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物種的全部行為模式特徵。概念與行為譜類似。習性學家對特定節目的確定可能不一致,因為它們按不同的標準對行為分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節目
- 外文名:behavioral repertoire
- 相似概念:行為譜
概念,相關研究,相似概念:行為譜,
概念
行為節目(behavioral repertoire)指一個物種的全部行為模式特徵。習性學家對特定節目的確定可能不一致,因為它們按不同的標準對行為分類。
相關研究
20世紀50年代開始,學者們對靈長類動物的社會行為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當時最為廣泛的研究對象是恆河猴。它們用來進行社會交往的手段———社會行為節目成了研究的焦點。60年代初,有學者對恆河猴在社會交往時所運用的身體姿勢和面部表情等動作模式進行觀察,確定了幾十種社會行為節目。實際上這些行為節目多數是所有靈長目動物所共有的。由此,這3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奠定了靈長目動物社會行為學的基礎。隨後,學者們又分別對靈長目的其他物種所特有的行為節目進行了廣泛研究。例如,狒狒所特有的行為節目:咬頸和通告,前者是家庭的雄性家長用來阻止雌性離開它的行為節目,是一種攻擊行為;後者是在旅途中確定旅行方向的行為節目,是一種友誼行為。而長尾葉猴雌性邀配行為的動作模式是呈臀和快速地振顫頭部和雌性川金絲猴的邀配行為模式“匍匐”就很不一樣。黑猩猩在爭鬥以後出現和解行為時,有類似人類的接吻動作模式倭黑猩猩的性行為經常出現類似人類的面面對的交配式而是像其他動物那樣只有腹背相對的爬背模式。這些例子說明,靈長目動物除了共有的行為節目以外,各物種都有其自己獨特動作模式的行為節目。總之,要研究某一物種的社會行為及其群體生活,需要了解和描述該物種的社會交往手段及其各種動作模式。隨著靈長類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起源的關注日益增加,許多研究開始對相近物種或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同一物種的行為節目進行總結和比較。這些研究不僅深化和系統了以往的觀察,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基礎數據的積累和描述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重大的理論問題。
相似概念:行為譜
一物種全部行為模式細目表。能對物種典型行為的實驗研究及其結果解釋提供依據。編撰某一物種的行為譜時要儘可能全面和準確:對動物的各種行為模式進行分類,若必要,把它們歸入基本的類別中;大多數動物的行為不是單個出現,而是形成系列的,因此必須分析其各個成分以及時間的因素。記錄動物的各種行為模式可直接用錄音機錄下觀察者的即時描述,避免低頭用筆記錄時觀察不到瞬時的行為變化,如加上攝影等手段,可互相比較。有的習性學家為了分析複雜動作,還借用舞蹈教學中的一套符號,描述單個肢體或肢體的一部分與身體其餘部分的關係,以及與環境和其他個體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