湧現。
高靖又發來一首題為《追憶北極》的詩,我把它放在書的最後,供大家細細品味:
北上,為了兒時的夢想;
探尋,那片廣袤的凍土。
海精靈,承載著我們的使命,
離開了郎伊爾濱,
去往那無數人嚮往的冰原。
在這冰與雪的世界裡,
洶湧的波濤,
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懷著憧憬與希冀,
我們踏上了神奇的北極。
你無私奉獻給我們的,
不僅是為了完成課題的採樣,
還有那一幕幕令人動容的景象。
呼吸冷冽的空氣,
遙望無垠的滄海,
感受壯觀的冰川,
讚嘆堅毅的生命。
冰塊漂浮在水面,
海鸚展翅在峭壁,
北極,
見到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你在我記憶中,
已不僅是一個片段。
而是一段永恆的回憶。
你隱藏在白色面紗下的秘密,
也將保留成我美好的回憶。
希望有一天,
這份回憶能指引著我,
重溫你那冰冷的懷抱,
帶領著我們,
再次駛向世界的盡頭——北極。

序言

前言 如此遙遠,卻觸手可及

北極,在不少人的想像中,一定是寒冷、荒蕪、危險的。我說:不是這么簡單的詞就可以描繪北極的!
2013年7月26日,天氣略有些悶熱。一群來自成都、上海和北京的學生和老師,以及一些學生的家長,聚集在浦東國際機場。這是臨行前的聚會和道別,因為其中的2位老師、31名中學生,將要踏上飛機,遠赴北極進行小科考。

除了我,兩位老師中的另一位是成都七中的李磊老師。31名學生中,10名來自成都七中:陳恭懿、鄧茜戈、蔣函君、向格林、鮮思緯、謝琳萱、袁青芮、張開河、張洛丹、張晰;7名來自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陳力銘、胡慧珊、沈天弘、吳昆、姚昶任、張敬庭、張一葦;4名來自成都石室中學:王典、張瀟楊、周敦頤、朱雯穎;4名來自上海延安中學:茅聖軒、沈澤源、餘思易、姚俊嶸;1名來自上海復旦附中:李欣辰;1名來自北京四中:杜伯超;1名來自上地實驗中學:高靖;1名來自北京第十三中學:任午陽。此外,還有兩位上海的同學劉嘉懿和李岩,隨同我們一同去北極。這裡唯一需要單獨注釋一下的是:李磊老師跟向格林,是一對母女。

這些中學生去北極,不是簡單的旅遊,而是做一些小的科研課題。這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啟動的一個非常成功和有特色的項目。這個國家一級協會曾組織過可可西里、塔克拉瑪乾、三江源頭、南北極、東非大裂谷等很多大型科學考察。2012年暑期,我把這個項目從北京引到上海——帶領華東師大二附中的7名同學、延安中學的1名同學和我本人的兒子到北極進行科考。上海的一些新聞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導。在這些報導中,我最喜歡的是2012年8月《新民晚報》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高中生北極科考,收穫許多第一次》。文章的開頭和中間一段這樣寫道:

“今年7月底,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和延安中學8位學生組成了首個上海高中生北極科考隊,來到地球北極,追尋科學的夢想。華師大二附中的丁寧是高二科技創新班的創新部長,她告訴記者:這次北極之旅是一場奇妙的體驗之旅,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課題而去,無論這個課題是否成功,都有很大的收穫。”

“這些上海高中生出發前都做了很多的功課,並設計了一項針對北極的小課題。丁寧的課題是圍繞極地微生物嗜冷菌在嚴寒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展開的,因此,她在不同登入地點採集了不少水樣帶回上海。而吳眉則盯上了北極罌粟,在5次登入中,她共仔細觀察了20多棵位於不同位置的罌粟,測量它們的溫度。最後發現花蕊周邊的溫度通常會比花瓣附近的溫度高2~3℃。吳眉希望通過了解北極花的構造,來探究它是如何在極地嚴寒環境中生存和吸收陽光的。”

事實上,華東師大二附中參加2012年北極科考的7名同學全部在上海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丁寧和吳眉獲得了一等獎。

2012北極科考之後,我逐一地詢問了參加科考的同學及其家長,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高度讚賞這次活動。於是,我決定把這個項目在華東師大二附中和延安中學繼續下去。後來,一個畢業於華師大、在復旦附屬中學任教的老師把這個項目介紹給她的學校,於是有李欣辰報名參加。再後來,成都七中的校長通過我的同事聯繫上我,希望他們學校能夠參與到這個項目中,於是這個學校一下子來了10名同學和1名老師;成都石室中學的校領導也通過朋友聯繫到我,於是他們學校也有4名同學參加。北京的3個同學則是通過友誼加入小科考團的:一位家長是我事業上的合作夥伴,3個家長之間是好朋友。

就在北極行程已定之際,北京的一個合作機構來求助:詢問有兩個在上海招募的隊員能否隨我們團同行。於是隊伍中便增加了最後兩個人:劉嘉懿和李岩。不過,讓我吃了一驚的是:李岩竟然是一個只有12歲的小姑娘!中學生去北極,很多人未必理解為什麼,但我能!對很多學生來講,北極之行可能會影響其一生!

夢幻般的北極,2012年,我們來過了;2013年,我們又來了!

名人推薦

《行走北極》,行走的是北極但又不僅僅是北極,它代表的是親近自然的態度和探索自然的勇氣,是當代社會值得讚揚和推廣的正能量。——中國科學探險協會主席高登義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