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安全套用行為科學強化人員安全行為和消除不安全行為,從而減少因人員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傷害的系統化管理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安全
- 外文名:Behavior Based Safety
- 重點:預防事故和傷害
- 主要研究:心理學、行為學和安全管理
- 性質:行為科學在安全管理的套用
行為安全套用行為科學強化人員安全行為和消除不安全行為,從而減少因人員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傷害的系統化管理方法。
行為安全套用行為科學強化人員安全行為和消除不安全行為,從而減少因人員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和傷害的系統化管理方法。...
行為安全研究的重點是“不安全的行為”(或者說“冒險行為”)。但是員工的冒險行為反映出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員工自身的行為錯誤。對不安全行為的研究發現,許多傷害事故...
《安全行為管理》運用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人類工效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方法,研究了人的心理過程、生理行為與安全生產的關係問題,揭示了人在生產過程中的行為...
安全科學是事故預防的學科。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以分為兩方面,即行為原因和物態原因,所以要預防事故,這兩方面原因都必須得到解決。解決前者,需要用行為控制方法;解決...
不安全行為是人表現出來的,與人的心理特徵相違背的,非正常行為。職工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違反勞動紀律、操作程式和方法等具有危險性的做法,也是“三違”的部分內容。...
基本信息員工安全行為管理(第二版) 作者:羅雲 主編 李峰、王永潭 副主編 叢書名:安全健康新知叢書·第三版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書號:978-7-122-28220-0 開...
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活動)中突然發生的,傷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損壞設備設施,或者造成經濟損失的,導致原生產經營活動(包括...
安全性行為是指一套設計來保持人們身心健康的性行為作法,狹義的指減低性病感染風險的性行為,廣義的安全性行為除此之外,再包括進行性行為的人的心理狀況、進行性行為...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國際核安全諮詢組(INSAG)於1986年針對車諾比事故,在INSAG-1(後更新為INSAG-7)報告提到“蘇聯核安全體制存在重大的安全文化的問題。” ...
根據《安全標誌及其使用導則》(GB2894-2008),安全標誌:用以表達特定安全信息的標誌,由圖形符號、安全色、幾何形狀(框線)或文字構成。安全標誌是向工作人員警示工作...
《員工安全行為管理》是2012年04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雲。...... 《員工安全行為管理》是2012年04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雲。...
《網路用戶行為的安全可信分析與控制》是2011年8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立勤。...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
安全管理體系,顧名思義就是基於安全管理的一整套體系,體系包括硬體軟體方面。軟體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組織,管理;硬體包括安全投入,設備,設備技術,運行維護等等...
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是管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為實現安全目標而進行的有關決策、計畫、組織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動;主要運用現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
《從安全意識到行為習慣的培養》講述安全意識影響安全行為,保障安全是我們工作的必須,只有把安全意識養成一種安全行為習慣,“被動安全”才能轉化為“主動安全”,我們...
違章行為指納稅義務人違反國家的稅收法規和稅務管理制度的行為。稅務違章行為的主要內容有: (1) 未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和使用稅務登記證; (2)未按規定辦理納稅鑑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 15 號,經2007年11月9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為了制裁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規範安全...
海因里希法則(Heinrich's Law)又稱“海因里希安全法則”、“海因里希事故法則”或“海因法則”,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提出的300∶29...